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張邦昌被逼登位雖盡人臣之禮 卻悲劇收場換來賣國罵名

歷史長河

張邦昌被逼登位雖盡人臣之禮 卻悲劇收場換來賣國罵名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張邦昌被逼登位雖盡人臣之禮 卻悲劇收場換來賣國罵名

2019年05月12日 10:00

張邦昌盡量表現出自己不想做皇帝,可惜進了《叛臣傳》獲千年罵名。

中國帝王將相的歷史中,都見不少因爭奪皇位引發流血衝突。不少人想做皇帝,但皇位只有一個。不過也有例外,今次說的這個人,不想成為皇帝,但偏偏被按在龍椅上。事後,他主動退位,但仍然被迫自盡。他只做了一個月的皇帝,被後世罵成叛臣奸賊,卻換來近千年的罵名。事情還得從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說起。

更多相片
宋人所繪的金人騎兵 (網上圖片)

張邦昌盡量表現出自己不想做皇帝,可惜進了《叛臣傳》獲千年罵名。

影視中的張邦昌上龍椅,他所穿的還是「方心曲領」宋代官員衣飾 (網上圖片)

當年閏十一月二十五,北宋都城開封被金軍攻破。十二月初二,宋欽宗奉表投降,淪為階下囚。金朝的主帥明白,憑藉自己手中兵力根本無法控制中原,於是他們想擁立一位傀儡皇帝。經過一番選擇,北宋重臣張邦昌成為了金人的目標。

《宋史·列傳·叛臣上·張邦昌》局部 (網上圖片)

當金軍準備擁立張邦昌做皇帝時,張邦昌一無所知,當金軍將領讓宋朝官員上書,勸他做皇帝時,張邦昌才如夢方醒。張邦昌久經宦海,明白皇帝最不好當,因此他極力表示反對,據《建炎以來繫年要錄》記載,他甚至說「必欲立邦昌,請繼以死」,後來,張邦昌絕食,但是金人已下了決心。

宋高宗畫像 (網上圖片)

張邦昌只好做了「大楚」皇帝。後世有人認為張邦昌在做戲,但通過後來的史實,發現他確實不想做皇帝。比如《宋史》載,張邦昌即位那天,他「遣閤門傳令勿拜」,「時雍率百官遽拜,邦昌但東面拱立」,也就是說他拒絕接受百官的朝賀。張邦昌十分重視自己的言行,「見百官稱『予』,手詔曰『手書』」,王時雍稱其為陛下,遭到了張邦昌的斥責。

之後,張邦昌又派人「奉乘輿服御物至南京」,接著他親自到南京請罪,「既而邦昌亦至,伏地慟哭請死」。到了宋高宗趙構即位後,加封張邦昌為太保、奉國軍節度使、同安郡王。但是張邦昌遭到了主戰派李綱的攻擊,特別是他與華國靖恭夫人李氏有曖昧關係。最後張邦昌被「賜死潭州」。

宋人所繪的金人騎兵 (網上圖片)

宋人所繪的金人騎兵 (網上圖片)

當年閏十一月二十五,北宋都城開封被金軍攻破。十二月初二,宋欽宗奉表投降,淪為階下囚。金朝的主帥明白,憑藉自己手中兵力根本無​​法控制中原,於是他們想擁立一位傀儡皇帝。經過一番選擇,北宋重臣張邦昌成為了金人的目標。

張邦昌為永靜軍東光人(今河北),進士出身,在官場經過一番摸爬滾打,於宋徽宗宣和元年出任尚書右丞,後被任命為中書侍郎,成為北宋宰相。宋金戰爭爆發,金軍直抵開封城下,張邦昌多次以宰相身份,奉命前往金軍大營議和,因此金軍的統帥都非常熟悉張邦昌。

影視中的張邦昌上龍椅,他所穿的還是「方心曲領」宋代官員衣飾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張邦昌上龍椅,他所穿的還是「方心曲領」宋代官員衣飾 (網上圖片)

當金軍準備擁立張邦昌做皇帝時,張邦昌一無所知,當金軍將領讓宋朝官員上書,勸他做皇帝時,張邦昌才如夢方醒。張邦昌久經宦海,明白皇帝最不好當,因此他極力表示反對,據《建炎以來繫年要錄》記載,他甚至說「必欲立邦昌,請繼以死」,後來,張邦昌絕食,但是金人已下了決心。

為何金人執意選擇張邦昌?是因為金人很了解他。據指,張邦昌為人怯弱,在北宋官場中是主和派,便於控制。為了逼迫張邦昌做傀儡皇帝,金人使出了狠招,據《三朝北盟會編》載:「金人入文字來,限三日立張邦昌,不立,城中盡行殺戮」。消息傳出,開封城一片驚慌,人們紛紛勸張邦昌做皇帝。

《宋史·列傳·叛臣上·張邦昌》局部 (網上圖片)

《宋史·列傳·叛臣上·張邦昌》局部 (網上圖片)

張邦昌只好做了「大楚」皇帝。後世有人認為張邦昌在做戲,但通過後來的史實,發現他確實不想做皇帝。比如《宋史》載,張邦昌即位那天,他「遣閤門傳令勿拜」,「時雍率百官遽拜,邦昌但東面拱立」,也就是說他拒絕接受百官的朝賀。張邦昌十分重視自己的言行,「見百官稱『予』,手詔曰『手書』」,王時雍稱其為陛下,遭到了張邦昌的斥責。

金人帶走徽欽二帝那天,張邦昌盡人臣之禮:「率百官遙辭於南薰門,眾慟哭,有僕絕者。」金人剛離開開封,張邦昌就準備「退位」,他先請「元祐皇后垂簾聽政,以俟復辟」, 自己「以太宰退處內東門資善堂」,籌劃重新恢復宋朝的江山。

宋高宗畫像 (網上圖片)

宋高宗畫像 (網上圖片)

之後,張邦昌又派人「奉乘輿服御物至南京」,接著他親自到南京請罪,「既而邦昌亦至,伏地慟哭請死」。到了宋高宗趙構即位後,加封張邦昌為太保、奉國軍節度使、同安郡王。但是張邦昌遭到了主戰派李綱的攻擊,特別是他與華國靖恭夫人李氏有曖昧關係。最後張邦昌被「賜死潭州」。

張邦昌可是一個鐵骨錚錚的忠臣,非賣國求榮的亂臣賊子,但他以悲劇收場,被寫進了《宋史·叛臣傳》,被後世唾棄。

往下看更多文章

「鄭人爭年」無根無據 惹笑眾人無意義

2024年04月15日 20:00

「鄭人爭年」這個成語最早的典故是出自於法家學派的代表著作《韓非子》,在《外儲說左上》中有提及:「鄭人有相與爭年者,一人曰:『吾與堯同年。』其一人曰:『我與黃帝之兄同年。』訟此而不決,以後息者為勝耳。」

春秋戰國時期,鄭國有兩個特別喜歡胡吹亂謅的人。恰巧這兩人經常在市集上相遇,因此兩個同樣爭強好勝的人每次見面都免不了爭出個高下。有次,其中一個人(甲)就跟往常一樣,在市集中大肆吹噓:「諸位,你們應該知道,我就是我們鄭國年紀最大的人啊!」正在這時,另一個喜歡吹牛的人(乙)經過。他一聽甲這麼說,心中可不服氣,馬上反駁道:「你可真不要臉,明明我才是鄭國年紀最大的人!」兩人各不相讓,不消一刻就爭論了起來,周圍的人都抱著看熱鬧的心態圍了過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甲見乙一臉憋屈,心中得意極了。他清清噪子,故作玄虛地說:「你有甚麼不服呢?不瞞你說,我跟上古時代的帝王堯可是同年同日生,你怎麼可能會比我年長呢?」甲語音甫落,乙就馬上打斷道:「你可有所不知,我實話告訴你,我可是跟黃帝的哥哥同歲。這麼一算,還是我的年紀比較大。」甲真的被他的厚面皮所震驚到,立馬喊道:「你可別瞎說,以前都沒聽過你說這事。總而言之,我就是最年長的!」眼見甲要耍賴,乙也急得直跺腳。只見他瞪直眼珠子,高聲反駁:「怎麼又一下子又變成你年紀最大呢?明明就是你在胡說八道!」

被《史記》稱為五帝之首黃帝出生於西元前 2711 年,距春秋戰國將近1000年歷史,所以不論是甲和乙都只是在胡吹亂嗙。(網上圖片)

被《史記》稱為五帝之首黃帝出生於西元前 2711 年,距春秋戰國將近1000年歷史,所以不論是甲和乙都只是在胡吹亂嗙。(網上圖片)

此時,有一位著名的學者經過集市。人們見兩人僵持不下,便請那位學者來做裁判,評定這兩個人到底誰是誰非。學者剛到就先把快扭作一團的兩人拉開,然後向甲問道:「你說你和堯同年出生,有甚麽證據嗎?」甲可沒想到要拿出甚麼證據,只得睜大眼睛,搖了搖頭。學者再次向乙問道:「你說你和黃帝哥哥同歲,又有什麽證據嗎?」被學者這麼一問,同樣沒有證據的乙也只好像甲一樣低下了頭。

堯畫像,由清代姚文翰所繪製。網上圖片

堯畫像,由清代姚文翰所繪製。網上圖片

學者知道兩人都是信口開河說大話,為了讓事情告一段落他又追問道:「請告訴我,判定誰年紀比較大有甚麽用處呢?」「用處?」這兩個人一聽,異口同聲地把學者的問題重覆了一遍,然後大眼望小眼的沉默了下來。見兩人面面相覷,周圍的人都忍不住笑了起來,然後便紛紛散去。

戰國彩繪人物黑漆奩 (網上圖片)

戰國彩繪人物黑漆奩 (網上圖片)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鄭人爭年」這個成語,意指爭論的事情既無根據,又無意義;含貶義。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