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青年政治問題之根本 陳志豪 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副主席

政事

青年政治問題之根本   陳志豪   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副主席
政事

政事

青年政治問題之根本 陳志豪 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副主席

2014年12月31日 11:32 最後更新:01月15日 18:11

       青年反政府思潮不是一個新問題,是老問題了。自2009年底的反高鐵運動始,到2012年的反國教運動和反新界東北發展運動,至2014年的「佔領」運動,青年人一直是這些大型政治運動的主體,亦引起了社會各界對青年政治問題的反思。筆者敢斷言,聚焦於青年工作和促進青年上流的政策是解決不了青年政治問題的。即使政府增撥資源舉辦更多青年活動,抑或大建公營房屋協助青年人上樓,如下次示威集會再爆發激烈的警民流血衝突,或政府作出社會上多數人認為「太緊」的政改決定,一股由青年人牽動的大型政治運動還是會發生。

       歸根究底,青年政治問題是教育和輿論的結果,換另一個說法,是意識形態衝突產生的問題,若聚焦於青年工作和民生政策,恐怕未能對症下藥,事倍功半,治標不治本。

       誠然,香港確實存在青年社會流動性下降的問題,青年入息中位數一直沒有實質增長,置業愈來愈難。不過,生活水平下降是青年人參與「佔領」的主因嗎?筆者留意到在「佔鐘」的示威者中,有不少人是中西區上班的青年白領中產,其生活或許比上不足,但比下有餘,難道他們又是為生活所迫而支持佔街?過去多個調查也顯示了,學歷愈高的青年愈傾向反政府陣營,為什麼學歷較高、收入相應也較高的一群竟比低學歷青年更反政府?如青年民生問題是反政府思潮的最大推動力,豈不是愈貧窮愈反政府嗎?中學生政治團體的興起,又是因為其買不到房子?才中學生,未想到買房吧。再說,過去幾年,哪一個大型政治運動是由於青年生活水平下降而發動的?又不妨找一些政黨試試搞一個爭取青年置業的集會,看看會有多少人參加?甚至乎,筆者留意到,網上一些描述或分析青年生活艱難的文章一般不會引起太大關注。可見,若我們聚焦於「青年向上流動困難」,很多現象反而是難以解釋的。當然,搞好青年政策,改善青年生活,肯定會在短時間內提升青年對政府的認同,但這種支持度是不穩固的,很容易被反撲。

       客觀地看,過去幾年最能夠刺激青年關注的議題,都是一些涉及政治價值觀的問題,亦即意識形態問題,例如爭民主、反國教、反中港融合、排斥內地旅客等。這些問題,由於社交媒體的推波助瀾,青年近年接觸到的資訊較以前更加多,青年間的討論和網上參與空間更大,抗爭意識的發酵自然更快。筆者以為,根本解決之道在於提出一套既合符「一國兩制」精神,又能爭取已發展地區青年認同的新論述。

       當下包括香港在內的所有已發展地區的論述都是由西方主導的,問題在於,香港作為中國的特別行政區,國家又仍然處於發展中的階段,西方同時沒有放鬆過軟實力侵略,香港作為中國與西方、發展中與已發展論述的磨心,意識形態衝突能夠不嚴重嗎?當中央掌控著本港政改,民間卻又高度傾向西方價值觀,政改必然成為意識形態鬥爭最尖銳的一環了。故而,冀圖以民生政策和經濟利益來維穩青年,相信只會勞多而功少。畢竟,衣食足而後知榮辱,對於在已發展地區長大的青年,發展利益並非無可爭辯的硬道理,更無絕對性的道德光環可言。

       稍稍扯遠一點,對中央而言,台灣和香港的青年政治問題是相似的,就是台港兩地青年太受西方價值觀影響,中央有實力扶持兩地的經濟和民生,卻未能在政治上和論述上爭取青年擁戴。換一個說法,「一國」如何從理念上和情感上促進人心回歸和人心統一呢?了解一下那些較親「一國」的青年,他們親「一國」的原因或許便是一國與兩制間的論述出路了。以筆者為例,身為中國人的一份子,筆者是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有所期盼和感動的。然而,會被「中國夢」打動的台港青年始終是少數。隨著台灣的教育愈來愈「去中國化」,而香港教育的中華文化部份亦一直處於邊緣位置,若情況持續下去,筆者預期青年學生對「中國夢」的認同只會愈來愈低,一國與兩制間的意識形態矛盾將愈來愈尖銳,本土意識壓倒一國意識,繼而引發更大更多的社會衝突,似乎是無可避免。要搶回意識形態,便要在教育和輿論兩大板塊下更大功夫。




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恒安標準人壽(亞洲)有限公司公布最新2024年第二季宏觀經濟觀點分析,預期全球經濟具有韌性但增長緩慢,硬著陸可能性降低,通脹整體下降但仍有黏性,分析美國將延後於今年下半年開始減息,亦由於利率繼續大幅上升的空間有限,利率債當前的收益率水平已具備配置價值。

AP圖片

AP圖片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最新《世界經濟展望》,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計將維持在3.1%,之後在2025年小幅上升至3.2%,與上一次預測相比,2024年的經濟增速上調約0.2個百分點,主要反映美國經濟2023年強於預期的數據滯後影響,但全球經濟增速預測仍低於2000-2019年間年均3.8%的增速。

全球供應鏈改善,近期整體通脹和核心通脹均下降至接近疫情前的平均水平,預計2024年全球約80%的經濟體的整體通脹率和核心通脹率都將按年下降。恒安標準人壽亞洲首席投資總監張弘(Harriet Zhang)認為,短期而言,通脹數據仍有黏性,美國通脹數據普遍高於預期。在一致預期經濟軟著陸的情況下,美國2月核心通脹率連續第二個月超乎預期,環比增長0.4%,2月生產者價格指數創六個月以來最大漲幅,表明美聯儲對抗通脹之路並不平坦。數據發布後,市場的減息預期亦有所延後,目前預期今年下半年第一次減息。

恒安標準人壽亞洲首席投資總監張弘(Harriet Zhang)認為,短期而言,通脹數據仍有黏性,美國通脹數據普遍高於預期。

恒安標準人壽亞洲首席投資總監張弘(Harriet Zhang)認為,短期而言,通脹數據仍有黏性,美國通脹數據普遍高於預期。

張弘表示,中國市場方面,兩會期間的經濟增速目標和政策表態符合預期,產業政策更值得關注。市場期待的財政政策方面,赤字率3%和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都在預期之內,新質生產力,例如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製造、電子資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都十分值得重視。」

中國經濟數據短期錄得改善,今年年初的經濟增長受到工業增加值和投資強勁的推動,消費復蘇持續。今年1-2月工業增加值和固定資產投資均超市場預期;1-2月出口同比增速加快,對金磚國家出口的強勁增長帶動出口數據整體超預期。但在金融數據方面,例如人民幣貸款餘額和社融規模存量增速仍處於低位,未來1-2個月經濟數據或進一步提供更多指引。

日本在3月如期加息,但表明貨幣政策將保持寬鬆。日本最大的工會組織日本工會總聯合會表示,2024年度薪資漲幅達到5.28%,遠高於去年的3.8%,並為30多年以來的最大漲幅。日本央行隨即結束負利率,將基準利率從-0.1%上調至0%到0.1%,但表態距離完全實現2%的通脹目標仍有一段距離。

張弘認為,資產配置方面,公司對美國及中國股市維持中性評級。美股風險溢價有所回落,短期內指數呈現震盪的可能性較大,至於A股與港股估值有所修復,走勢仍取決財政及貨幣政策和經濟預期的改善。另外,公司對利率債和信用債則維持中性樂觀評級。考慮到利率繼續大幅上升的空間有限,當前收益率水準已具備配置價值;目前信用債收益率頗具吸引力,利率處於高位,疊加信用利差增厚,在充分評估信用風險後,可買入並持有債券帶來的穩定票息,或適當通過交易捕捉利率波動帶來的機會。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