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濕紙巾搓手液易招過敏宜少用 綠色組織薦17款消毒產品

生活事

濕紙巾搓手液易招過敏宜少用 綠色組織薦17款消毒產品
生活事

生活事

濕紙巾搓手液易招過敏宜少用 綠色組織薦17款消毒產品

2019年05月26日 08:00

用濕紙巾越多,皮膚吸收化學品越多

港人外出時自備濕紙巾及搓手液消毒愈勢普及,但當中也衍生出環保及皮膚過敏等健康問題。世界綠色組織建議市民應盡量以清水及梘液洗手,減少使用濕紙巾及搓手液,並推薦市面上150元以下的11款濕紙巾及6款搓手液。

更多相片
組織推薦的17款產品。

用濕紙巾越多,皮膚吸收化學品越多

環保組織指嬰幼兒使用過多濕紙巾反而有致癌或不育等風險。

組織表示,用濕紙巾越多,皮膚吸收化學品越多。因為濕紙巾主要由水、人造纖維及多種化學品(包括人工香精、殺菌劑、保濕劑、防腐劑及螢光物質等)組成,部分濕紙巾含多種化學成分,容易引起接觸性皮膚炎。當中香料可能引致皮膚炎、敏感等;而保濕劑則可能致癌。此外,人造纖維不可回收或生物降解,因此濕紙巾不可沖廁,浸水18個月仍維持原狀,也引起堵塞污水渠及環保問題。

司徒醫生建設大家按正確步驟洗手,已足夠殺菌。

組織續指,表面活性劑更可助溶解物質,令皮膚更易吸收濕紙巾成份,若濕紙巾含有害化學物,將隨使用次數導致物質在體內積聚。尤其是嬰兒皮膚較成人薄3成,長期使用濕紙巾令嬰幼兒有機會吸收更多雌激素或類雌激素,更可能令女童性早熟、月經早到,增加日後患上卵巢癌、子宮內膜癌和乳癌等風險,或影響男童日後的生殖功能,甚至出現不育。

清水及梘液已足夠殺菌。

急症科專科醫生司徒敬豪亦建議盡量減少使用使用濕紙巾,要殺死致病細菌,用梘液及清水已經足夠。按照正確洗手步驟;先洗濯雙手,然後加入梘液擦出泡沫,再按手掌、手背、指罅、指背、拇指、指尖及手腕順序清潔,揉擦雙手最少20 秒,用清水將雙手徹底沖洗乾淨,再徹底抹乾或吹乾雙手。

組織推薦的6款搓手液。

消毒搓手液方面,組織指酒精濃度達60%或以上,方能有效殺菌。有研究更指出,搓手液在雙手明顯變髒或油膩時效果不佳,故建議當沒有洗手液及清水洗手時才使用搓手液。

組織推薦的11款濕紙巾。

司徒醫生建議酒精搓手液成分愈簡單愈好,或使用後塗抹合適的潤膚膏保濕便可。他又建議市民選購時,應留意產品標籤,選擇含乙醇的酒精搓手液產品,而避用含異丙醇的產品,因後者相對較難揮發,殘留在皮膚上的時間較長。若皮膚表面有破損可進入真皮層,便容易引起接觸性皮膚炎。皮膚有傷口、容易過敏如主婦手的市民,應選擇刺激性較低的搓手液,以避免被當中的酒精成分刺激。

組織推薦的11款濕紙巾。

組織推薦的11款濕紙巾。

組織推薦的17款產品。

組織推薦的17款產品。

組織表示,用濕紙巾越多,皮膚吸收化學品越多。因為濕紙巾主要由水、人造纖維及多種化學品(包括人工香精、殺菌劑、保濕劑、防腐劑及螢光物質等)組成,部分濕紙巾含多種化學成分,容易引起接觸性皮膚炎。當中香料可能引致皮膚炎、敏感等;而保濕劑則可能致癌。此外,人造纖維不可回收或生物降解,因此濕紙巾不可沖廁,浸水18個月仍維持原狀,也引起堵塞污水渠及環保問題。

環保組織指嬰幼兒使用過多濕紙巾反而有致癌或不育等風險。

環保組織指嬰幼兒使用過多濕紙巾反而有致癌或不育等風險。

組織續指,表面活性劑更可助溶解物質,令皮膚更易吸收濕紙巾成份,若濕紙巾含有害化學物,將隨使用次數導致物質在體內積聚。尤其是嬰兒皮膚較成人薄3成,長期使用濕紙巾令嬰幼兒有機會吸收更多雌激素或類雌激素,更可能令女童性早熟、月經早到,增加日後患上卵巢癌、子宮內膜癌和乳癌等風險,或影響男童日後的生殖功能,甚至出現不育。

司徒醫生建設大家按正確步驟洗手,已足夠殺菌。

司徒醫生建設大家按正確步驟洗手,已足夠殺菌。

急症科專科醫生司徒敬豪亦建議盡量減少使用使用濕紙巾,要殺死致病細菌,用梘液及清水已經足夠。按照正確洗手步驟;先洗濯雙手,然後加入梘液擦出泡沫,再按手掌、手背、指罅、指背、拇指、指尖及手腕順序清潔,揉擦雙手最少20 秒,用清水將雙手徹底沖洗乾淨,再徹底抹乾或吹乾雙手。

清水及梘液已足夠殺菌。

清水及梘液已足夠殺菌。

消毒搓手液方面,組織指酒精濃度達60%或以上,方能有效殺菌。有研究更指出,搓手液在雙手明顯變髒或油膩時效果不佳,故建議當沒有洗手液及清水洗手時才使用搓手液。

組織推薦的6款搓手液。

組織推薦的6款搓手液。

司徒醫生建議酒精搓手液成分愈簡單愈好,或使用後塗抹合適的潤膚膏保濕便可。他又建議市民選購時,應留意產品標籤,選擇含乙醇的酒精搓手液產品,而避用含異丙醇的產品,因後者相對較難揮發,殘留在皮膚上的時間較長。若皮膚表面有破損可進入真皮層,便容易引起接觸性皮膚炎。皮膚有傷口、容易過敏如主婦手的市民,應選擇刺激性較低的搓手液,以避免被當中的酒精成分刺激。

組織又指出,曾有兒童因搓手液的香味、兒童或因搓手液的香味、鮮艷的顏色或精美包裝而誤吞搓手液,或有兒童在搓手液未完全揮發便觸摸眼睛或口腔而導致搓手液中毒。因此家長應監管兒童使用搓手液,分量不宜過多或過少。

組織推薦的11款濕紙巾。

組織推薦的11款濕紙巾。

組織推薦的11款濕紙巾。

組織推薦的11款濕紙巾。

台灣泌尿科醫生解答包含飲咖啡能助「性」在內的6大迷思,建議每日飲用2至3杯效果最佳。

泌尿科醫生解答咖啡的6大常見迷因

網傳咖啡不僅是提神的飲品,甚至可「增強性功能」,究竟有冇科學依據?對此,台灣知名泌尿科醫生呂謹亨其Facebook專頁「泌尿科呂謹亨醫師 - 大亨醫師」發文指出,每日適量飲用咖啡可能有效降低性功能障礙的機率,特別是每日攝取2-3杯的情況下。研究認為這可能因為咖啡能增加陰莖的血流量以及對抗血管自由基對血管的毒害,可能提升男性荷爾蒙水平。為此他引用美國研究針對六大常見的咖啡迷思進行了詳細解析,旨在為大眾釋疑。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1.咖啡可以增加性功能嗎?

呂謹亨引用美國大型研究指出,每天飲用2-3杯咖啡可以有效降低性功能障礙的風險。可能的原因包括咖啡能讓動脈舒張,增加陰莖中的血流量。且咖啡中含有抗氧化劑,這可以對抗血管自由基對血管的毒害。研究還顯示,加牛奶的拿鐵抗氧化效果更佳,能有助男性荷爾蒙上升。

2.喝咖啡會導致腎結石?

根據美國大規模研究顯示,每日飲用咖啡的人相比偶爾飲用者,患腎結石的風險低26%。儘管咖啡和茶含有草酸鹽,通常會建議腎結石患者減少飲用。然而2004年的研究發現,咖啡因可以增加鈣、鎂、鈉和檸檬酸鹽的尿排泄,但沒有草酸鹽。其中某些成分如檸檬酸鹽可能有助於預防結石的形成。且草酸鹽可在腸胃道與鈣結合,減少多餘的鈣攝取。

儘管如此,呂謹亨建議飲用咖啡和茶仍要適量,最好就是喝一杯茶或咖啡,要配3杯水。相對於擔心咖啡的攝取,足量的水更能預防結石。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3.喝咖啡會導致失眠?

呂謹亨提到,咖啡因的半衰期約為4-6小時,所以晚上11點前喝咖啡可能會影響睡眠,然而每個人對咖啡因的敏感度和代謝能力卻有所不同。但如果晚上需要保證良好睡眠,他建議最保守的方法就是在早上9點前完成咖啡攝取。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4.為何喝咖啡後會有便意?

呂謹亨表示,根據統計顯示,每3人中就有1人會在飲用咖啡後有想要排便的感覺。他解釋,這是因為咖啡觸及胃內壁時觸發的「胃結腸反射」,從而傳遞訊息促使大腸蠕動,進而產生排便衝動。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5.胃食道逆流可否飲用咖啡?

呂謹亨強調,雖然喝咖啡可能會造成下食道括約肌壓力降低和胃酸分泌增加,導致胃食道逆流,但越來越多研究顯示這與咖啡攝取並無直接關聯,主要取決於個體差異。若是在喝咖啡時有喉嚨灼熱、胃酸等不舒服的症狀,就需要減少咖啡攝取。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6.喝咖啡會導致骨質疏鬆?

呂謹亨根據研究確認,咖啡攝取與骨質疏鬆之間沒有直接關聯。咖啡中的草酸含量較低,相較蔬菜會低很多,對飲食中鈣質的吸收影響不大,不足以導致骨質疏鬆。骨質疏鬆通常時因為沒有攝取足夠鈣質與維生素D,以及運動量不足所導致。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