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爆料--人民日報引述倫交所拒絕信:「我們不認為港交所提供在中國最好的交易平台」

博客文章

爆料--人民日報引述倫交所拒絕信:「我們不認為港交所提供在中國最好的交易平台」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爆料--人民日報引述倫交所拒絕信:「我們不認為港交所提供在中國最好的交易平台」

2019年09月15日 21:34 最後更新:22:12

港交所提議收購倫敦證券交易所,食了檸檬,倫交所董事會一致否決港交所的提議。但本地媒體錯過了更精彩的內容,原來倫交所拒絕港交所的信件中,有這幾句話:「我們不認為港交所為我們提供了在亞洲最好的長期定位,或在中國最好的上市/交易平台。我們重視與上海證券交易所的互利合作關係,這是我們首選的。」

圖:人民銳評又發功,今次對象是港交所。

圖:人民銳評又發功,今次對象是港交所。

人民日報就倫交所對港交所的批評,不但沒有代為反駁,還贈了香港一句:「香港自己也要努力」。以下是人民銳評的全文:

人民銳評原標題:倫交所的拒信,香港該怎麼讀?

前幾日,港交所提議收購倫敦證券交易所的邀約,引得資本市場一片沸騰。但昨天,倫交所董事會一致否決了這一提議,並稱沒有必要與香港交易所進一步接洽,這又讓市場一片譁然。

就其給出的理由看,拒絕主要是基於商業考量。首先,倫交所正對收購路孚特這家全球金融市場資料提供商志在必得,港交所此時的介入,意味著打斷這一戰略安排;其次,也因為港交所的股權結構,倫交所對這宗交易能否順利達成產生了強烈懷疑;再次,倫交所對港交所開價不甚滿意。

商業並購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在價碼上作幾番纏鬥是常態,何況這還是一樁“世紀聯姻”。真正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是倫交所回應中的另一段表白:“我們認識到中國機遇的規模,非常重視我們在那裡的關係。然而,我們不認為港交所為我們提供了在亞洲最好的長期定位,或在中國最好的上市/交易平臺。我們重視與上海證券交易所(上交所)的互利合作關係,這是我們首選的、直接的管道,可以獲得與中國的許多機會。”

怎麼看待這段話?這固然是倫交所一家之言,不構成對香港金融中心地位的定論,但這份來自倫敦市場的意見,已足夠激起香港金融界人士內心的波瀾。因為這不僅展現外界對雙城前景的看法,更展現出他們如何看待中國機會的底層思維邏輯。

作為機會的中國,是一個整體,無論香港或上海,不可能脫離中國崛起的大背景以獨立原子形態談發展潛力。誰的前途更遠大?除了城市本身質地,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與國家整體發展利益的契合度與一致性。倫交所不會擔心上海,因為上海一定與國家處在一個連通器中,利益100%一致,只要中國一路向上,上海必然水漲船高。香港能不能做到這一點?在暴力不斷甚至“港獨”言論甚囂塵上的今天,外部市場會有持續隱憂。倫交所直言“中國機遇的規模”,看好上海的“長期定位”,與那些鼓動香港擺脫中央管治的挑唆形成鮮明對比,也遠比簡單用“自由”“民主”標籤恭維香港,來得務實,來得深刻。

金融業看預期。先前還有一些金融圈人士天真地認為,街頭暴力只會影響酒店、旅遊,因為資金進出無形,而貿易取決於其他國家的生產,因此暴力行為傷不到金融、貿易的筋骨,結合倫交所的拒絕一起看,這是膚淺的判斷。

這絕不是說香港不重要了。香港依然是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是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擁有高度國際化、法治化的營商環境以及遍佈全球的商業網絡,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之一,香港對於中國,不僅不可替代,還要進一步做大做強。也正因此,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等頂層設計中,中央將香港視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支援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然而,香港有些人,對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仍然抱持消極抗拒心態,看不到國家發展為香港帶來的機遇,甚至敵視內地企業來香港發展,這不僅是經濟上的短視,更反映政治上的偏狹。香港企業與內地企業“拼船出海”,能夠更好地應對全球競爭,發揮香港作為“超級連絡人”的作用,鞏固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貿易中心的優勢。持續三個多月的香港亂局,讓世人看得越來越清楚,是誰在推動止暴制亂、維護香港法治這個核心價值,是誰在推進恢復秩序,促進香港金融市場穩定發展。

22年來,中央始終是香港發展的堅強後盾,中央將一如既往支持香港發展經濟。但正如前些天國務院港澳辦所言,除了中央支持,「香港自己也要努力」。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特首政策組外判研究多數公開 高人:多做研究比拍腦袋決策好

2024年04月16日 21:50 最後更新:22:35

立法會今天(4月16日)召開的財委會特別會議,會上選委會界別議員江玉歡及工聯會梁子穎均關注,特首政策組進行的研究不對外公開的做法,認為並非所有報告都不能公開,除了一些敏感話題報告外的成果理應公開,對香港市民或企業也有幫助。江玉歡又指,一些研究如旅遊巴泊位的研究用了90多萬元去做報告,做完研究但仍有旅遊巴擾民的問題。

高人話,外界或許有點誤解,以為特首政策組的研究都是保密的,其實並非如此。特首政策組一年外判的研究費用2000多萬元,當中很多研究是公開的。他們選題時也有和政策局溝通,確保做出來的研究政策局能用得著。

高人形容,政府決策前多做研究,了解情況,然後才作出決定,比拍腦袋決策科學得多。但事實上不能說做了一個旅遊巴泊位研究就馬上可以解決相關問題,但做了研究可以讓政策局有更多數據和科學分析,以供參照。

他說,特首政策組有部分研究不公開,涉及費用大約1000多萬,包括就不同問題做的民調,以及其他合約研究,保密的研究有兩大類,主要是和施政報告相關的前期研究,以及就政府內部醖釀中的政策作研究,例如了解外界有無其他可行的政策選項,或者作為「紅隊」,挑戰現有構思中的政策,找出其中漏洞。由於這些研究和政府即將推出的政策緊密關連,故有保密的需要。

高人分析,特首政策組的預算和過去差不多,但本屆政府謀劃的新項目很多,涉及眾多未來的規劃,以有限資源完成更多工作,協助政府作科學決策,殊非易事。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