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全球降息潮下 央行出了這個大招

兩岸

全球降息潮下 央行出了這個大招
兩岸

兩岸

全球降息潮下 央行出了這個大招

2019年08月19日 19:22

周末,一則央行公告震動金融市場:「改革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

咋一看,這詞兒太專業了,晦澀難懂啊!跟大家有啥關係呢?

但如果跟你說,現在全球經濟衰退、 颳起「降息潮」,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大、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鑒於此,央行是不是要「降息」了?如果一降,房地產的機會又要來了?你一定感興趣了。

完善這項機制,目的在於推動「實際利率明顯降低」,完成利率市場化的“關鍵一跳”,往深了講,是釋放結構性、市場化改革的信號。

所以,這次不一樣。

變化

一旦經濟出現衰退的苗頭,過去的老路是「放水」“刺激”“寬鬆”,似乎“一用就靈”,實則“後患無窮”。大家深有體會。今年,全球20餘個國家爭先恐後地降息,用的就是老辦法。

就拿4年前的事例來說,我國央行在2015年5次連續降息,應對經濟下行,降低社會融資成本,結果呢?融資成本並沒有降下來,房價還跑上去了,宏觀負債率居高不下。

市場是短視的,巴不得「被寬鬆」一下。今天,央行對“全面降息”是慎之又慎。在“貨幣政策以我為主”的思路下,央行選擇了結構化改革。

央行介紹,新的LPR定價機製為「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加點」的方式。簡單說一下,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主要指中期借貸便利利率(MLF),俗稱“麻辣粉”,是一個央行主導性更強,結構化特徵更明顯的政策利率。“加點”的幅度取決於銀行自身資金成本、市場供求、風險溢價等因素,靈活性更強。

要說資金利率完全沒有降低,恐怕也「冤枉」央行了。

大家應該切身體會到,現在的居民理財收益是不是越來越低了?餘額寶的年化收益從當年的6點多,降到現在的2.4%左右。

專業地來看,今年以來,貨幣市場的關鍵指標R007(7天回購利率)從3點多降到最新的2.7%;長期指標10年期國債利率從去年最高3.9%到最近跌破3%。下降得很顯著。

問題是,貸款端利率降得不明顯。這是因為過去的貸款定價根據「基準利率」,基準利率自2015年10月以來就沒有變過,難以反應市場變化情況。

這就是新的LPR改革的意義所在。不過呢,機制再好,得看執行。

護航

任何一項改革的成功,離不開「保駕護航」。

利率市場化改革,是我國金融改革和經濟發展中的一項舉足輕重的大事。早在2002年,我國就公佈了利率市場化的改革路徑「先貸款、後存款」。

到了2013年,央行其實就已經引入了貸款基礎利率(LPR),不過由於LPR從一開始就跟隨基準利率在定價,波動性很差。例如,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是4.35%,但是呢, LPR維持在4.3%左右,失去了引導資金成本下降的信號作用。

為了保障此次新LPR機制的順利推行,央行引入了競爭機制和處罰機制。

第一,報價行範圍擴大,從10家變成18家。新加入的8家,包括城商行、農商行、外資行和民營銀行,例如大家熟知的「微眾銀行」和螞蟻金服旗下的“網商銀行”。這樣既增強LPR的代表性,也讓競爭性更強。

第二,平穩過渡。例如,報價頻率由原來的每日報價改為每月報價,提高報價行的重視程度和報價質量。再比如,為確保平穩過渡,存量貸款仍按原合同執行。

再者,很關鍵的一點是,央行引入宏觀審慎評估(MPA)考核,保證LPR的有效性。這裏簡單介紹一下MPA考核,這是對銀行監管的一柄「利劍」。企業還可以舉報銀行的違規行為。

大家特別關心的一個問題是:如果貸款利率要下行了,房貸利率會不會也跟著下調呢?

不久前,政治局會議強調「不以房地產刺激短期經濟」,央行對此特別關照,提出“增加5年期以上的期限品種,為住房抵押貸款利率定價提供參考”,因此,房貸利率難以在此輪改革中下降,希望刺激地產的想法可以打消了。

政策的巧妙之處在於,既引導對實體經濟「降成本」,又穩住對房價的預期。

根本

那麼,新的LPR定價機制真的能化解融資難?

恐怕這不是答案的全部。要讓「實際利率明顯降低」,定價機制是一方面,傳導機制更為關鍵。要承認,過去「降息」的效果不佳,實體經濟感受不足,打破利率傳導機制的“中梗阻”才更為迫切,否則真正的“活水”也難以輸送到實體經濟。

這方面,國務院明確提出:促進信貸利率和費用公開透明,嚴格規範金融機構收費,督促中介機構減費讓利。

目前,銀行是掌握貸款資源的強勢方,放款過程中,常常伴有捆綁理財、繳存保證金、強制評估費等諸多要求,企業為爭取貸款付出的隱性成本就更難統計了。這些都變相提高了企業融資成本,會抵消「降息」的效果。

2018年的數據顯示,我國金融業佔GDP的比重高達7.7%,超過美國的7.4%和日本的4.1%。相比而言,在民營企業在國民經濟中是「456789」,即:用40%、的銀行貸款貢獻了50%的稅收、60%的GDP、70%的技術創新、80%的就業、90%的企業數量。貢獻和佔比不對稱,資金“脫實向虛”的問題顯著,銀行“躺著賺錢”侵蝕著實體經濟的利潤。

到了這裏,我們不難看出改革的良苦用心和方向,注重「實際」成本降低,而不是“名義”利率下降,注重“結構”方式而不是“全面”降息。對中國實體經濟和企業來說,是長期利好。

辯證地來看,銀行商業化經營需要遵循盈利性和安全性的原則,貸款利率下行必然對銀行「吃利差」的模式構成擠壓,特別是現在中小銀行的信貸風險也在加大。改革的推進,還需要從穩起見。

優秀的企業,從來都是銀行圍著它轉,而不是追著貸款跑。企業融資成本高低根本上取決於盈利能力、品牌和信譽評級。在國家政策的呵護下,實體企業「打鐵自身硬」是更為長遠之道。

往下看更多文章

謝鋒指對「台獨」沒妥協餘地 促美落實一中原則

2024年01月10日 08:37 最後更新:08:37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應邀在卡特中心紀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討會上發表視像演講。

謝鋒指出,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台獨」與台海和平水火不容,對於「台獨」分子,中國政府沒有妥協的餘地。美方應該以實際行動遵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將美國領導人不支持「台獨」、不尋求把台灣問題作為遏制中國工具的表態落到實處,與中方一道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和中美關係大局。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應邀在卡特中心紀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討會上發表視像演講。中國駐美大使館網站圖片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應邀在卡特中心紀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討會上發表視像演講。中國駐美大使館網站圖片

在談到中美關係時,謝鋒指中美關係從來就是建立在承認彼此不同和尊重彼此核心利益的基礎上,分歧差異不應該成為阻隔中美交流合作的攔路虎。競爭應該是講規則的公平競爭,而不能是你死我活、零和博弈的惡性競爭,更不能以競爭為名剝奪他國正當發展權益。國家與國家的競爭應該是田徑賽,而不是拳擊賽。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