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變成壞事?

本港去年受超強颱風「山竹」重創,導致廣泛樹木損毀。據了解,發展局近月已開始在各區逐步展開補種工作,至今已在逾四百六十三個地點,補種約一萬棵苗木,主要來自香港及鄰近華南地區的苗圃。因應補種樹木地點甚多,當局最新評估所有補種工作需時兩年才能完成。不過,有「樹博士」之稱的詹志勇留意到,於近期補種的部分樹木質素較為參差,認為當局不要過於倉卒在塌樹地點進行補種,應改以「預訂」方式購入本港所需的樹種,避免樹木長大後再現倒塌危機。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超強颱風「山竹」去年吹襲香港後,當局共收到超過逾六萬宗塌樹報告。當局自今年三月起在各區逐步展開補種工作,據悉至今已在四百六十三個地點完成補種,預計所有補種工作需時兩年。為了讓路旁樹木可持續地健康生長,部門在種植前會因應種植地點,選擇合適的樹木,亦會檢視擴大現有樹槽的可行性,需要時會移除地磚放大樹穴,以擴大種植範圍。

當局在「山竹」後已補植萬棵幼樹,元朗十八鄉公路中間被移除的樹木位已補種幼樹。

當局在「山竹」後已補植萬棵幼樹,元朗十八鄉公路中間被移除的樹木位已補種幼樹。

當局料兩年完成補種

發展局發言人在接受《星島日報》查詢時透露,在「植樹有方、因地制宜」的原則下,至今已完成超過一萬棵苗木的種植工作,但沒有統算各區補種數量。他解釋,由於補種樹木地點甚多,而部分地點須先行研究可否改善種植環境或確定斜坡安全,因此要完成所有補種安排需時約兩年。

發言人又說,部門在合約上會清楚訂明苗木質量、種植規範、妥善執行施工栽種等要求,並會妥善監督,確保苗木及施工裁種符合標準。合約沒有指定苗木產地,但苗木一般來自香港及鄰近華南地區的苗圃,而移植時間基於苗木產地、運輸方式以及種植地點的實際情況而定。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人稱「樹博士」的教育大學地理與環境科學研究講座教授詹志勇留意到,最近在個別地區補種的苗木,質素較為參差,擔心樹木長大後容易「周身病痛」,「種」下塌樹禍根,估計這與本港一直需要依靠珠三角苗圃供應苗木有關,「現時幾乎被內地樹場控制着,他們種甚麼,我們就要甚麼,但內地部分苗圃生產質素仍然很低,並未達到國際水平,以致購買了很多劣質樹苗。若參照歐美等地的標準,很多樹苗根本不會要,但香港卻會照用」。

詹志勇倡「預訂」方式購樹

詹志勇表示,當局一直是根據塌樹報告而估計塌樹宗數,但由於不少個案未有「上報」,他個人估計去年因「山竹」吹襲而倒塌的樹木超過十萬棵,需要補種的數目不少;由於可供移植的苗木,一般需時三、四年生長,他估計最新補種的苗木,早在「山竹」吹襲本港數年前已開始在內地種植,故認為當局希望在兩年完成補種是過於急促,應定下全盤計畫,改以「預訂」方式購入需要補種的樹種,並要求內地苗圃按照國際所訂定的標準種植,「一個城市沒有幾可騰出十萬、八萬個種樹位,這是一個黃金機會;如未能好好掌握,將會十分可惜」。

詹志勇 (資料圖片)

詹志勇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