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 朱德

1928年4月,朱德和毛澤東在江西寧岡會師

更多相片

毛澤東 朱德

1928年4月,朱德和毛澤東在江西寧岡會師

1936年12月,朱德和毛澤東在陝北保安會合

1938年,劉伯承師長和鄧小平政委合影

彭德懷(左二)、習仲勛(左三)等在青化砭戰場上

任弼時與賀龍在延安

解放戰爭時期,陳毅(右)與粟裕(左)的合影。

1936年12月,朱德和毛澤東在陝北保安會合

鄧小平、劉伯承

1938年,劉伯承師長和鄧小平政委合影

在魯西南戰場,國民黨整編六十六師師長宋瑞珂屢屢同劉鄧大軍「過招」,雖沒有佔到多少便宜,但也沒有受到多大的損失。被劉鄧大軍合圍後,國民黨第二兵團司令長官王敬久命令他突圍,但宋瑞珂很自信,他利用山東金鄉城西北30里處的羊山作為制高點,與山下集鎮的民房構成核心陣地,準備憑藉有利地形,負隅頑抗到底。

7月13日,劉鄧大軍掃除了羊山外圍陣地後,當天就組織重兵攻打羊山。但戰鬥打響後,敵六十六師守軍配合得相當好,導致我攻山部隊前進受阻,在付出重大傷亡後,於7月14日拂曉被迫撤出戰鬥。

此後,我二縱和三縱對兵力火力重新做了調整和部署。7月19日,劉鄧大軍投入了三個縱隊的兵力,再次向羊山發起衝擊。但由於連降暴雨,導致部分地區水深超過兩米,我攻山部隊再次受挫,有十幾個旅團幹部負了傷。

7月20日天亮前,劉伯承命令部隊撤出戰鬥。

劉伯承、鄧小平權衡再三後認為,這次如果不把敵整編六十六師殲滅,我軍隨後的南進一定會遭到該部的瘋狂追擊。況且各路援敵尚在行進途中,完全有迅速消滅羊山守敵的把握。劉伯承鼓勵將士們說:「蔣介石送上來的肥肉,我們不能放下筷子!」“別看有蔣介石在開封親自坐鎮,我們也一定會啃下這塊硬骨頭。”接著,劉、鄧調整了作戰部署,加強炮火,並使我方兵力上達到了局部優勢。

7月27日下午6時30分,我軍首先開始炮擊。炮擊進行了40分鐘後,我攻山部隊突破了敵人的一道道強固防線,從四面八方向羊山山頂湧來。敵人拚命頑抗,敵我雙方都付出了大量傷亡。27日晚12時,「羊腰」等制高點被我軍佔領。我軍在山峰上居高臨下,火力網控制了山坡和羊山集,把敵整編六十六師分割包圍。

宋瑞珂急切要求援軍迅速趕到。然而,與宋瑞珂的願望相反,敵援軍王仲廉部7月25日明明已經到了距羊山僅僅100多里的定陶縣冉固集,但他怕鑽進劉伯承的「口袋陣」,結果每天只讓部隊走10華里。到28日中午,羊山的所有制高點都已被突破,宋瑞珂知道大勢已去,便下令放棄抵抗。至此,羊山戰役勝利結束,國民黨整編六十六師2萬多人被全殲,宋瑞珂也做了俘虜。

宋瑞珂被俘後,先後在解放軍教導大隊和監獄學習、改造,1960年11月28日,被最高人民法院特赦釋放。文革後先後被選為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監察委員、上海黃埔軍校同學會會長和上海市政協委員。1995年逝世,享年88歲。

彭德懷、習仲勛

彭德懷(左二)、習仲勛(左三)等在青化砭戰場上

挫敗胡宗南 「三天佔領延安」

國民黨軍對解放區的全面軍事進攻失敗後,從1947年3月開始,集中總兵力的43%即94個旅,重點進攻解放區的東西兩翼——山東解放區和陝北解放區。1947年3月13日,胡宗南大舉進攻延安。在彭德懷、習仲勛的指揮下,陝甘寧野戰軍經過六晝夜的節節抗擊,殲敵5220人,挫敗了胡宗南「三天佔領延安」的狂妄計劃,完成了掩護中共中央和延安各機關,學校及廣大群眾安全轉移的任務。3月19日,黨中央主動撤離延安。

黨中央撤離延安,交給胡宗南的是一座空城。然而,雙方真正的較量才剛剛開始。

3月20日,彭德懷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習仲勛任副政治委員的西北野戰兵團正式成立。西北野戰軍認真貫徹執行毛澤東為陝北戰場制定的作戰方針,採用「蘑菇戰術」對付敵人,利用陝北的有利地形和廣泛的群眾基礎,把胡宗南軍隊拖在陝北,使其往返奔波,疲於奔命,補給困難、士氣低落,然後尋找戰機逐步消滅其主力。

在為期一年多保衛陝北解放區的作戰中,西北野戰軍共與敵人進行了16次重要作戰,逐步消滅了胡宗南集團的有生力量,經過內線防禦、內線反攻再到外線反攻,西北野戰軍終於取得了最後勝利。其中,1947年3月到5月間組織的青化砭、羊馬河、蟠龍戰役三次殲滅戰,堪稱經典戰例。

胡宗南部侵佔延安後,急於尋找西北野戰軍主力決戰。西北野戰軍以一小部兵力佯裝主力邊戰邊退,把敵軍主力誘向延安西北的安塞方向,而將主力隱蔽集結在延安東北的青化砭以南設伏。3月25日,胡宗南部擔任側翼掩護的第三十一旅旅部及一個團計2900餘人進入伏擊圈內,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戰鬥,西北野戰軍全殲敵軍,俘少將旅長李紀雲。

青化砭戰鬥後,胡宗南發現西北野戰軍主力在延安東北,遂令其主力由安塞調頭追擊。西北野戰軍以小部兵力牽著敵人主力的鼻子走,使其處處撲空,十分疲憊。4月14日,南下的國民黨軍第一三五旅4700餘人進至羊馬河地區,經過8個小時的激戰,第一三五旅全部被殲,少將代旅長麥宗禹被俘。羊馬河戰鬥後,西北野戰軍為使敵人達到十分疲勞和十分缺糧的狀態,然後尋機逐個殲滅,決定襲擊胡宗南部在陝北的重要補給站蟠龍鎮。

西北野戰軍以第三五九旅誘胡宗南主力沿咸榆公路北土至綏德地區,而主力於5月2日完成了對蟠龍鎮的包圍,併當即發動攻擊。經兩天三夜激戰,全殲守敵6700餘人,俘少將旅長李昆崗,繳獲大量糧食和軍用物資。這樣,在中共中央撤離延安後的45天時間裡,西北野戰軍在青化砭、羊馬河、蟠龍鎮三戰三捷,消滅國民黨胡宗南部1.4萬人。

任弼時、賀龍

任弼時與賀龍在延安

王震談任、賀:倆人關係非常好

1931年10月,中共湘贛省委成立,王首道任書記,張啟龍任省委常委兼湘贛省蘇維埃政府副主席。1932年2月湘贛軍區成立,張啟龍任總指揮。1933年夏天,湘贛蘇區掀起肅反運動的風浪,以「改組派」、“AB團”等罪名逮捕和殺害了一批革命幹部。張啟龍也被誣為“AB團”,撤銷一切職務,開除黨籍,且被決定執行槍決。

王震同志回憶說:1933年5月,任弼時作為中央正確評價賀龍的歷史代表來到湘贛蘇區,擔任省委書記兼軍區政治委員。他經過調查研究,很快弄清情況,糾正了肅反擴大化的一些錯誤,將王首道、張啟等一批幹部解放出來。他沒有撤王首道等同志的職,而是把他們調回中央蘇區學習去了。任弼時主持湘贛蘇區工作後,組成紅六軍團,轄十六師、十七師和十八師。不久,第五次反「圍剿」戰爭開始了。

1934年3月底,紅十七師南歸與紅十八師匯合。4月5日,紅軍集中主力在永新的沙市打了一個漂亮的伏擊戰,一舉殲滅敵十五師的一個旅,活捉旅長侯鵬飛。據地受到很大損失,紅二軍團縮編為紅三軍。

王明左傾路線又派中央代表夏曦來,否定創建根據地的領導人,搞肅反擴大化,殺害了許多優秀幹部。賀龍一直堅持鬥爭,他們還企圖加害於賀龍,鬥爭很殘酷。紅三軍被迫退出洪湖和湘鄂西,轉移到黔東。有人企圖把這些嚴重錯誤和失敗,加在賀龍頭上,是完全不對的。

任弼時很快糾正了夏曦的嚴重錯誤,紅三軍恢復二軍團的番號。

王震同志說:賀龍和任弼時的關係是非常好的。任弼時很重視團結問題,他高度評價了賀龍和紅二軍團在洪湖、湘鄂西、黔東地區的英勇鬥爭、歷史貢獻和群眾中的深厚基礎,號召六軍團的同志向二軍團的同志好好學習。他提出今後兩個軍團的活動,要由二軍團統一,他自己搬到二軍團部,同賀龍住在一起。

陳毅、粟裕

解放戰爭時期,陳毅(右)與粟裕(左)的合影。

毛澤東「擺平」 陳毅粟裕之爭

1946年6月22日,毛澤東提出了一個南線出擊作戰的戰略計劃,請劉伯承、鄧小平、陳毅等人考慮。這個計劃是在國共和談全面破裂、國民黨軍向我大舉進攻時,我山東、太行兩解放區主力部隊實行外線出擊,向南作戰。

要求太行解放區的部隊以豫東地區為主要作戰方向,集中主力儘可能攻取隴海路沿線南北十幾個縣城,著重在野戰中消滅敵軍有生力量,相機佔領開封;山東野戰軍則以徐州地區為主要作戰方向,集中主力配合蘇皖北部的部隊攻取津浦路徐蚌間及隴海路黃口、徐州段各點,著重調動徐州之敵在野戰中殲滅之。

應該說,毛澤東的這一計劃在解放戰爭初期,是不符合戰爭實際情況的。圍繞這一作戰計劃,陳毅和粟裕之間發生了爭論。

陳毅對毛澤東提出的南線出擊作戰計劃是竭誠擁護,堅決執行的。而當粟裕接到毛澤東的電報時,正在蘇中前線指揮作戰。他認為華中野戰軍主力應留在蘇中作戰,不能立即西移淮南。27日,他便給中央軍委和陳毅發了

電報表明了自己的意見:「華中主力轉至淮南後,不僅糧食須由蘇中供給,即民夫運輸恐難支持,因淮南地廣人稀,交通不便」。

告中共中央並複電華中分局:「我們認為7月間非打不可……」

報中,提出了「我先在內線打幾個勝仗再轉至外線,在政治上更為有利」。按照毛澤東的這一指示,粟裕於7月13日發起了蘇中七戰七捷戰役。

就在蘇中七戰七捷戰役發起的這一天,毛澤東給陳毅等人發了一份電報,指出:「魯南大軍仍不宜此時南下,以免陷於被動地位」;“劉鄧所部亦在現地整訓待機,不要輕動”。可見,毛澤東基本上接受了粟裕的建議,推遲了南線外線作戰計劃的實施。

報中主張,敵本月大舉進攻蘇皖時,我軍應即按原定南進計划行動,並要求粟裕率主力立即西移淮南。粟裕不同意陳毅的這一復示,8月1日,他在一份電報中仍然堅持自己的意見。

陳毅,提出:「似以同意粟裕意見在蘇中再打一仗,然後主力西調為有利,因粟部西調過早,一則蘇中人心不順;二則敵軍亦將早日西調,如西面仗打不好,怨言必多。故不如讓粟部在蘇中再打一仗(不論勝負),然後西調,各方則無話說。」

粟裕、譚震林:「宜就地開展局面,不必忙於西調,軍委有此指示,望照辦。」陳毅和粟裕之間的一場爭論到此結束了。

林彪 羅榮桓

 




現代秘史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