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中式筷子常用 為何長七寸六分 一邊方頭一邊圓?

歷史長河

中式筷子常用 為何長七寸六分 一邊方頭一邊圓?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中式筷子常用 為何長七寸六分 一邊方頭一邊圓?

2019年09月15日 10:00 最後更新:13:51

古今長時間都在用,賦與了不少意涵。

亞洲人餐飲日常,食具筷子經常見。先秦典籍《禮記·曲禮上》記載:「羹之有菜者用梜,其無菜者不用梜」鄭玄.註:「梜,猶箸也。今人或謂箸為梜提。」古時稱為「箸」、「梜提」的筷子,在中原流行後,流傳之朝鮮、日本及越南等漢文化圈。

更多相片
漢墓畫像石拓片,可見古人用箸 (網上圖片)

古今長時間都在用,賦與了不少意涵。

唐代壁畫《郊野聚飲圖》,顯示飲宴間,用筷子傳送食物 (網上圖片)

由於人們想做某種工具,方便取得燙熱的熟食,所以筷子的發明,與原始農業和陶器的運用及發展有直接關係。據當代古代歷史學者許進雄的《古事雜談》推論,中國可能從西漢初年,才開始有用筷子吃飯的習慣。

1934-35年間,於安陽殷墟侯家莊考古發掘出的6支商代青銅箸 (網上圖片)

經過歷史的變遷,筷子的設計、長度等,漸漸有了較統一的規格,長度七寸六分,通常是筷頭為圓形,筷子柄為方形。背後蘊藏著深厚的意義,也反應筷子這種日常的用具,最終被賦予多重的意義。

甘肅嘉峪關魏晉墓畫像磚,左側侍女持箸 (網上圖片)

文中,箕子認為用象牙筷子,就一定會配上犀牛角或者美玉做的杯子,就一定不會吃粗茶淡飯,同時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奢侈。當君主將精力放在驕奢淫逸的生活上,國家就有隱患。果然,過了一段時間,紂王「酒池肉林」,使用砲烙之刑,殘害忠良,商也走向滅亡。

至於筷子為何一頭方一頭圓,是因為中國人崇天圓地方思想,另一方面也有卦象的原因。

雖然人類使用筷子的歷史,可追溯至四千年前,至於由何人發明、何時誕生,有很多傳說流傳。事實上,由於中國人很早視筷子為自然沿襲的家常用品,對它的歷史及發展只有少量記載。考古學提供的證據顯示,筷子出現晚於匙羹。

漢墓畫像石拓片,可見古人用箸 (網上圖片)

漢墓畫像石拓片,可見古人用箸 (網上圖片)

由於人們想做某種工具,方便取得燙熱的熟食,所以筷子的發明,與原始農業和陶器的運用及發展有直接關係。據當代古代歷史學者許進雄的《古事雜談》推論,中國可能從西漢初年,才開始有用筷子吃飯的習慣。

《韓非子·喻老》中古筷稱「櫡」,由此可證明中國最早的筷子多為木質筷和竹筷。「櫡」的簡寫為「箸」。因為古代最早的烹飪方法,肉類多用烤的方式,菜則多用煮,筷子最早是從煮沸的湯羹中撈菜食用,所以古筷名「箸」是相當貼切。

唐代壁畫《郊野聚飲圖》,顯示飲宴間,用筷子傳送食物 (網上圖片)

唐代壁畫《郊野聚飲圖》,顯示飲宴間,用筷子傳送食物 (網上圖片)

經過歷史的變遷,筷子的設計、長度等,漸漸有了較統一的規格,長度七寸六分,通常是筷頭為圓形,筷子柄為方形。背後蘊藏著深厚的意義,也反應筷子這種日常的用具,最終被賦予多重的意義。

在《韓非子·喻老》中,記載了箕子看到紂王用象牙筷子,就擔心國家前途:「昔者紂為像箸而箕子怖,以為像箸必不加於土鉶,必將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必旄、象、豹胎;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於茅屋之下,則錦衣九重,廣室高台。」

1934-35年間,於安陽殷墟侯家莊考古發掘出的6支商代青銅箸 (網上圖片)

1934-35年間,於安陽殷墟侯家莊考古發掘出的6支商代青銅箸 (網上圖片)

文中,箕子認為用象牙筷子,就一定會配上犀牛角或者美玉做的杯子,就一定不會吃粗茶淡飯,同時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奢侈。當君主將精力放在驕奢淫逸的生活上,國家就有隱患。果然,過了一段時間,紂王「酒池肉林」,使用砲烙之刑,殘害忠良,商也走向滅亡。

箕子見微知著,正是從筷子這件小物件上看出的端倪,所以,古人將每天都用的筷子做成七寸六分,無時無刻提醒後世,人有七情六欲,絕不能沉湎於奢侈的物質生活,面對誘惑需保持克制。

甘肅嘉峪關魏晉墓畫像磚,左側侍女持箸 (網上圖片)

甘肅嘉峪關魏晉墓畫像磚,左側侍女持箸 (網上圖片)

至於筷子為何一頭方一頭圓,是因為中國人崇天圓地方思想,另一方面也有卦象的原因。

「方形」象徵地,屬於坤卦;「圓形」象徵天,屬於乾卦。吃飯時手持一副筷子,又陰陽相合之象。手指置在筷子中間,又符合天、地、人的三才之象。手拿方的一頭夾菜,坤在上、乾在下,迎合卦像中的泰卦,象徵和美順遂,寓意祥和。

往下看更多文章

樂官夔「一夔已足」 差點被誤會成一足怪獸

2024年03月29日 20:00 最後更新:10:40

「一夔已足」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於戰國呂不韋所寫的《呂氏春秋》,在《察傳》中有提及:「魯哀公問於孔子曰:『樂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日夔一足,非一足也。』」

傳說在黃帝時代,東海山上出現了一隻全身泛青色的怪獸。雖牠形狀似牛,卻頭上無角。哪怕只有一條腿,仍健步如飛。聽說在遠處看過牠的人都不敢直視牠,只因牠眼睛迸發的光芒堪比日月星辰,鼻子一搧一搧的,時不時發出比打雷還響的吼聲,實在滲人得很。這樣的生物人們都認為是不祥之物,故稱之為「夔」。

夔。(網上圖片)

夔。(網上圖片)

幸好,這隻怪獸最終被一名勇士給收復了,當勇士把牠獻到黃帝眼前時,黃帝眼都不眨的就派人殺掉這頭猛獸。為了彰顯斬殺這頭異獸的榮光,黃帝把怪獸的皮給剝了下來,並用它制成了一面大鼓。這面鼓可神奇了,只要輕輕一敲,聲音就可以傳到五百里以外的地方。

到了堯時,夔獸的故事已經被眾人所遺忘。不過恰巧的是,此時民間出現了一位很有名氣的樂師,而他的名字也叫作「夔」。這名名叫「夔」的樂師可不是怪獸,相反是一個音樂天才。他精通音律,擅長擊罄。據說只要樂師夔一擊罄,就連遠在森林的野獸們都會趕到他的身邊,隨著音樂節奏而跳舞。

罄是一種形狀像曲尺、用玉或石頭制成的打擊樂器。(網上圖片)

罄是一種形狀像曲尺、用玉或石頭制成的打擊樂器。(網上圖片)

由於舜十分認同音樂能教化萬民、體現天地精神的作用,所以他繼位後就著手選拔樂官。他派重黎到民間去尋找合適的人來擔當如此重任,而重黎推薦的人正是夔。夔成為樂官後也不負眾望,他到處正音協律、傳播音樂,可謂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才能。後來重黎擔心夔工作過為繁重,便建議舜再找幾位樂師協助夔的任務。可是舜聽後只顧搖頭拒絕道:「音樂之本,貴在能和。像夔這樣的人才,一個就足夠了!」果然不出舜所料,夔盡職盡責,成功透過音樂把中原的文化傳播到了四方各地。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儘管夔功績累累,但後人對他的認識仍不多,甚至不少人把他跟黃帝時代的夔獸混為一談。因為舜曾經說過「夔者一而足」,所以很多人就訛傳這位樂官只有一條腿,嚇得魯哀公得知後連忙向孔子請教。「我聽說樂官夔只有一條腿,是這樣的嗎?」孔子聽後不由得笑了笑,擺擺手道:「不是這樣的。一條腿的是黃帝時期所捕捉到的怪夔,但我們樂官夔可是人啊!怎麼會只有一條腿呢?」見孔子堅決地否定,魯哀公便追問道:「那『夔者一而足』這句話到底是甚麼意思呀?」孔子不徐不疾地解釋道:「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精通音律的夔有一個就夠了,並不是說他只長了一條腿。」後來人們避免誤會,都把「夔一足」的說法改成「夔已足」。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一夔已足」這個成語,形容只要是專門人才,有一個就足夠了。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