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專家:中國經濟將維持下行趨勢 進入探底階段

兩岸

專家:中國經濟將維持下行趨勢 進入探底階段
兩岸

兩岸

專家:中國經濟將維持下行趨勢 進入探底階段

2019年07月23日 06:49

[俠客島按]

近日,經濟半年報出爐,6.3%的GDP增速引來解讀無數。看多者讚揚「中國經濟增長韌性十足」;謹慎樂觀派則沉吟“中國經濟走出低谷,言之尚早”。

紛紜背後,真相如何?數據背後,利好與隱憂何在?中國經濟走勢是否迎來逆轉?時至年中,下半年風險點何在,部署應對又該採取何種策略?

在今天這篇文章中,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蘇劍,結合數據與常年對中國經濟的走勢跟蹤為大家做出研判。數據分析難免硬核,觀點闡發卻嚴謹務實,一起來看。

利好

2018年以來的穩增長政策,在2019年確實開花結果,4個方面皆有所體現。

首先,目前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結構調整也在穩步推進。上半年GDP同比增長6.3%,符合2019年GDP6.0%—6.5%目標區間。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也較去年同期有所提高,經濟結構持續優化。此外,投資對經濟增速的拉動作用也在上升。

其次,高新技術產業支撐工業發展。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0%,從三大門類來看,上半年製造業增加值增長6.4%,同比增速快於GDP同比增速0.1個百分點。從製造業具體門類來看,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製造業,成為了拉動全國上半年整體工業增加值的新動力。

同時,消費數據也呈現回暖跡象。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4%,較一季度上漲0.1個百分點,主因是6月份汽車消費額同比增速的激增。從數據來看,6月份,汽車類消費額同比增長17.2%,較5月份上漲了15.1個百分點。

最後,第三產業投資,也帶動投資同比增速小幅上漲。2019年上半年,第三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7.4%,較1-5月上漲0.3個百分點。受此影響,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8%,較1-5月份上漲0.2個百分點。

隱憂

利好確實令人振奮,但隱憂也實打實存在。

首先要說的,就是[國內經濟數據]中的工業增加值和消費數據。它們的超預期增長,今後可能難以持續。

何以見得?還得從工業增加值的超預期回升說起。本期工業增加值的回升,主要受到採礦業同比增速上漲的支撐。但是諸位要知道,位居上游的採礦業產出增加,不意味著下游會照單全收。

在終端需求疲弱之際,採礦業產出沒法被終端消化掉,反而成為積壓庫存。需求不景氣,工業品價格自然漲不起來,價格難免持平甚至下滑。

目睹此情此景,採礦業企業恐怕只想一心清掉庫存,至於擴大生產嘛,暫時不在考慮範圍內。如此,產出高不起來,則支撐本輪工業增加值超預期回升的因素也就不復存在。

至於汽車消費行情的升溫,與7月起多地實施國六排放標準、倒逼國五車促銷「清庫存」帶來的短期購買量增加有關。但是促銷完了,這輪汽車消費行情也就過去了,後續增長情況可想而知

說完國內經濟數據,再來說[進出口數據]。一句話總結觀點:「衰退式順差」或難持續。

順差便順差,為何叫「衰退式順差」?原因便是,此順差非靠“出口額增長幅度超過進口”,而靠“進口額大幅下滑、生生拉出來差額缺口”。

眼下,即便是「衰退式順差」也不可持續。為何?一是內需相對疲弱導致進口增長放緩,二是外需疲弱也將制約出口增長。

看完外貿數據,再將目光轉向[金融和信貸數據]。情況如何?企業中長期貸款需求疲弱,企業對未來經濟預期有待提振。

2019年上半年,企業中長期貸款增加3.48萬億元,同比少增2400億元,而短期貸款與票據融資卻放量增長。

這意味著,銀行對中小企業的信心不足。同時,受到包商銀行事件影響,中小銀行風險仍在出清,銀行業對信託、私募等非銀機構的資金融出也有一定收縮,與去年同期相比,少增長了5899億元。

最後來看[財政數據],一句話概括便是:收入增長放緩,支出承壓。上半年,全國公共財政收入累計同比增速3.4%,較前期回落0.4個百分點;全國公共財政支出累計同比增速10.7%,較前期回落1.8個百分點。

收入、支出雙回落,原因何在?乃是因受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和中美貿易摩擦影響,上半年財政政策偏積極,減稅降費力度大幅增強,導致財政收入增速放緩,進而導致財政支出無法維持高增速,這才出現雙回落景象。

趨勢

利好、隱憂拆解完畢,超預期回升數據也令人驚喜。不過此番變化,是否意味著中國經濟將走出低谷、扭轉下行趨勢?

恐怕不是。

總體來看,中國經濟中長期內將維持下行趨勢,進入探底階段。為何做出這一判斷?從多項經濟先行指標可窺得一二。

第一,房地產銷售、土地購置和資金來源回落。1-6月,房地產銷售、土地購置費和房地產到位資金分別累計同比增長-1.8%、24.2%和7.2%,增速分別較前值回落0.2、3和0.4個百分點。在銷售走弱和融資受限的情況下,房地產投資將繼續疲弱,帶動基建投資未來增速向下。

第二,受全球經濟下行和中美貿易摩擦影響,PMI訂單和PMI出口訂單下滑。PMI,即採購經理人指數,是國際上通用的、對宏觀經濟走勢進行監測的指標。這一指數下滑,一般預示著經濟的收縮。

此外,更重要的一點是,中國經濟的下行壓力源自多項長期性因素的疊加。

外部因素方面,世界經濟進一步疲軟,美國減稅降費政策利好出盡,降息呼聲再起,而貿易摩擦仍具有不確定性,這些都對中國的出口形成掣肘。

內部因素方面,從人口和勞動力來看,2012年起我國勞動力減少,意味著總供給出現萎縮;而2018年起,人口出現負增長,意味著總需求開始萎縮。這便形成了供給、需求雙萎縮的格局。

除人口和勞動力之外,投資邊際收益遞減、邊際消費傾向遞減等因素,抑制著中國的內需;關於經濟形勢不穩定的預期,也抑制著投資和消費。總體來看,經濟下行壓力將在中長期內延續。

對策

經濟形勢總是呈現周期性波動,升高回落,不足為奇。但宏觀經濟政策的相機而行,卻頗為考驗政策層的應對功力。

長期來看,只有通過改革開放和結構升級,才能扭轉頹勢、實現持續穩定增長。

具體做法有哪些?

貨幣政策方面,在堅持穩健中性立場之餘,不妨適當延續結構性寬鬆思路,定向滴灌而非大水漫灌,以定向降准緩解中小城商行資金壓力,以此打通融資渠道,促進中小企業融資,實現資金在實體經濟領域的更好配置。

對於財政政策,則應繼續寬鬆,推動減稅降費、刺激消費並繼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補短板。不過,對於財政資金應加強監管,強化債務責任,避免重蹈地方隱性債務覆轍。

另外,要審慎安排政府投資項目,確保資金向教育、醫療、保障房、養老、失業救濟(包括再培訓等等)等民生領域傾斜,以社會保障形式穩定經濟、政治、社會形勢。

同時,政府投資項目還可向以下兩方面傾斜:一是研究與開發領域,意在以科技創新能力,托舉後續經濟發展;二是嬰童經濟領域(如:託兒所、幼兒園、小學教育等領域),因為隨著中國人口形勢的變化,鼓勵生育已經迫在眉睫。

最後,要堅持穩就業,推動結構性失業問題得到解決。經濟下行制約就業吸納能力,此時穩就業不僅能保障社會穩定,還能增加居民收入,為發揮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打下基礎。

經濟轉型換檔之際,也是考驗決策層平衡大局利益之際:

如何拆解前些年積累的債務負擔,清除經濟運行中的低效產能?如何利用財政手段托舉先進產能起飛,為經濟發展補足後勁?如何輔以貨幣政策引導資金脫虛向實、並向真正產生國民收入增長的領域去?……

以上種種,皆是中國經濟能否實現質的飛躍之關鍵所在。為此,億萬民眾,翹首以待。

往下看更多文章

謝鋒指對「台獨」沒妥協餘地 促美落實一中原則

2024年01月10日 08:37 最後更新:08:37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應邀在卡特中心紀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討會上發表視像演講。

謝鋒指出,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台獨」與台海和平水火不容,對於「台獨」分子,中國政府沒有妥協的餘地。美方應該以實際行動遵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將美國領導人不支持「台獨」、不尋求把台灣問題作為遏制中國工具的表態落到實處,與中方一道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和中美關係大局。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應邀在卡特中心紀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討會上發表視像演講。中國駐美大使館網站圖片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應邀在卡特中心紀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討會上發表視像演講。中國駐美大使館網站圖片

在談到中美關係時,謝鋒指中美關係從來就是建立在承認彼此不同和尊重彼此核心利益的基礎上,分歧差異不應該成為阻隔中美交流合作的攔路虎。競爭應該是講規則的公平競爭,而不能是你死我活、零和博弈的惡性競爭,更不能以競爭為名剝奪他國正當發展權益。國家與國家的競爭應該是田徑賽,而不是拳擊賽。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