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三星堆文明突然消失真相 青銅立人像找出答案

歷史長河

三星堆文明突然消失真相 青銅立人像找出答案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三星堆文明突然消失真相 青銅立人像找出答案

2019年09月13日 10:00

輔以甲骨文及《尚書》助證,三星堆並非外星文明。

早前專欄講過四川三星堆文化,「三星堆文明」的發掘震驚世界,而出土的中國迄今發掘最大的古代青銅立人像,不論規格、藝術水平都相當出色,形象也給人怪誕和神秘感覺,更被外界指這為外星人雕像,也被認為是外星文明。

更多相片
三星堆出土大量青銅面具 (網上圖片)

輔以甲骨文及《尚書》助證,三星堆並非外星文明。

出土時的青銅立人像 (網上圖片)

事實上,三星堆的神秘,對科幻小說家來說是個很好素材。據專家發現,三星堆文化距今在4800年到3000年左右。始於新石器晚期,在商周之際突然消失。至於為何消失,答案長期以來都是後世想找到,也許我們能從青銅立人像中可以找到答案。

網上圖片

我們先從青銅人發掘遺址來說。歷來都有人說,遺止是祭祀場所,青銅人像就是祭祀對象。但由於遺址有被焚燒的痕跡,而按道理如果是焚燒,都是焚香和祭祀品。但三星堆遺址金器、青銅器、玉器、陶器、象牙等器物,都有被焚燒的痕跡,所以,「祭祀」解釋不了。至於是否陪葬遺址?青銅人像是否陪葬品?但大家見不到有人體骸骨。

青銅立人像 (網上圖片)

按照推測,這是一種肢體語言,表達包含著權力崇拜。這尊青銅人像既不是人,也不是神,而是權力的載體。五指封閉形成閉環就是「把握」,雙手擁抱就是「擁有」,「把握」和「擁有」是權力的根本屬性。所以,青銅人像蘊含的寓意就是王者對權力的崇拜,渴望擁有和把握一切。故青銅人像即是王權的象徵。

那麼,是誰令它消失?由於關於古蜀國的歷史記載非常少,沒有任何文字留下,但我們從甲骨文中找到了古蜀國的相關記載。我們從甲骨文中有見「征蜀」和「伐蜀」,可見當年古蜀國跟中原王朝有聯繫但關係不好。中原王朝的商王朝也向西入蜀征討。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所以後來周武王伐紂時,就得到了古蜀國勢力支持。

三星堆出土大量青銅面具 (網上圖片)

三星堆出土大量青銅面具 (網上圖片)

事實上,三星堆的神秘,對科幻小說家來說是個很好素材。據專家發現,三星堆文化距今在4800年到3000年左右。始於新石器晚期,在商周之際突然消失。至於為何消失,答案長期以來都是後世想找到,也許我們能從青銅立人像中可以找到答案。

青銅人像建造年代大概在三星堆文化頂峰,約距今3000年,恰好是中原商周之際。而青銅人像發掘的時候並不完整,是從腰部斷裂成兩半,後背裂成碎片,頭部和底座完全變形,這顯然是人為。從這裡開始,可以慢慢拆解連串疑問。

出土時的青銅立人像 (網上圖片)

出土時的青銅立人像 (網上圖片)

我們先從青銅人發掘遺址來說。歷來都有人說,遺止是祭祀場所,青銅人像就是祭祀對象。但由於遺址有被焚燒的痕跡,而按道理如果是焚燒,都是焚香和祭祀品。但三星堆遺址金器、青銅器、玉器、陶器、象牙等器物,都有被焚燒的痕跡,所以,「祭祀」解釋不了。至於是否陪葬遺址?青銅人像是否陪葬品?但大家見不到有人體骸骨。

所以,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埋葬遺址,而埋葬的都是國家珍貴文物,那麼這尊青銅人像究竟是甚麼神?我們也能從它那雙握空心拳雙手來推斷,究竟雙手原本拿著甚麼?以雙手的角度來看,不是權杖,不是玉琮;而按照他是站立的,它所拿著的不是祭司用的象牙。故有考古結論是青銅人雙手根本就是空的。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按照推測,這是一種肢體語言,表達包含著權力崇拜。這尊青銅人像既不是人,也不是神,而是權力的載體。五指封閉形成閉環就是「把握」,雙手擁抱就是「擁有」,「把握」和「擁有」是權力的根本屬性。所以,青銅人像蘊含的寓意就是王者對權力的崇拜,渴望擁有和把握一切。故青銅人像即是王權的象徵。

既然青銅人像是王權的象徵,那麼為什麼最終被毀壞,且截成兩半,這意味著王權衰敗和衰亡。這就是解釋了為何曾經輝煌的三星堆文化會突然消失斷裂。青銅人像就是三星堆文化消失的真相。

青銅立人像 (網上圖片)

青銅立人像 (網上圖片)

那麼,是誰令它消失?由於關於古蜀國的歷史記載非常少,沒有任何文字留下,但我們從甲骨文中找到了古蜀國的相關記載。我們從甲骨文中有見「征蜀」和「伐蜀」,可見當年古蜀國跟中原王朝有聯繫但關係不好。中原王朝的商王朝也向西入蜀征討。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所以後來周武王伐紂時,就得到了古蜀國勢力支持。

《尚書·牧誓》載:「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巴蜀之師,前歌後舞,令殷人倒戈」,意思是武王伐紂時,得到了巴國和蜀國軍隊支持,巴蜀的軍隊能歌善舞,令商紂王的軍隊倒戈相向。不過商王朝被滅後,古蜀國厄運也來。古蜀國仗著自己幫助周武王滅商有功,目中無人。周武王認為留著古蜀國未來肯定是大患,因此滅商之後不久,周武王再次興兵,突襲並滅了古蜀國。

周王朝滅了古蜀國後並沒有佔領,只是將其焚燒殆盡,這就解釋為何遺址有焚燒的痕跡。所以,三星堆文化非外星文明,那就是古蜀國文明。突然消失是被周室消滅,也解釋為何三星堆文化突然在商周之際,消失得無影無踪。

往下看更多文章

楚共王狩獵失弓 「楚弓楚得」不氣憤

2024年04月19日 20:00

「楚弓楚得」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於漢代劉向所寫的《說苑》,在《至公》中有提及:「楚共王出獵而遺其弓,左右請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遺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病逝,其子熊審繼位,是為楚共王。基於父親一生戎馬稱霸中原的豐功偉績,楚共王即位後自然不敢怠倦。在料理完楚莊王的喪事後,楚共王馬上就收拾好心情,準備在政壇上大展拳腳。他一方面與齊國結盟,另一方面則繼績與晉國及其盟國打好關係。利用楚莊王的聲威,在短短兩年間,楚共王就與多國諸侯達成盟約,成功結下蜀之盟,讓楚國霸業達到鼎盛時期。

公元前589年,楚國與齊國結盟,在蜀(今山東泰安西)召周邊各諸候國會盟,史稱蜀之盟。由楚國領導的蜀之盟是春秋以來參與國最多的一次盟會,而秦國也參與了加盟。(網上圖片)

公元前589年,楚國與齊國結盟,在蜀(今山東泰安西)召周邊各諸候國會盟,史稱蜀之盟。由楚國領導的蜀之盟是春秋以來參與國最多的一次盟會,而秦國也參與了加盟。(網上圖片)

在政務之外的餘閒時間,楚共王最愛到郊外打獵騎射,所以在獵場可以經常看到他被侍衛圍繞、在快馬上執弓獵獸的身姿。由於喜愛狩獵,所以楚共王專門打造了一把弓。這把弓精美且結實,令楚莊王對它愛不釋手。要是哪天沒有對弓弦進行保養,楚莊王都會感到坐立難安。

弓囊與弓箭。(網上圖片)

弓囊與弓箭。(網上圖片)

有一天,他外出打獵。恰好面前出現了一隻獵物,楚莊王自然緊緊追趕。可就在越追越近,手往弓囊一探時,楚莊王卻發現他的愛弓不見了!隨行的從僕為好弓的丟失而感到可惜,一致認同地對楚共王說:「大王,讓我們回頭沿路把弓找回來吧!」沒想到,楚共王居然搖了搖頭拒絕道:「不必去尋找了!這弓丟在楚地,相信拾者也當是楚國人。既然同是楚國人,就沒有必要再去尋找它了。」隨從人員一聽,邊點頭、邊欽佩地說:「大王英明!」於是,他們繼續他們的打狩之旅,並沒有再去尋找弓弦。

元人狩獵。(網上圖片)

元人狩獵。(網上圖片)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楚弓楚得」這個成語,意思是指自己雖有得失,但由於受益者是自家人,所以好處並沒有外流;含褒義。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