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雀癡大半生沉醉觀鳥 愛保育宣揚人鳥共存

社會事

雀癡大半生沉醉觀鳥 愛保育宣揚人鳥共存
社會事

社會事

雀癡大半生沉醉觀鳥 愛保育宣揚人鳥共存

2019年05月05日 12:53 最後更新:13:28

愛惜大自然,勿破壞環境~

­余日東重返人生首次觀鳥地點—米埔自然保護區,娓娓細說觀鳥、保育和人生。

­余日東重返人生首次觀鳥地點—米埔自然保護區,娓娓細說觀鳥、保育和人生。

「當人類濫用大自然資源,有否想過對雀鳥的傷害?」滿口「雀仔經」的鳥類專家余日東,不但大半生沉醉觀鳥,更與農夫合作栽植濕地生態環境,保育本港鳥類棲息地,致力促使人鳥和諧共存,惟面對社會發展,坦言困難重重,「保育二十年,未必見成效,但破壞環境,只是一瞬間!」

眼前原野綠油油,青草香味撲鼻,突然傳來嘹亮啁啾,抬頭望向大樹頂部,原來噪鵑在鳴叫。現年四十五歲的香港觀鳥會研究經理余日東,重返人生首次觀鳥地點—米埔自然保護區,娓娓細說觀鳥、保育和人生。

­余日東重返人生首次觀鳥地點—米埔自然保護區,娓娓細說觀鳥、保育和人生。

­余日東重返人生首次觀鳥地點—米埔自然保護區,娓娓細說觀鳥、保育和人生。

戶外觀鳥換來黝黑皮膚的余日東,透露自小喜愛動物,希望長大後成為動物學者,直至十三歲參與世界自然基金會舉辦的米埔觀鳥團,通過望遠鏡和香港鳥類圖鑑認識雀鳥,從此愛上觀鳥,不久加入香港觀鳥會,向資深會員請教不同鳥類知識,又不斷翻查字典,閱讀有關鳥類的英文書籍,同時發憤讀書,立志成為鳥類專家。

­余日東重返人生首次觀鳥地點—米埔自然保護區,娓娓細說觀鳥、保育和人生。

­余日東重返人生首次觀鳥地點—米埔自然保護區,娓娓細說觀鳥、保育和人生。

雖然會考失利,無奈重讀中五,余說刻苦求學多時,終得償夙願,九五年入讀香港大學環境科學系,其後完成生態學系碩士課程,先後從事多份有關雀鳥研究和保育的工作,包括在世界自然基金會和私人公司任職,及至○三年出任自由工作者,一二年成為香港觀鳥會員工,現職研究經理,負責鳥類調查研究,例如近期在米埔一帶統計水鳥數目,以及兩年前開始至今的「雀鳥地圖」,將本港陸地地圖分劃為一平方公里方格,再仔細統計各區域雀鳥種類和數量,務求了解鳥類分布。 每年來港越冬的黑臉琵鷺,八九年全球僅有不足三百隻,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瀕危」物種,已對此研究二十年的余日東表示,慶幸香港觀鳥會統籌、上月公布的「黑臉琵鷺全球同步普查2019」顯示,現提升至四千四百六十三隻,比去年增加百分之十三,乃統計以來新高,位處香港和深圳之間的后海灣,其數量也增至三百八十三隻,相信未來數目會穩步上升,有機會降至「易危」級別,「這是亞洲保育工作少數正面例子。」

­余日東重返人生首次觀鳥地點—米埔自然保護區,娓娓細說觀鳥、保育和人生。

­余日東重返人生首次觀鳥地點—米埔自然保護區,娓娓細說觀鳥、保育和人生。

保育雀鳥,其實是保育棲息地,余說進行前必須了解有關鳥類的習性和聚集地點,並與各國專家定期交換資料,早前為此前往北韓與官員交流,期望未來促成合作,另一要務是向大眾宣傳保育意識,「現在很多港人認識黑臉琵鷺,知道不應該干擾牠們棲息。」 提供食物和環境,也是保育重點,余說觀鳥會與長春社於○五年開始,在上水塱原進行「農耕濕地管理計畫」,與農友合作種植稻米、通菜、馬蹄、茨菰等,營造各種生態環境,成功吸引不少瀕危候鳥棲息,當中前年被列為「極度瀕危」的禾花雀(黃胸鵐),曾受稻米吸引前來,失去蹤影二十五年的彩䴉,近月也光臨此地。

往下看更多文章

氫能發展策略第二季公布 研究包括氫能車使用隧道風險

2024年03月02日 18:18 最後更新:18:19

環境及生態局副局長黃淑嫻說,政府將在第二季公布《香港氫能發展策略》,闡述香港氫能發展的挑戰和方向。

香港首個巴士加氫站,資料圖片

香港首個巴士加氫站,資料圖片

黃淑嫻出席一個活動致辭時說,多項有關氫能發展的顧問研究已經完成,包括香港氫能車使用隧道的風險評估。政府已在上月20日就修訂《氣體安全條例》展開業界諮詢,目標是在2025年向立法會提交草案。

她又指出,運輸活動是本港第二大溫室氣體排放源,為達致2050年前碳中和及車輛零排放,香港一直致力發展新能源交通工具。政府已訂下目標在2027年底前投入約700輛電動巴士和約3000輛電動的士,及增加全港充電停車位至20萬個,同時亦將在今年上半年內制訂全港公共巴士和的士的綠色轉型路線圖和時間表。

香港首輛雙層氫能巴士。資料圖片

香港首輛雙層氫能巴士。資料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