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民國最優雅時尚教主 抗戰塑造宋美齡獨特東方美

歷史長河

民國最優雅時尚教主 抗戰塑造宋美齡獨特東方美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民國最優雅時尚教主 抗戰塑造宋美齡獨特東方美

2019年05月07日 10:00

宋美齡在美國演講成功,被美國《時代》周刊以形容為「鋼鐵塑成的花朵」。她的形象塑造,「征服」了美國,民國「時尚教主」黃蕙蘭居功不少。

民國時期雖然是亂世,卻因為西方思想和文化的衝擊,再加上「五四運動」後,年輕一代都「思想自由,兼容並包」,尤其是被禮教束縛了上千年的女性,頓時獲得解放,婦女以洋裝取代舊裝,成為當時顯而易見的開放和優美時尚。當時,名流之間出現了一位奇女子黃蕙蘭,是一名時尚「教主」,被形容為「民國最會穿衣服的女人」。

更多相片
1942年在美國的黃蕙蘭 (網上圖片)

宋美齡在美國演講成功,被美國《時代》周刊以形容為「鋼鐵塑成的花朵」。她的形象塑造,「征服」了美國,民國「時尚教主」黃蕙蘭居功不少。

黃蕙蘭在倫敦時所拍攝的照片 (網上圖片)

另一方面,她也有不少的稱號:因為父親黃仲涵為印尼首富,她被譽為民國「最有錢的大家小姐」;她的丈夫顧維鈞是著名的外交家,堪稱民國第一,因此她也被譽為「民國外交第一夫人」。

在外交場合的黃蕙蘭 (右) (網上圖片)

事實上有如此多的稱號,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注定成為風雲人物。作為擁有「民國最會穿衣服的女人」雅號的黃蕙蘭,當年究竟如何叱吒一時?從她自傳《沒有不散的筵席:顧維鈞夫人回憶錄》中的一則趣聞可知一二。話說某一年的深秋,上海突然流行「光著腿穿旗袍」,風潮正正由黃蕙蘭引領。當時,她的腿患上皮膚病,無法穿絲襪,索性光著腿穿旗袍。結果當天,上海的時尚女孩都紛紛跟風。不久,黃蕙蘭皮膚病好了,穿回絲襪,結果大家又都隨著她。顯然,黃蕙蘭就是當時時尚引領者。

孔祥熙與宋靄齡 (網上圖片)

除了這個故事,事實上,20世紀「中國最顯耀」姐妹組合「宋氏三姐妹」,宋靄齡、宋慶齡及宋美齡都曾經「拜她為師」,足以說明她在民國時尚界的「教主」地位。據了解,1914年,宋靄齡和孔祥熙定於9月結婚。她們當時身在日本,宋靄齡也將在日本結婚,可是,日本女人都穿和服,這也讓宋靄齡十分厭煩,找了好幾家設計公司,設計的衣服都不能讓她滿意。

宋慶齡與孫中山 (網上圖片)

所以,宋靄齡專門出錢,派家人買一部最好的相機,再拿出船票讓這位家人帶著相機專程趕赴美國,只為找到在當地留學的黃蕙蘭,拍下她在美國的穿著。這位家人,在美國專程跟拍黃蕙蘭一個月後,火速返回日本,一一沖曬相片讓宋靄齡挑選。宋靄齡千挑萬選,終於挑了一張,衣著作為自己結婚時所穿,結果,宋靄齡在婚禮上大放異彩。

抗戰時期的宋慶齡 (網上圖片)

另外宋慶齡早年跟隨孫中山搞革命,標準穿著搭配都是「上衣加裙裝」。有年,她隨孫中山到北平,住在黃蕙蘭家。宋慶齡跟黃蕙蘭一比,突然發現自己穿著太土,就模仿黃蕙蘭穿著。黃蕙蘭很熱情,悉心指導宋慶齡:從她的身份地位來看要經典慈祥,從時代發展來看要時髦俏麗,最終宋慶齡聽從她的建議,改變自己穿著,最終就有了宋慶齡優雅、端莊的經典形象。

在美國國會演講的宋美齡 (網上圖片)

最後一位是宋美齡。1943年,抗日戰爭處於相持階段,宋美齡訪問美國望得到援助,外交官顧維鈞攜同妻子黃蕙蘭一起同行。期間,宋美齡要到美國各地演講籌款,重頭戲就是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說。宋美齡提出自己的形象要美麗大方,任務交給黃蕙蘭。黃蕙蘭根據宋美齡的身材及地位,很快設計出幾套旗袍方案,宋美齡穿上後感覺非常合適,非常感激黃蕙蘭。

宋美齡 (網上圖片)

宋美齡就是穿著多款旗袍,束出特有曲線身材,再配合她一口流利英語「征服」了美國,展示獨特東方美,就連美國《時代》周刊都以《鋼鐵塑成的花朵》(A Flower Made of Steel) 形容宋美齡。她的美,一時成為美國人競相追逐的對象。而宋美齡在總結自己的訪美行程時,總會表揚黃蕙蘭,說她立了大功。

可是,這樣一位優雅的「時尚教主」,婚姻上不是很圓滿。因顧維鈞另有新歡,兩人於1956年離了婚。此後,黃蕙蘭一直居住在紐約,於1992年病逝。

1942年在美國的黃蕙蘭 (網上圖片)

1942年在美國的黃蕙蘭 (網上圖片)

另一方面,她也有不少的稱號:因為父親黃仲涵為印尼首富,她被譽為民國「最有錢的大家小姐」;她的丈夫顧維鈞是著名的外交家,堪稱民國第一,因此她也被譽為「民國外交第一夫人」。

黃蕙蘭在倫敦時所拍攝的照片 (網上圖片)

黃蕙蘭在倫敦時所拍攝的照片 (網上圖片)

事實上有如此多的稱號,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注定成為風雲人物。作為擁有「民國最會穿衣服的女人」雅號的黃蕙蘭,當年究竟如何叱吒一時?從她自傳《沒有不散的筵席:顧維鈞夫人回憶錄》中的一則趣聞可知一二。話說某一年的深秋,上海突然流行「光著腿穿旗袍」,風潮正正由黃蕙蘭引領。當時,她的腿患上皮膚病,無法穿絲襪,索性光著腿穿旗袍。結果當天,上海的時尚女孩都紛紛跟風。不久,黃蕙蘭皮膚病好了,穿回絲襪,結果大家又都隨著她。顯然,黃蕙蘭就是當時時尚引領者。

在外交場合的黃蕙蘭 (右) (網上圖片)

在外交場合的黃蕙蘭 (右) (網上圖片)

除了這個故事,事實上,20世紀「中國最顯耀」姐妹組合「宋氏三姐妹」,宋靄齡、宋慶齡及宋美齡都曾經「拜她為師」,足以說明她在民國時尚界的「教主」地位。據了解,1914年,宋靄齡和孔祥熙定於9月結婚。她們當時身在日本,宋靄齡也將在日本結婚,可是,日本女人都穿和服,這也讓宋靄齡十分厭煩,找了好幾家設計公司,設計的衣服都不能讓她滿意。

孔祥熙與宋靄齡 (網上圖片)

孔祥熙與宋靄齡 (網上圖片)

所以,宋靄齡專門出錢,派家人買一部最好的相機,再拿出船票讓這位家人帶著相機專程趕赴美國,只為找到在當地留學的黃蕙蘭,拍下她在美國的穿著。這位家人,在美國專程跟拍黃蕙蘭一個月後,火速返回日本,一一沖曬相片讓宋靄齡挑選。宋靄齡千挑萬選,終於挑了一張,衣著作為自己結婚時所穿,結果,宋靄齡在婚禮上大放異彩。

宋慶齡與孫中山 (網上圖片)

宋慶齡與孫中山 (網上圖片)

另外宋慶齡早年跟隨孫中山搞革命,標準穿著搭配都是「上衣加裙裝」。有年,她隨孫中山到北平,住在黃蕙蘭家。宋慶齡跟黃蕙蘭一比,突然發現自己穿著太土,就模仿黃蕙蘭穿著。黃蕙蘭很熱情,悉心指導宋慶齡:從她的身份地位來看要經典慈祥,從時代發展來看要時髦俏麗,最終宋慶齡聽從她的建議,改變自己穿著,最終就有了宋慶齡優雅、端莊的經典形象。

抗戰時期的宋慶齡 (網上圖片)

抗戰時期的宋慶齡 (網上圖片)

最後一位是宋美齡。1943年,抗日戰爭處於相持階段,宋美齡訪問美國望得到援助,外交官顧維鈞攜同妻子黃蕙蘭一起同行。期間,宋美齡要到美國各地演講籌款,重頭戲就是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說。宋美齡提出自己的形象要美麗大方,任務交給黃蕙蘭。黃蕙蘭根據宋美齡的身材及地位,很快設計出幾套旗袍方案,宋美齡穿上後感覺非常合適,非常感激黃蕙蘭。

在美國國會演講的宋美齡 (網上圖片)

在美國國會演講的宋美齡 (網上圖片)

宋美齡就是穿著多款旗袍,束出特有曲線身材,再配合她一口流利英語「征服」了美國,展示獨特東方美,就連美國《時代》周刊都以《鋼鐵塑成的花朵》(A Flower Made of Steel) 形容宋美齡。她的美,一時成為美國人競相追逐的對象。而宋美齡在總結自己的訪美行程時,總會表揚黃蕙蘭,說她立了大功。

宋美齡 (網上圖片)

宋美齡 (網上圖片)

可是,這樣一位優雅的「時尚教主」,婚姻上不是很圓滿。因顧維鈞另有新歡,兩人於1956年離了婚。此後,黃蕙蘭一直居住在紐約,於1992年病逝。

往下看更多文章

始建於清光緒年間 白芒坑革命遺址群

2024年04月19日 10:00

松齡圍位於廣東惠州龍門縣平陵街道山下村,距離圩鎮約3公里。松齡圍始建於清光緒年間,為三堂四橫一禾坪一池塘的客家圍屋。該處在近代中國史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曾為工農紅軍第四師休整地。由松齡圍、白芒坑黨小組農會婦救會成立遺址老屋祠堂、鏟頭坳伏擊戰遺址、白芒坑保衛戰遺址、洪亞仁茶店遺址組成現今的白芒坑革命遺址群,面積約3.5平方公里。

白芒坑革命舊址群 (網上圖片)

白芒坑革命舊址群 (網上圖片)

1927年12月27日,由廣州起義餘部組建的工農紅軍第四師在師長葉鏞率領下,由龍門縣城轉戰白芒坑,在松齡圍休整了三天。洪亞仁茶店的老闆用茶水熱情招待了紅四師官兵。紅四師官兵在白芒坑期間與群眾的關係也十分密切。白芒坑有個「三眼泉」,是當地群眾取水飲用的地方。紅四師駐紮在白芒坑期間,擔心飲用水不夠群眾喝,便將「三眼泉」挖深、拓寬。後來,經過抗日隊伍、解放軍隊伍不斷的修建完善, 「三眼泉」成為頗具革命傳奇色彩的「紅軍井」。

白芒坑的紅軍紀念園 (網上圖片)

白芒坑的紅軍紀念園 (網上圖片)

1944年3月10日,洪月沖、洪月明、洪亞仁、洪木安及呂甫英等人以舞醒獅為名進行串聯活動,在白芒坑老屋祠堂成立了30多人的農會組織,洪月沖任會長,洪月明任副會長;同時成立了婦救會,劉運英任會長,朱石妹任副會長。6月25日,白芒坑民兵自衛隊洪進光、洪水安在茶店地段放哨時,在洪亞仁的協助下抓獲了1名為日軍探路的漢奸,當場查獲其隨身攜帶的日軍軍用地圖和指南針。白芒坑民兵自衛隊與平陵鄉聯防隊配合在鏟頭坳伏擊巡迴騷擾平陵地區的日軍,傷敵10多人,斃敵2人,繳獲槍支和彈藥若干。農會會長洪月沖為掩護部隊撤退受重傷犧牲。

紅四師在白芒坑休整時的徐向前住所 (網上圖片)

紅四師在白芒坑休整時的徐向前住所 (網上圖片)

1948年4月12日,國民黨軍保八團一個加強營和平陵吳伯梅聯防隊共500餘人從西、南、北三面圍了當時駐守平陵白芒坑村的博龍河人民解放軍部隊——飛龍隊。飛龍隊60多人在謝光、邵國良、林志的指揮下和白芒坑民兵的配合下奮起反擊,搶佔制高點,激戰一天,最終將敵擊潰。此戰擊斃國民黨軍8人,擊傷30多人,是一場以少勝多的保衛戰。

白芒坑村民捐獻出的革命時期的老物件 (網上圖片)

白芒坑村民捐獻出的革命時期的老物件 (網上圖片)

白芒坑革命遺址群整體保存較為完整。工農紅軍第四師休整地遺址松齡圍,為三堂四橫一禾坪一池塘的客家圍屋。始建於清光緒年間,坐東南向西北,總面闊55.15米,通進深26.4米,占地面積約1456平方米,有房屋80多間,結構形式為土坯磚瓦結構,是典型的客家三進式建築,目前保存較好,用於開放展覽。白芒坑黨小組農會婦救會遺址老屋祠堂,原為三堂三橫、土木結構的客家圍龍屋,前有池塘,後有群山,中間為洪氏祠堂,占地面積約2500平方米。目前,舊址只剩下一個用鐵片臨時搭建的拜祭點,其他房屋都已坍塌。現在已經平整土地,重新開始種植作物。遺址前有村道橫穿而過,後種有30畝樟樹。鏟頭坳伏擊戰遺址,位於山坳,兩邊是高山密林,植被保存良好,前往遺址的沿途現已鋪設好水泥路。白芒坑保衛戰遺址,位於山林,林木茂盛。洪亞仁茶店是白芒坑村民洪陽明夫婦帶著兒子洪亞仁,在村口路邊開設的一個茶亭,方便過往客人歇腳、飲食。目前,洪亞仁茶店遺址已經納入龍門紅軍園建設,在距離原址20米處重建。重建後是是一間鋼筋混凝土水泥磚砂石結構的瓦房,牆體土黃色,琉璃瓦頂,位於龍門紅軍園入口右側,前有小廣場,側面是荷花塘,建築占地面積約46.6平方米。

芒派村村委後面的竹林曾是紅軍的運糧小道 (網上圖片)

芒派村村委後面的竹林曾是紅軍的運糧小道 (網上圖片)

白芒坑革命遺址群於2010年10月28日被龍門縣人民政府公佈為龍門縣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12月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授予其為廣東省中共黨史教育基地。2015年2月13日被惠州市人民政府公佈為惠州市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9月被中共惠州市委公佈為惠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9年8月被中共龍門縣委授予龍門縣黨員教育基地。2018年被惠州學院授予繼續教育培訓專案現場教學基地。

文章文字版權由廣東人民出版社許可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