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一家大型外資行研究資料顯示,本港四大發展商持有農地面積約達一億方呎。

本港土地向來供不應求,近期有政黨要求政府考慮引用《收回土地條例》,向發展商等收回農地興建房屋,令新界農地發展再成為市場焦點;據一家大型外資行研究資料顯示,本港四大發展商持有農地面積約達一億方呎,當中以恒基居首位,持有農地面積約4500萬方呎;長實則僅居第四位。

民建聯促引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回新界農地。資料圖片

民建聯促引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回新界農地。資料圖片

政府為增加土地供應,多渠道考慮釋放現有「生地」的發展潛力,對於發展商手上持有的農地,亦成為房屋潛在供應之一。據美銀美林研究資料顯示,本港四大發展商,包括恒基及新地等手握最多籌碼,與政府合作機會最大。

該研究資料顯示,四大發展商持有農地面積合共約一億方呎,當中以恒基佔地最多,持有農地約4500萬方呎,佔比達4成半;另外,新地持有農地面積約3000萬方呎,佔比亦約達3成,而新世界則持約1600萬方呎,至於長實則位居第四位,持有農地約900萬方呎,遠低於恒基及新地持有的農地數量。

發展商近年亦紛紛就旗下農地進行補地價,令「生地變熟地」,其中新地西貢西沙路十四鄉大型發展項目,就於2017年完成補價,涉資約158億多元,屬本港歷來最大額的農地補價個案,原擬興建約4900多伙,新地去年向城規會申請,放寬該用地的發展密度,並把單位數目大幅增加至約9500伙,令手持可建的單位數目大增,反映農地發展的潛在價值甚大。長實約900萬呎僅排榜末。

據外資行研究資料顯示,本港四大發展商持有農地面積約達一億方呎,當中以恒基居冠。

據外資行研究資料顯示,本港四大發展商持有農地面積約達一億方呎,當中以恒基居冠。

至於一向積極收購新界農地的恒基,農地分布廣泛,亦有多個項目近年獲批住宅發展,包括粉嶺古洞北及粉嶺馬屎埔項目等。資料顯示,該集團持有的馬屎埔農地,位於馬適路綠悠軒北面,佔地約17萬4000方呎,於去年年初與政府完成補地價,金額逾25億,以總樓面面積約60萬9000方呎,呎價約4151元,更創下北區補地價呎價新高。

另外,有研究指出,近年中資財團亦積極涉足農地收購市場,涉及面積逾600萬方呎,包括中信泰富及雅居樂等亦分別於元朗流浮山及粉嶺各區吸納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