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指被捕人士有權保持緘默 律師:警無權逼解鎖手機

社會事

指被捕人士有權保持緘默 律師:警無權逼解鎖手機
社會事

社會事

指被捕人士有權保持緘默 律師:警無權逼解鎖手機

2019年06月27日 15:15 最後更新:15:30

律師指,警方事後亦必須向被捕人士交代查看過的資料

高等法院前年裁定,警方不能在無搜查令下查看被捕人士手機內的資料,警方不服裁決上訴,高等法院上訴庭今早繼續聆訊。

高等法院 資料圖片

高等法院 資料圖片

代表其中一名被捕示威者的大律師指,警方若要搜查被捕人士的手機內容,只限於有合理懷疑與涉嫌干犯罪行直接相關的內容,而警方事後必須向被捕人士交代查看過的資料。被捕人士有權向裁判官申請取回手機。

資深大律師麥高義代表有利害關係方陳辭。他認為警方在缺乏被捕人士的書面同意下,必須事先獲裁判官頒發手令才可檢視被捕人士手機內的資料,除非現實情況不容許警方這樣做。警方在查看手機時,不得超越警方搜證所需的程度。若警方最終決定不起訴和釋放涉事人,應銷毀相關資料或將一切載有該些資料的副本送歸當事人。

麥高義強調,被捕人士有權保持緘默和不作招認,警方無權逼使被捕人士交代其手機的解鎖方法。

往下看更多文章

私隱專員公署推懶人包 教市民精明使用手機社交媒體

2024年03月27日 15:33 最後更新:16:21

私隱專員公署推出兩個「懶人包」,向市民提供使用手機和社交媒體時保障私隱的貼士。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鍾麗玲。公署圖片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鍾麗玲。公署圖片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鍾麗玲表示,近期有報告指出,香港有近650萬個社交媒體用戶帳號,平均用戶每日使用社交媒體的時間約為2小時。她指智能電話和社交媒體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兩者潛藏的個人資料私隱風險不容忽視。

私隱專員公署的懶人包海報。公署圖片

私隱專員公署的懶人包海報。公署圖片

關於明智使用智能電話,公署建議:

A. 加強智能電話的保安

1.切勿移除智能電話的保安設定(常稱為「越獄(Jailbreak)」或「刷機(Root)」)

2.安裝防毒軟件

3.以密碼及/或生物識別啟動鎖屏功能

4.安裝最新的系統更新

5.在無需使用時關閉無線傳輸功能

B. 保障儲存於智能電話內的資料

1.提防公共Wi-Fi

2.定期備份資料

3.避免使用公共充電設施

4.啟用「尋找我的裝置」功能

5.在維修或棄置智能電話前刪除資料

C. 減低使用應用程式的風險

1.下載應用程式前細閱私隱政策

2.保護應用程式登入帳戶

3.只從官方應用程式商店下載應用程式

4.調整應用程式的權限及私隱設定

5.移除不必要的應用程式

私隱專員公署提醒市民要調整應用程式的權限及私隱設定。公署圖片

私隱專員公署提醒市民要調整應用程式的權限及私隱設定。公署圖片

關於明智使用社交媒體,公署建議:

A. 註冊新的社交媒體帳戶

1.閱讀私隱政策

2.以專用的電郵帳戶註冊

3.減少所提供的個人資料

4.設定高強度密碼

B. 調整私隱設定

1.限制個人資料的公開查閱

2.給予權限前三思

3.提防「標註」功能

4.定期檢視私隱政策及設定

C. 在社交媒體發布資訊

1.注意資訊可以在你不知情下被廣泛分享

2.減少留下數碼足跡

3.不要隨意在相片中標註(tag)他人

4.不時檢視社交媒體帖文

5.報告不當內容

D. 在社交媒體平台上保持警覺

1.對來自第三方的應用程式保持警惕

2.對網上騙案保持警惕

3.其他用戶未必真有其人

4.提防資料外洩及失敗的登入嘗試

5.終止閒置的帳戶

私隱專員公署的懶人包海報。公署圖片

私隱專員公署的懶人包海報。公署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