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臨床工作不包括教學科研 中大醫學院表示遺憾

社會事

臨床工作不包括教學科研 中大醫學院表示遺憾
社會事

社會事

臨床工作不包括教學科研 中大醫學院表示遺憾

2019年04月26日 18:42 最後更新:18:53

中大醫學院認為方案反映醫學會對醫學院的工作有欠理解

食衛局與醫學界商討增加醫療人手方法,醫學會提議海外專科醫生在通過執業試後臨床工作18個月,就可以豁免實習。中大醫學院回應指,對「臨床工作」定義中不包括公營醫院臨床工作以外的服務,如2所大學醫學院的教學及科研工作等表示遺憾,並認為方案反映醫學會對醫學院的工作有欠理解。

醫學界正商討放寬實習要求細節。資料圖片

醫學界正商討放寬實習要求細節。資料圖片

中大醫學院認為,建議中定義「臨床工作」必須「全時間」及在「公立醫院」,是對 「醫學教學」及「研究」不重視;又指醫學院教授與醫生一樣,不但照顧市民大眾,提供公營醫療服務,更要兼顧教學及研究。而臨床、教學及研究的工作,三者是不可分割。

對於臨床工作18個月的建議,醫學院則認為較現時本地醫科畢業生需要12個月的實習期,及醫委會就通過執業試人士所訂的12個月評核期為長,缺乏法理依據。海外專科醫生在海外已通過實習及取得專業資格,本身已擁有相當臨床經驗;如通過本地執業試,亦證明已具備所要求的醫學水平。若將這批海外專科醫生的評核期額外延長,有違「一視同仁」的原則。

醫學院補充,樂意討論任何解決醫療人手短缺的方案,並指出政府正增加醫科生學額及推動醫療科技創新,更需要吸引一流的海外醫學教授來港以維持香港的世界級醫學教育水平及在醫學科硏的國際領導地位。

往下看更多文章

本港五大最致命癌之一胰腺導管腺癌 中大領導跨學科團隊制定首套治療指引

2024年04月12日 12:36 最後更新:12:38

胰腺導管腺癌是最常見的胰臟癌類型,近年此惡性腫瘤在全球和香港的發病率不斷上升,而且其侵略性高、診斷和治療亦較複雜,在2019年成為本港五大最致命癌症之一。

中大醫學院。資料圖片

中大醫學院。資料圖片

中大醫學院早前領導一個跨學科團隊為本港制定首套胰腺導管腺癌的治療共識,成員包括12位外科、內科、腫瘤科、放射科及病理科專家,制定共39項治療胰腺導管腺癌的共識聲明。相關共識全面涵蓋診斷、手術切除標準、根據可切除的治療方式、基於分子分析的個人化管理、紓緩治療和支援護理,並根據不同程度的證據和臨床經驗,協助醫生替胰腺導管腺癌患者制訂治療方案。

胰腺導管腺癌約80-85%的病例在診斷時已處於晚期、不可切除或轉移階段,幾乎所有晚期患者都受疼痛困擾,需要紓緩治療。共識聲明提到,紓緩治療是重要但容易被忽略的一環,指引認為這方面的治療有利提升患者生活品質和提高存活率,並強調針對疼痛、膽道阻塞、胃出口阻塞和出血等症狀的干預措施。



研究通訊作者兼專家成員、葉氏家族基金腫瘤學教授、中大醫學院腫瘤學系陳林表示,雖然胰腺導管腺癌並非頭號癌症,但近年本港以至全球相關個案的上升趨勢和致命程度令人關注。由於治療複雜,故此成立這跨學科專家團隊以結集不同學科的專業知識和臨床經驗,制訂更有效和全面的胰腺導管腺癌管理方案,希望可以達致及早診斷,為病患提供最適切的治療。共識聲明中特別考慮到本港在管理胰腺導管腺癌時面對的情況,根據臨床經驗、患者偏好和醫療資源,提出更切合本地醫療的方案,為本地醫生列出了可用的選擇。

胰腺導管腺癌在本港的發病率自2010年一直上升,病因至今仍未明,早期幾乎沒有病徵,常見風險因素包括吸煙、肥胖、飲酒、糖尿病、慢性胰臟炎和家族遺傳。胰腺導管腺癌多見於70歲以上的群組,男女比例為1.4:1.0,但近年全球出現不少50歲以上女性病例。目前臨床上仍無法找到預防胰臟癌的方法,若想降低患癌機會,最重要還是避免風險因素,建立良好健康的生活習慣。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