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二戰後「神風」傳說消亡,也令歷史學者以科學探索為何蒙古侵日失敗告終。

元世祖忽必烈不了解氣象,是元軍兩次遠征日本失敗的主要原因,颱風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在當時,颱風掀起的狂濤駭浪足以吹翻任何船隻。中國北部沿海及日本沿海的颱風多數發生在每年的5至12月,當中7至9月為風季。忽必烈對此毫不知情,第一次在11月遠征,第二次在7月底渡海,結果兩次都遇上颱風,付出沉重代價。

日本《蒙古襲來繪詞》(局部) 描繪元軍進撃 (網上圖片)

日本《蒙古襲來繪詞》(局部) 描繪元軍進撃 (網上圖片)

在日本人看來,應付蒙古大軍期間,艦隊卻在一場暴風雨後消失,「神風」威名從此流傳。過去七個世紀,日本人堅信是「神風」從蒙古艦隊手中拯救了日本。在二戰天皇被神化的末期,「神風」傳說甚至演變來凝聚日本國民信心。

在二戰後,「神風」傳說光芒逐漸褪去,歷史學家開始理性探尋日本七百年前躲過蒙古鐵騎的真相。1974年,有漁夫在九州東北部伊萬里灣海邊挖出一個上面刻著古怪文字的銅銹銅塊,了解到忽必烈大汗艦隊攻日時可能藏身於鷹島。學者再以聲納探測整個伊萬里灣海底,只能發現一連串聲納異常,並沒有發現沉船或其它大型殘骸,但挖出來了大量文物,包括刀劍、陶瓷、箭頭等。

林田憲三考古研究團隊 (アジア水中考古学研究所圖片)

林田憲三考古研究團隊 (アジア水中考古学研究所圖片)

到了1994年,考古學者林田憲三組織一支由潛水員、考古學家、海洋學家等組成的考古隊,在伊萬里灣展開保護性發掘,尋找忽必烈「消失的艦隊」。透過海底聲納異常,最終在一處十多米深的海底、1.5米厚的淤泥下,找到巨大木錨。進一步分析木錨的來源,確定來自於大型遠洋船隻。研究人員從木錨提取花粉測試,表明製造木錨的材料產自中國的紅櫟木,再以C14測年表明木錨所用木料距今770年(+-90年),即樹木生長於1134至1214年,與蒙古艦隊侵日發生的時間基本上吻合。

林田憲三團隊打撈出巨大木錨 (アジア水中考古学研究所圖片)

林田憲三團隊打撈出巨大木錨 (アジア水中考古学研究所圖片)

林田憲三團隊先後找到十個巨大木錨,說明他們找到的是一支艦隊。團隊根據木錨倒向海岸排列的特點,斷定船身沉沒在木錨和海岸之間,透過潛水員打撈出了幾千塊破碎船板,還有蒙古士兵頭盔、刀、劍、箭頭、士兵的遺骸,甚至還有世界上最早的「炮彈」。

林田憲三最終找到「艦隊」,並嘗試破解忽必烈征日霸業為何夢碎。團隊中的熱帶風暴專家朱利安·海明(Julian Heming)認為,颱風頻繁侵襲日本一般是8至10月,如果這時被困在海上無法登陸,蒙古艦隊確實很有可能遭到颱風的襲擊,甚至超級颱風。所以,朱利安以2003年9月的超級颱風「鳴蟬」移動的路徑,模擬出1281年颱風運行軌跡。結果顯示,蒙古艦隊停泊在伊萬里灣,當颱風在極短的時間內加速席捲至沿海地區,艦隊沒有足夠時間調整陣型應對,艦船被十幾米高的海浪拋向海岸,撞得粉碎。

林田憲三團隊展示在鷹島的調查地點 (アジア水中考古学研究所圖片)

林田憲三團隊展示在鷹島的調查地點 (アジア水中考古学研究所圖片)

林田憲三團隊,再到伊萬里灣尋找更多颱風存在證據,發現海底有十個木錨繫纜繩的一端都是朝向海岸,表明有強大力量將船從海洋向海岸拋去。更有力證明,蒙古艦隊很可能遭遇一場超級颱風。

不過,關於這場戰事失利,中國典籍《元史·世祖本紀》中僅有寥寥幾個字:「風濤所激」、「十存一二」;《元史》列傳則載:「喪全師」後,回國的范文虎、忻都等人向忽必烈匯報:「至日本,欲攻太宰府,暴風破舟,猶欲議戰,萬戶厲德彪、招討王國佐、水手總管陸文政等不聽節制,輒逃去。」而被俘後逃回國內的士兵則哭訴:「官軍六月入海,七月至平壺島,移五龍山。八月一日,風破舟。五日,文虎等諸將各自擇堅好船乘之,棄士卒十餘萬于山下……十萬之眾,得還三人耳」。

既然蒙古艦隊遭受了超級颱風的襲擊,士卒死傷無數,為何主帥能夠在一片混亂之中安然度過災難?當時的中國造船術精湛,能夠建造出超過八十米長的大型遠洋船隻,水密艙可以有效降低船隻在颱風中沉沒的幾率,木頭和石塊製造的錨重量超過一噸,但它們為什麼如此不堪一擊?林田憲三將研究轉入一個新方向,解答了種種疑問,下回再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