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拉雜成軍是侵日失敗關鍵,具體如何?專家舉證。

西元13世紀,驍勇善戰的蒙古軍橫掃歐亞,除了印度版圖,島國日本也無法納入。史載,元世祖忽必烈覬覦日本,但兩次揮軍征戰都損傷慘重。後世分析指,蒙古人不擅海戰,還遭遇要命颶風侵襲,所以日本人在過去一段長時間,深信是「神風」拯救日本。

更多相片
日本《蒙古襲來繪詞》(局部) 描繪日本武士備戰 (網上圖片)

忽必烈拉雜成軍是侵日失敗關鍵,具體如何?專家舉證。

林田憲三團隊在水底找到不少錨殘件 (アジア水中考古学研究所圖片)

到了20世紀,有日本歷史及考古學家組成美日研究團隊,希望尋找比「神風」更科學化的解釋,以填補史書空白。上回講到團隊發起人林田憲三,找到沉於九州東北部伊萬里灣的蒙軍戰艦殘骸,查出蒙軍戰敗具體情況。假設結果成立,但是中國造船術一向精湛,為何蒙軍戰艦如此不堪一擊?林田憲三也從歷史文獻中找到一些矛盾-為何主帥能夠安然度過災難?

錨石復元圖 (アジア水中考古学研究所圖片)

另一方面,研究也發現木錨同樣有問題。普遍來說,木錨鑲嵌石頭的豁口,必須精密開鑿,以使石頭與木錨緊密結合,而每個開口,理應只放一塊石頭保證穩定;而在伊萬里灣鷹島找到的木錨,卻用兩塊較小的石頭拼湊。相比精細的錨,這種錨製造過程會更快捷,但犧牲堅固。另外,從伊萬里灣海底打撈起來瓦罐做工也粗糙,似乎元軍渡海的軍需,都是匆忙生產。

鷹島海域打撈出來的褐釉壺 (アジア水中考古学研究所圖片)

鷹島海域打撈出來的褐釉壺 (アジア水中考古学研究所圖片)

蒙古戰船復原圖 (網上圖片)

然而以上種種「證據」都不算是讓十萬元軍客死異鄉的真兇。2005年,歷史考古科研團隊,再次到伊萬里灣潛水調查。這次找到一塊刻有漢字的漆片,從殘片上辨認出「元年殿司修檢視訖官」字樣。

元世祖忽必烈畫像 (網上圖片)

林田憲三再回頭考查史料,也找到了解釋支持:忽必烈在公元1279年下令泉州等地建造戰船備戰,他仍希望日本能夠和平臣服,不至於再度勞師動眾,因此准許范文虎在八月,再次派人跟隨日本僧侶去日本,據《元史·世祖本紀》載:「期以來年四月還報,待其從否,始宜進兵」。

日本《蒙古襲來繪詞》(局部) 描繪日軍反撃元軍 (網上圖片)

當時,距離1279年忽必烈發出建造軍艦的敕令已經超過兩年,當時忽必烈下令造戰船600艘,其中泉州負責200艘。據《世祖本紀》載,當時福建省左丞蒲壽庚報告指:「詔造海船二百艘,今成者五十,民實艱苦。」可見,要在一年時間內組建一支三千五百艘軍艦的龐大艦隊,實在是好高騖遠。

日本《蒙古襲來繪詞》(局部) 描繪日本武士備戰 (網上圖片)

日本《蒙古襲來繪詞》(局部) 描繪日本武士備戰 (網上圖片)

到了20世紀,有日本歷史及考古學家組成美日研究團隊,希望尋找比「神風」更科學化的解釋,以填補史書空白。上回講到團隊發起人林田憲三,找到沉於九州東北部伊萬里灣的蒙軍戰艦殘骸,查出蒙軍戰敗具體情況。假設結果成立,但是中國造船術一向精湛,為何蒙軍戰艦如此不堪一擊?林田憲三也從歷史文獻中找到一些矛盾-為何主帥能夠安然度過災難?

林田憲三將研究進入了一個新方向,他從一個桅杆支座找到了端倪。需知道,桅杆支座作為承受桅杆重量及風帆力量,是船上最重要的部件之一,而在伊萬里灣海床上發現的桅杆支座,顯然質量不合格,它們不能與桅杆緊密結合,導致桅杆在風中搖晃,扭曲變形,令船隻不能保持穩定。同時,林田憲三還發現,木料上還有5-6個釘孔,密集擠在同一部位,表明這些木頭被重複使用過……

林田憲三團隊在水底找到不少錨殘件 (アジア水中考古学研究所圖片)

林田憲三團隊在水底找到不少錨殘件 (アジア水中考古学研究所圖片)

另一方面,研究也發現木錨同樣有問題。普遍來說,木錨鑲嵌石頭的豁口,必須精密開鑿,以使石頭與木錨緊密結合,而每個開口,理應只放一塊石頭保證穩定;而在伊萬里灣鷹島找到的木錨,卻用兩塊較小的石頭拼湊。相比精細的錨,這種錨製造過程會更快捷,但犧牲堅固。另外,從伊萬里灣海底打撈起來瓦罐做工也粗糙,似乎元軍渡海的軍需,都是匆忙生產。

錨石復元圖 (アジア水中考古学研究所圖片)

錨石復元圖 (アジア水中考古学研究所圖片)

鷹島海域打撈出來的褐釉壺 (アジア水中考古学研究所圖片)

鷹島海域打撈出來的褐釉壺 (アジア水中考古学研究所圖片)

然而以上種種「證據」都不算是讓十萬元軍客死異鄉的真兇。2005年,歷史考古科研團隊,再次到伊萬里灣潛水調查。這次找到一塊刻有漢字的漆片,從殘片上辨認出「元年殿司修檢視訖官」字樣。

據了解,「殿司」是宋朝官署「殿前都指揮使司」的簡稱,南宋末期的殿司管轄國家水軍主力,元朝時任兩浙大都督、日本之役倖存者范文虎,正正是以殿前副都指揮使的身份,帶領南宋殘餘水師投降蒙古。林田憲三找到這塊漆片,表明忽必烈大汗的艦隊中有南宋投降艦船,而這些船大部分都是河船,相較於遠洋船隻,河船平底且沒有龍骨,食水較淺,不能抵禦大風浪。林田憲三重新檢視打撈上來的數千塊艦船殘骸,結果表明它們沒有一塊屬於有龍骨的遠洋船隻。

蒙古戰船復原圖 (網上圖片)

蒙古戰船復原圖 (網上圖片)

林田憲三再回頭考查史料,也找到了解釋支持:忽必烈在公元1279年下令泉州等地建造戰船備戰,他仍希望日本能夠和平臣服,不至於再度勞師動眾,因此准許范文虎在八月,再次派人跟隨日本僧侶去日本,據《元史·世祖本紀》載:「期以來年四月還報,待其從否,始宜進兵」。

到了1280年2月,日本處死國使杜世忠等人,令忽必烈不再想和平臣服日本,急速籌備遠洋作戰。公元1281年(至元十八年)正月,忽必烈召集阿剌罕、范文虎等到大都商議征討日本,江南軍也加快準備步伐。

元世祖忽必烈畫像 (網上圖片)

元世祖忽必烈畫像 (網上圖片)

當時,距離1279年忽必烈發出建造軍艦的敕令已經超過兩年,當時忽必烈下令造戰船600艘,其中泉州負責200艘。據《世祖本紀》載,當時福建省左丞蒲壽庚報告指:「詔造海船二百艘,今成者五十,民實艱苦。」可見,要在一年時間內組建一支三千五百艘軍艦的龐大艦隊,實在是好高騖遠。

日本《蒙古襲來繪詞》(局部) 描繪日軍反撃元軍 (網上圖片)

日本《蒙古襲來繪詞》(局部) 描繪日軍反撃元軍 (網上圖片)

不過在忽必烈再三催促下,船塢被逼在匆忙中準備材料,嚴格工序被逼精簡起來,范文虎也四處召集張世傑的舊部從軍,並:「簡閱舊戰船以充用」,終於拉閘成軍,拼湊出一支龐大艦隊。只不過艦船為絕大多數沒有龍骨、無法抵抗風浪的內陸河船。只有「統領級」的軍船是堅固的。

林田憲三終於解開忽必烈艦隊覆滅的謎底:這支貌似強大的艦隊,從入海那刻已經脆弱,它的命運早已在江南造船廠中被註定,颱風,即所謂的「神風」,只不過是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