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廣州市紀監介紹多種利益衝突問題 腐敗發生重要根源

大灣區

廣州市紀監介紹多種利益衝突問題 腐敗發生重要根源
大灣區

大灣區

廣州市紀監介紹多種利益衝突問題 腐敗發生重要根源

2019年08月25日 16:44

廣州市紀檢監察幹部在研究利益衝突有關問題。

「喂,我安全軟著陸,可以來上班了。」這是行將退休的廣東省廣州市一名領導幹部肖某某打給企業老闆的電話內容。於是,憑藉其在職時對多名企業老闆的“恩惠”,肖某某很快就在多家公司實現了“再就業”,以“顧問費”的名義收受“在職的時候不敢直接收”的好處費共計數百萬元。

類似肖某某這樣的情況,廣州並不少見。2018年,廣州市發現600多名財政供養人員涉嫌違規經商辦企業的問題線索。2019年初,在國家審計署移交廣州市紀委監委的線索中,多條與利益衝突有關。廣州市紀檢監察機關查辦的多起案件證明,利益衝突問題,已成為腐敗發生的重要根源。

利益衝突問題花樣百出

據廣州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領導幹部利益衝突主要是指,領導幹部的個人利益與其公職身份所代表或維護的公共利益之間可能發生的矛盾和衝突。這裏的利益,不僅是經濟利益,還包括專業利益、個人聲譽。廣州市紀委監委在深入分析近年來的執紀監督和審查調查案件基礎上,整理出利益衝突問題情形將近60種。

2016年12月,市人大常委會城鄉建設環境與資源保護工作委員會原副主任詹某某,在辦理提前退休後不到兩年,就到廣州某知名地產公司任高管領取高薪,從事的就是「城鄉建設環境與資源保護」有關工作。其行為違反了退休三年內不得到其本人原任職務管轄的地區和業務範圍內的企業兼職的有關規定,屬於典型的利益衝突問題。

廣州金保貿易公司原董事長兼總經理王某某,在2012年左右成立了同業公司金保物業後,將其持有同業公司股份全部轉到其愛人外婆名下,通過虛構交易和虛開發票,借國字型大小招攬業務等方式,將國企資產上千萬元轉移到自己直接控制的私人企業。其行為屬於典型的「通過同業經營或關聯交易為本人或特定關係人謀取利益」利益衝突問題。

廣州市黃埔區政協原副主席黃某某從2005年開始沉迷於「股海」不能自拔,以“賭徒”心態參與各種股票和權證投資,在虧損時便直接向自己“關照”過的社會老闆開口“借錢”,結果一虧再虧,無力償還。其行為屬於典型的“以借為名收受或長期佔用他人財物”利益衝突問題。

廣東某高校原黨委書記吳某某把學校5000餘萬元資金存在其女兒任職的某銀行,銀行以資金「維護費」的形式向其女兒發放業績獎,其行為屬於典型的“領導幹部利用職權或者職務上的便利為子女謀取利益”利益衝突問題。

綜觀上述種種問題,不難發現,利益衝突行為主要集中在手握公共資源管理權的領導幹部手中,這類「關鍵少數」手握大權、信息壟斷,在資源調配中享有極大的話語權,且其行為隱蔽,真假難辨。“利益衝突是群眾十分關注的問題,如果發現、制止、糾正不及時,會給社會公平競爭帶來較大負面影響,還將嚴重影響整個地區的營商環境。”廣州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相關負責人介紹。

穿上隱身衣 難以被發現

為什麼利益衝突問題屢禁不止,有哪些原因導致查處難?找准問題,是防止領導幹部利益衝突的關鍵。

在近年來廣州市的執紀監督和審查調查案件中,幾乎無一例外都涉及利益衝突問題,而廣州市發現的利益衝突問題,也都是通過其他違紀違法問題順藤摸瓜帶出來的。

一方面利益衝突的認定有嚴格的標準。比如,對有沒有以借為名收受他人財物的具體認定,除雙方交代或者書面協議外,還要結合有無借用的合理事由、是否實際使用、借用時間的長短、有無歸還條件、有無歸還的意思表示及行為。如果以上任何一個環節證據固定不了,就無法形成相互印證、完整穩定的證據鏈,難以認定利益衝突行為。另一方面,利益衝突行為本身也相當隱蔽。「有的利益衝突隱蔽性極強,除非東窗事發了追查的時候才發現蛛絲馬跡。」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指出。

有的利益衝突是內部監督拉了「帘子」,大家“在一個鍋里吃肉”。在廣州保稅區報關儲運有限公司原董事長兼總經理施某某非法經營同業公司案件中,同業公司均為國企管理層集體入股成立的,一方面,因管理者各自分管一攤,集體入股的方式整合了管理者們手中零散的國有資產管理權,為同業公司違規操作大開方便之門;另一方面,企業負責人擔心在這種小企業“吃獨食”會被內部舉報,均採取了拉攏腐蝕管理層用以對沖內部監督的手法,形成“大家分工合作”、誰也不想舉報誰的“和平共處”局面。

有的則是外部監督耳目閉塞,看不透問題。在原市商務委主任肖某某案中,其把兒子當作「掩護」。他退休後兼職獲取的高薪都匯進了其兒子開設的公司。不僅如此,他還以兒子的名義投資非上市公司股權,夥同其子共同收受商人賄賂;在明知兒子從事的培訓業務與其管轄的職權範圍存在利益衝突,仍默許其子向其任職單位原市商務委申請政府專項補貼,通過弄虛作假從中先後騙取政府專項補貼人民幣近90萬元。由於此前各單位與公安機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等相關單位尚未建立通暢的信息交流機制,領導幹部利益衝突的情況很難被及時發現。

有的更是穿上了「隱身衣」,考驗著監管人員的眼力。在廣州市原司法局副局長王某某案中,其曾經擔任過基層政法委一把手,熟悉政法工作,具有很強的反審查調查能力。為了隱藏其入股一企業項目的行為,王某某以妻子名義進行出資入股,這還不夠隱蔽,王某某還找來司機作為持股人,來回倒騰多次後極難被發現,案發時其已獲利500多萬元。“如果沒有市委巡察發現有關線索,多管齊下深挖問題,這個案子我們很難啃得下來。”廣州市紀委監委相關辦案人員介紹。

還有部分從事專業技術領域的領導幹部或管理人員,打著科研成果轉化的旗號,在外經商辦企業。「一些校長、醫院主任利用行業資源優勢,違反國家有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規定,在外經營幼兒園、培訓班或者母嬰護理店,被監管部門檢查的時候,這些人就拿科研成果轉化說事,只有懂行的人深究下去,才知道其實與科研成果轉化完全不搭邊。」廣州市紀委監委相關辦案人員介紹。

此外,目前與防止利益衝突相關的規定散落在不同的法規文件中,部分領導幹部學習不到位,對政策規定把握不准。「其實中央早有規定,但還有較多領導幹部不知道哪些行為違反利益衝突規定,對自己能不能買賣股票、能不能收藏字畫、能不能去企業兼職等等,都不清楚。」廣州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相關負責人介紹。

明確禁止性規定 把紅線劃清楚

「利益」的衝突,歸根結底是公與私的衝突。是為民謀利還是與民爭利?關鍵看有沒有牢記初心使命,秉公用權。

為了從根源上防止領導幹部利益衝突,廣州市將防止領導幹部利益衝突作為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一項重要內容,強化頂層設計。市委書記以身作則,帶頭履行第一責任人責任,親自點題謀劃,把防止利益衝突作為市委重點工作統一部署;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舉辦警示大會暨黨章黨規黨紀教育培訓班,帶頭作動員、講黨課,引導領導幹部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築起內心防火牆;嚴肅黨內政治生活,以市委一號文件形式出台廣州市黨內政治生活三年行動計劃,涵養風清氣正良好政治生態。

從高處著眼,還要從實處著手。利益衝突的界定歷來都是難點。為了把紅線劃得清清楚楚,廣州市紀委監委系統梳理中央和省委有關法規文件,推動形成了實操性較強的《廣州市防止領導幹部利益衝突若干規定》,從廉潔從政、廉潔用權、廉潔修身、廉潔齊家四個方面對領導幹部存在的利益衝突具體情形提出了18條禁止性規定。「《若干規定》最大的難點在於把抽象的政策方針具體化了,將各種情況都想到。」汪玉凱教授表示,“廣州這次探索如果成功,對全國將有示範意義。”

領導幹部利益衝突的根子還是在於官員的權力太大了,有了制度的約束,領導幹部還要養成接受監督的行為自覺。廣州市要求領導幹部主動排查利益衝突有關問題,定期向組織報告,由紀檢監察機關納入領導幹部監督「活頁夾」。

自律之外,還有他律。為進一步強化監督合力,廣州市紀委監委充分運用「大數據」技術,深化監督執紀“雲治理”,通過公安、審計等信息數據的比對,收集問題線索,提高監督管理的主動性、針對性、精準性。此外,為進一步暢通渠道,廣州市紀委監委近期出台《關於主動交代問題和自動投案的信訪處理工作規程(試行)》《關於保護、獎勵實名舉報有功人員的暫行辦法》,積極發揮社會監督力量的作用。

「下一步,廣州市將明確要求各地、各單位參照《若干規定》,結合實際制定防止公職人員利益衝突制度規定,分步分類推進監督對象全覆蓋。」廣州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說,同時,通過談話函詢、民主生活會、述職述廉等日常監督,強化自查自糾和監督檢查,推動典型案例通報曝光,形成強大震懾。深入開展對黨員幹部違規經商辦企業、違規兼職取酬等問題的專項治理,強化精準施策,靶向治療,防範領導幹部謀取不正當利益。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往下看更多文章

宣傳香港人才樞紐獨特優勢 人才辦5月初舉行高峰會

2024年04月23日 14:33 最後更新:23:05

香港人才服務辦公室將於5月7至8日在會展舉行「香港.全球人才高峰會」,並會同步舉行「機遇匯人才博覽展」。

才辦總監劉鎮漢主持記者會。政府新聞處圖片

才辦總監劉鎮漢主持記者會。政府新聞處圖片

香港人才服務辦公室總監劉鎮漢表示,希望透過高峰會宣傳香港作為人才樞紐的獨特優勢、及推動大灣區內的人才流動及合作。活動邀請20多名來自本地、大灣區、世界各地的政商界人士,分享國際就業市場、人才流動趨勢,探討人才交流及合作機遇等,活動免費入場。

人才辦將於博覽展設展示區,介紹香港的獨特優勢和發展機遇、各人才入境計劃和人才辦的支援服務,並由抵港人才分享落戶香港的經驗。博覽展預計有近百間公私營機構參展,包括投資推廣署、機管局和醫管局等。

才辦總監劉鎮漢(右三)與部分參展機構代表和來港人才合照。 政府新聞處圖片

才辦總監劉鎮漢(右三)與部分參展機構代表和來港人才合照。 政府新聞處圖片

劉鎮漢表示,過去一年來港的人才主要從事金融、科技、商貿工作,又說本身有家庭的人才,最關注香港的教育,其次是就業機會及住屋需要。他表示,人才辦有不同的合作夥伴,可以協助解決不同需要。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