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為何古代煉仙丹用硃砂? 因為物質多神奇

歷史長河

為何古代煉仙丹用硃砂? 因為物質多神奇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為何古代煉仙丹用硃砂? 因為物質多神奇

2019年05月14日 10:00

煉丹術在中國有多重要,方士都喜用丹砂作為「煉仙藥」?因為它加熱後變化非常奇妙。

「煉丹術」為中國古代一種特殊方術,目的是製作長生不老的丹藥,或把賤金屬轉化為金銀等貴金屬。在古代,一旦遇上想長生不老的帝王將相,沒有羊胎素的年代,吃丹藥正好符合他們的願望,所以在各朝各代,熱衷於煉丹的皇帝,做法也層出不窮。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據史料記載,煉丹術最先起源於中國,萌芽於戰國,秦漢逐步普遍,之後在道教的扶持下日益發展,到了明末逐步衰落。古代的煉丹活動幾乎遍及中國,延續二千多年,事實上,煉丹是中國的化學基礎,近代化學的前身-不論是火藥、硫酸、冶鋅、濕法煉銅等許多重要科學技術成果,都是從煉丹術中而來。由此可見,煉丹術在中國有多重要。

古代煉丹,最基本的原料就是丹砂,也就是現在就的硃砂,主要含有化學物「硫化汞」 (HgS),是煉丹最常用的主藥,那麼為何方士喜歡用丹砂,令丹砂最先成為「煉仙藥」的主要角色?

硃砂礦石 (資料圖片)

硃砂礦石 (資料圖片)

主要原因是硃砂普遍為朱紅色,這顏色在中國歷史上為最早的「流行色」。早在周朝時,周屬為火德,尚赤,並給了紅色正統地位。當時朱紅被視為正色,具有高於其他各種顏色的地位。祭祀時,天子、諸侯都要穿朱紅色的衣服;天子所佩戴的護膝也必須是朱紅,諸侯則是赤紅。丹砂具有高貴的朱紅色,這些紅色礦石,就與不朽或永恆的觀念緊密聯繫。

另一方面。丹砂具有良好藥理作用。早在遠古時代,先祖就把丹砂作為治病養生的藥物。《史記》記載,在春秋戰國時期專門從事方術之士,都會宣傳服食、祭祀可以長生成仙,當中又有許多人長期服食丹砂,發現丹砂確實有益補身體及治療疾病的良好作用。成書於秦漢時期、現存最早的中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上說,丹砂能「治身體五髒病,養精神,安魂魄,益氣明目,殺精魅惡鬼......久服通神明不老」。雖然,煉丹的神仙家誇大了丹砂的藥理效果,不過現代藥理學的確認為硃砂能降低大腦中樞的興奮性,有鎮驚催眠、抗驚厥、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外用有抑制和殺滅細菌、寄生蟲的功放。

《神農本草經》局部 (網上圖片)

《神農本草經》局部 (網上圖片)

丹砂這種礦物,因為加熱後的變化非常奇妙,葛洪說它「燒之愈久,變化愈妙」,從現代化學認知上看,紅色的丹砂「硫化汞」,加熱後可分解出白色的水銀(汞)。由於水銀有許多突出的特性:銀光閃亮,是常態下唯一呈液態的金屬,更能直接溶解黃金、白銀、銅、鐵、鉛等許多金屬;一旦加熱,它直接昇華,跑得無踪無影。其形體圓轉流動,易於揮發,引人入勝。所以在戰國時代,中國民間已有人掌握了用丹砂升煉水銀之法,對丹砂這奇妙特性有了深刻印象:紅色的丹砂加熱可分解成白色的水銀,而白色的水銀加熱後又可複變為紅色的「丹砂」(即「氧化汞」 (HgO)。如此分解化合,可以循環不止,讓古人更感驚奇。

古人煉丹情景 (網上圖片)

古人煉丹情景 (網上圖片)

古代煉丹家非常重視某些事物象徵意義,在他們看來,天然丹砂經燒煉又可變還丹砂,這即意味著向「道」的返還-道生萬物,道是永存,萬物要永存就必須返回本體的「道」。《本草綱目》有載:「保命安神,須餌丹砂」,「丹砂入火,化為水銀,能重能輕,能神能靈,能黑能白,能暗能明,五行之性也」。

還有一點古人喜愛丹砂的重要原因,就是丹砂與黃金有密切的關係。戰國時期,人大家已觀察到丹砂與黃金共生的現象,先秦著作《管子·地數》載:「上有丹砂,下有黃金」。那時,人們主要從河床中淘取丹砂及砂金。由於丹砂的密度比重為8.0至8.2,自然砂金的密度比重達15.6至19.3,所以很容易理解,古人為何說「丹砂在上,黃金在下」。在這種情況下,古人就很容易聯想:黃金是由丹砂變成。

往下看更多文章

「鄭人爭年」無根無據 惹笑眾人無意義

2024年04月15日 20:00

「鄭人爭年」這個成語最早的典故是出自於法家學派的代表著作《韓非子》,在《外儲說左上》中有提及:「鄭人有相與爭年者,一人曰:『吾與堯同年。』其一人曰:『我與黃帝之兄同年。』訟此而不決,以後息者為勝耳。」

春秋戰國時期,鄭國有兩個特別喜歡胡吹亂謅的人。恰巧這兩人經常在市集上相遇,因此兩個同樣爭強好勝的人每次見面都免不了爭出個高下。有次,其中一個人(甲)就跟往常一樣,在市集中大肆吹噓:「諸位,你們應該知道,我就是我們鄭國年紀最大的人啊!」正在這時,另一個喜歡吹牛的人(乙)經過。他一聽甲這麼說,心中可不服氣,馬上反駁道:「你可真不要臉,明明我才是鄭國年紀最大的人!」兩人各不相讓,不消一刻就爭論了起來,周圍的人都抱著看熱鬧的心態圍了過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甲見乙一臉憋屈,心中得意極了。他清清噪子,故作玄虛地說:「你有甚麼不服呢?不瞞你說,我跟上古時代的帝王堯可是同年同日生,你怎麼可能會比我年長呢?」甲語音甫落,乙就馬上打斷道:「你可有所不知,我實話告訴你,我可是跟黃帝的哥哥同歲。這麼一算,還是我的年紀比較大。」甲真的被他的厚面皮所震驚到,立馬喊道:「你可別瞎說,以前都沒聽過你說這事。總而言之,我就是最年長的!」眼見甲要耍賴,乙也急得直跺腳。只見他瞪直眼珠子,高聲反駁:「怎麼又一下子又變成你年紀最大呢?明明就是你在胡說八道!」

被《史記》稱為五帝之首黃帝出生於西元前 2711 年,距春秋戰國將近1000年歷史,所以不論是甲和乙都只是在胡吹亂嗙。(網上圖片)

被《史記》稱為五帝之首黃帝出生於西元前 2711 年,距春秋戰國將近1000年歷史,所以不論是甲和乙都只是在胡吹亂嗙。(網上圖片)

此時,有一位著名的學者經過集市。人們見兩人僵持不下,便請那位學者來做裁判,評定這兩個人到底誰是誰非。學者剛到就先把快扭作一團的兩人拉開,然後向甲問道:「你說你和堯同年出生,有甚麽證據嗎?」甲可沒想到要拿出甚麼證據,只得睜大眼睛,搖了搖頭。學者再次向乙問道:「你說你和黃帝哥哥同歲,又有什麽證據嗎?」被學者這麼一問,同樣沒有證據的乙也只好像甲一樣低下了頭。

堯畫像,由清代姚文翰所繪製。網上圖片

堯畫像,由清代姚文翰所繪製。網上圖片

學者知道兩人都是信口開河說大話,為了讓事情告一段落他又追問道:「請告訴我,判定誰年紀比較大有甚麽用處呢?」「用處?」這兩個人一聽,異口同聲地把學者的問題重覆了一遍,然後大眼望小眼的沉默了下來。見兩人面面相覷,周圍的人都忍不住笑了起來,然後便紛紛散去。

戰國彩繪人物黑漆奩 (網上圖片)

戰國彩繪人物黑漆奩 (網上圖片)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鄭人爭年」這個成語,意指爭論的事情既無根據,又無意義;含貶義。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