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兩岸關係癥結在定位問題

兩岸

兩岸關係癥結在定位問題
兩岸

兩岸

兩岸關係癥結在定位問題

2019年06月24日 17:44

韓國瑜(右)強調九二共識、反對台獨是兩岸關係的定海神針。(資料照片)

/大華網路報今天「點評」專欄說,郭台銘日前表示,為了達成兩岸和平,雙方應該找出一個都可以接受的新名詞來建立互信。和他一樣有志於大位的台北市長柯文哲,於去年12月即曾說過,九二共識已被標籤化,所以兩岸應該共同找出一個新名詞。 

除了尋求連任的蔡英文推行「懼中」、「反中」的兩岸政策外,其他參選者均訴求兩岸和平。要懼中、反中,便不需要建立兩岸互信,所以無論是既有的九二共識或尚未形成的新名詞,都不會是蔡英文所感興趣及所願接受的。郭台銘和柯文哲至少有心建立兩岸互信。然而,兩岸關係的癥結,並不在於什麼名詞的問題。 

由於兩岸互信的基礎脫離不了雙方關係的政治定位,所以所謂新名詞絕非如造詞造句或作文一般。如果不能明確定位兩岸關係的政治性質,其實是沒有什麼高明的新名詞可用;反之,如果能夠明確定位兩岸關係的政治性質,甚至是比既有的九二共識的內容還更加具體,亦即深化九二共識,大陸自無排斥之道理,還會歡迎。這應該是從對大陸對台政策長期觀察可以研判得到的。 

當年的九二共識,就是為了處理兩岸關係定位的政治性質,所以在1992年10月兩岸協商之前,李登輝當局於8月1日召開國家統一委員會,制訂「關於一個中國的涵義」決議,要點為:兩岸均堅持一中國原則,但雙方賦予不同涵義;「中華民國主權」及於大陸,台灣和大陸均為中國的一部份;「中華民國」政府追求國家統一。  

其後的兩岸協商中,台灣向大陸提出:兩岸均追求國家統一、都堅持一中原則、雙方對一中涵義的認知不同。大陸回應以:兩岸均堅持一中原則及追求國家統一,但雙方事務性商談不涉及一中涵義。從而形成了兩岸求同(國家統一、一中原則)存異(一方主張各表一中涵義,一方主張不表涵義)的九二共識,才得以開啟兩岸協商的時代。 

專欄說,可見當年台灣為了建立兩岸互信,煞費苦心和腦力來處理兩岸關係定位的政治性質,這不是單純的名詞問題。1999年李登輝拋出「兩國論」及2002年陳水扁宣稱「一邊一國」,都違背了九二共識,導致兩岸協商中斷與台海數波危機。至2005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本著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立場而實現國共和解,帶來兩岸和平曙光。接著是2008年馬英九代表國民黨勝選執政,兩岸關係得以在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基礎上走向和平發展。 

若謂要找出新名詞來建立兩岸互信,實有輕忽兩岸關係核心問題之虞。柯文哲即在沒有新名詞之後,於最近重申一個中國不是問題,以及表明兩岸不是國與國關係,以補強其應對兩岸關係的門道。至於聲勢維持最強的高雄市長韓國瑜,則強調九二共識、反對「台獨」是兩岸關係的定海神針,以謀求台灣安全、人民有錢。相較之下,韓國瑜的主張顯然是各個角逐者中,最為清晰也最及時可用的了。

往下看更多文章

謝鋒指對「台獨」沒妥協餘地 促美落實一中原則

2024年01月10日 08:37 最後更新:08:37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應邀在卡特中心紀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討會上發表視像演講。

謝鋒指出,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台獨」與台海和平水火不容,對於「台獨」分子,中國政府沒有妥協的餘地。美方應該以實際行動遵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將美國領導人不支持「台獨」、不尋求把台灣問題作為遏制中國工具的表態落到實處,與中方一道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和中美關係大局。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應邀在卡特中心紀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討會上發表視像演講。中國駐美大使館網站圖片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應邀在卡特中心紀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討會上發表視像演講。中國駐美大使館網站圖片

在談到中美關係時,謝鋒指中美關係從來就是建立在承認彼此不同和尊重彼此核心利益的基礎上,分歧差異不應該成為阻隔中美交流合作的攔路虎。競爭應該是講規則的公平競爭,而不能是你死我活、零和博弈的惡性競爭,更不能以競爭為名剝奪他國正當發展權益。國家與國家的競爭應該是田徑賽,而不是拳擊賽。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