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謙遜勇猛富謀略 大樹將軍馮異文武德兼備

史空穿梭

謙遜勇猛富謀略 大樹將軍馮異文武德兼備
史空穿梭

史空穿梭

謙遜勇猛富謀略 大樹將軍馮異文武德兼備

2019年05月31日 10:00

馮異字公孫,是東漢著名軍事家,既有文才,也長於武略,協助劉秀創建東漢政權,有「大樹將軍」的雅號。

馮異 (網上圖片)

馮異 (網上圖片)

馮異年幼好讀書,通曉《孫子兵法》,不單如此,他為人謙退不伐,居功不傲,當一眾將軍在勝利後討賞戰功時,他往往會坐在樹下乘涼,實際是避讓戰功,保持低調,故大家稱之為「大樹將軍」。不過,他作戰時勇猛非常,善用謀略,料敵決勝,治軍嚴明,文武德兼備。

更多相片

馮異 (網上圖片)

馮異字公孫,是東漢著名軍事家,既有文才,也長於武略,協助劉秀創建東漢政權,有「大樹將軍」的雅號。

赤眉軍 (網上圖片)

馮異年幼好讀書,通曉《孫子兵法》,不單如此,他為人謙退不伐,居功不傲,當一眾將軍在勝利後討賞戰功時,他往往會坐在樹下乘涼,實際是避讓戰功,保持低調,故大家稱之為「大樹將軍」。不過,他作戰時勇猛非常,善用謀略,料敵決勝,治軍嚴明,文武德兼備。

漢光武帝 (網上圖片)

馮異原本是王莽政權中的一名地方官員,劉秀進攻潁川的時候,他勸說潁川五縣投降劉秀,此後一直為劉秀堅守城池,拒不投降更始政權。後來跟隨著劉秀南征北戰,並引荐了不少人才予劉秀。

劉秀之所以能夠平定關中,與馮異的功勞實在不少。建武三年(公元27年),當時馮異與鄧禹、鄧弘軍會合,二人不聽馮異建議堅持出兵,但遭到赤眉軍大敗,損失慘重。不過,馮異冷靜面對,設伏兵大破赤眉,降數萬餘人,這一場非常關鍵的勝利,令劉秀因此穩定了中原。

赤眉軍 (網上圖片)

赤眉軍 (網上圖片)

馮異原本是王莽政權中的一名地方官員,劉秀進攻潁川的時候,他勸說潁川五縣投降劉秀,此後一直為劉秀堅守城池,拒不投降更始政權。後來跟隨著劉秀南征北戰,並引荐了不少人才予劉秀。

漢光武帝 (網上圖片)

漢光武帝 (網上圖片)

劉秀之所以能夠平定關中,與馮異的功勞實在不少。建武三年(公元27年),當時馮異與鄧禹、鄧弘軍會合,二人不聽馮異建議堅持出兵,但遭到赤眉軍大敗,損失慘重。不過,馮異冷靜面對,設伏兵大破赤眉,降數萬餘人,這一場非常關鍵的勝利,令劉秀因此穩定了中原。

建武九年(公元33年)春,劉秀令異行天水太守事,時近一年,敗隗純聯軍,次年夏,馮異舊疾復發,死於軍中,諡為節侯。令人感到可惜的是,未能看到劉秀統一天下。

往下看更多文章

「鄭人爭年」無根無據 惹笑眾人無意義

2024年04月15日 20:00

「鄭人爭年」這個成語最早的典故是出自於法家學派的代表著作《韓非子》,在《外儲說左上》中有提及:「鄭人有相與爭年者,一人曰:『吾與堯同年。』其一人曰:『我與黃帝之兄同年。』訟此而不決,以後息者為勝耳。」

春秋戰國時期,鄭國有兩個特別喜歡胡吹亂謅的人。恰巧這兩人經常在市集上相遇,因此兩個同樣爭強好勝的人每次見面都免不了爭出個高下。有次,其中一個人(甲)就跟往常一樣,在市集中大肆吹噓:「諸位,你們應該知道,我就是我們鄭國年紀最大的人啊!」正在這時,另一個喜歡吹牛的人(乙)經過。他一聽甲這麼說,心中可不服氣,馬上反駁道:「你可真不要臉,明明我才是鄭國年紀最大的人!」兩人各不相讓,不消一刻就爭論了起來,周圍的人都抱著看熱鬧的心態圍了過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甲見乙一臉憋屈,心中得意極了。他清清噪子,故作玄虛地說:「你有甚麼不服呢?不瞞你說,我跟上古時代的帝王堯可是同年同日生,你怎麼可能會比我年長呢?」甲語音甫落,乙就馬上打斷道:「你可有所不知,我實話告訴你,我可是跟黃帝的哥哥同歲。這麼一算,還是我的年紀比較大。」甲真的被他的厚面皮所震驚到,立馬喊道:「你可別瞎說,以前都沒聽過你說這事。總而言之,我就是最年長的!」眼見甲要耍賴,乙也急得直跺腳。只見他瞪直眼珠子,高聲反駁:「怎麼又一下子又變成你年紀最大呢?明明就是你在胡說八道!」

被《史記》稱為五帝之首黃帝出生於西元前 2711 年,距春秋戰國將近1000年歷史,所以不論是甲和乙都只是在胡吹亂嗙。(網上圖片)

被《史記》稱為五帝之首黃帝出生於西元前 2711 年,距春秋戰國將近1000年歷史,所以不論是甲和乙都只是在胡吹亂嗙。(網上圖片)

此時,有一位著名的學者經過集市。人們見兩人僵持不下,便請那位學者來做裁判,評定這兩個人到底誰是誰非。學者剛到就先把快扭作一團的兩人拉開,然後向甲問道:「你說你和堯同年出生,有甚麽證據嗎?」甲可沒想到要拿出甚麼證據,只得睜大眼睛,搖了搖頭。學者再次向乙問道:「你說你和黃帝哥哥同歲,又有什麽證據嗎?」被學者這麼一問,同樣沒有證據的乙也只好像甲一樣低下了頭。

堯畫像,由清代姚文翰所繪製。網上圖片

堯畫像,由清代姚文翰所繪製。網上圖片

學者知道兩人都是信口開河說大話,為了讓事情告一段落他又追問道:「請告訴我,判定誰年紀比較大有甚麽用處呢?」「用處?」這兩個人一聽,異口同聲地把學者的問題重覆了一遍,然後大眼望小眼的沉默了下來。見兩人面面相覷,周圍的人都忍不住笑了起來,然後便紛紛散去。

戰國彩繪人物黑漆奩 (網上圖片)

戰國彩繪人物黑漆奩 (網上圖片)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鄭人爭年」這個成語,意指爭論的事情既無根據,又無意義;含貶義。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