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國企70年:從「白手起家」到邁向「世界一流」

兩岸

國企70年:從「白手起家」到邁向「世界一流」
兩岸

兩岸

國企70年:從「白手起家」到邁向「世界一流」

2019年09月21日 01:28 最後更新:05:20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年來,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國有企業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國防建設、民生改善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建國初期「白手起家」,第一輛國產解放牌汽車、第一台“東方紅”拖拉機、第一根無縫鋼管、第一座大型油田……一批“共和國長子”敢叫日月換新天,創造出一系列“第一”, 構建起新中國基礎工業體系,推動我國向工業大國邁進。

改革開放「春潮湧動」,國有企業從擴大自主權試點開始,拉開改革序幕。“放權讓利”「破三鐵」“構建現代企業制度”“創新國資監管體制”……一系列改革舉措不斷激發國有企業澎湃活力。

十八大以來「全面深化改革」,《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出台,國有企業進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階段,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形成了梯次展開、縱深推進、全面落地的國企改革發展新局面。

70年風雨兼程,中國發展成就舉世矚目;70年砥礪奮進,國有企業發展屢創佳績。如今,國有企業正開啟新的征程,朝著「世界一流企業」的目標闊步前進。

使命:托舉夢想

今年已經88歲的谷盛章,在鞍鋼無縫鋼管廠工作了一輩子,66年前,新中國第一根無縫鋼管,正是從他負責的高溫加熱爐里滾出,鑽過了穿孔機,冷切後形成的。至今他還記得,當鋼管頭緩緩露出時,在場人爆發出的歡呼聲。

在那個年代,鋼鐵工業的從無到有,意味著我國具備了工業發展的基礎,谷盛章見證的,不僅僅是新中國鋼鐵行業發展的艱難歷程,更是國有企業「白手起家」,艱苦奮鬥,用無數次的“第一個”,書寫出新中國發展的歷史篇章。

1956年7月14日,第一批解放牌汽車徐徐駛出裝配線。這輛中國生產的第一款卡車,綠皮、汽車的鼻尖上頂著「解放」兩個字,載重4噸,從此中國結束了不能製造汽車的歷史。

1956年7月19日,一架銀白色的噴氣式殲擊機騰空而起,我國自主生產的第一代噴氣式殲擊機殲-5首飛成功,這台全部採用中國自製零件製造組裝的噴氣式殲擊機,奠定了我國航空工業體系的基礎。

70年來,我國鋼產量從1949年的15.8萬噸發展到2018年的9.28億噸,佔世界鋼產量的比例從1949年的不足千分之一到2018年的半壁江山,有力支撐了國民經濟的發展。

70年來,汽車工業經歷了初創、成長、開放合資,已經進入自主品牌崛起階段,上汽、廣汽等為代表的中國自主品牌整車研發勢力快速提升,建立了自主的研發體系和國際化研發隊伍,汽車產業進入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和共享化的產業大變革期。

70年來,中國國有企業完成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跟隨模仿到獨立創新的跨越式發展。

中國橋、中國路、中國港、中國車、中國樓、「天眼」探空、神舟飛天、墨子“傳信”、高鐵賓士、北斗組網、超算“發威”、大飛機首飛……一個個奇蹟般的工程,編織起人民走向美好的希望版圖,托舉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方向:激發活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黨組書記、副主任陳清泰拿出一張泛黃的紙,紙上依稀可見,一位高層領導寫道:「行政干預要減到最低限度。」。

從打破「大鍋飯」到企業轉制,再到“構建現代企業制度”……伴隨著三次大規模的國企改革,我國逐步完善經濟結構性調整,實現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蛻變。

放權、讓企業更像企業!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戰略決策。國有企業改革也從實行擴大企業自主權試點開始,拉開序幕。打破「大鍋飯」成為時代強音。

1984年十二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實行廠長(經理)負責制。1988年召開的七屆人大一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對廠長(經理)負責製做了更加明確的法律規定。

1984年,「承包制」在全國引發轟動,以“放權讓利”為重點的企業改革迅速展開,一大批企業通過實行承包制,滾動發展、快速壯大。

1992年初,國有企業掀起了「破三鐵」(鐵飯碗、鐵工資、鐵交椅)為中心的企業勞動、工資和人事制度的改革熱潮。

1993年,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1995年開始,國務院在全國工業企業中選擇了100戶進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試點,各省市政府也結合自身的情況,先後選擇了2500戶企業進行類似的試點,1996年國家確定了1000家重點企業,並對這些企業的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和行業發展進行規劃。

作為改革的親歷者,在陳清泰看來,「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是國企改革方向,這是破解公有制、國有經濟如何與市場經濟結合的理論上一次重大突破。

1998年,國企改革吹響「三年脫困」的號角。國有企業的改制工作相繼展開,即通過拍賣、承包等方式,將國有部分企業轉為民間經營或進行重組。改革三年卓有成效,到2000年底,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實現利潤大幅度增長,比1997年增長1.85倍。國家重點監測的14個行業中有12個利潤增加或整體扭虧,國家最初確定要三年脫困的6000多家國有企業中,有超過2/3達到了最初確定的目標。

2003年國務院國資委正式成立,標誌著央企國有資產的管理機構開始運行,也標誌著國有企業改革進入以股份製為主要形式的現代產權制度改革新階段。

2004年6月,國務院國資委公佈《關於中央企業建立和完善國有獨資公司董事會試點工作的通知》;2006年國務院轉發《關於推進國有資本調整和國有企業重組的指導意見》;黨的十七大明確通過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優化國有經濟佈局,以兼并重組為主要手段,進一步深化國有資產結構佈局調整……

改革影響深遠而巨大,通過董事會制度建設,實現國資委對國有企業管理方式的轉變,在組織結構上初步具有了矩陣式管理的模式,有效分離企業的決策層與執行層,改變企業決策層和執行層高度重合的狀況,通過完善董事會治理機制,推行職業經理人制。

通過一系列改革舉措,煥發活力的國有企業,開始真正走向市場,並且在競爭中發展壯大。

動力:深化改革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有企業改革向縱深推進,更加註重改革的頂層設計,更加註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國有企業改革取得新的重大進展和歷史性成就。

2015年8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正式印發,此後一系列細化政策相繼出台,國企改革發展形成了「1+N」政策體系。當前,國企改革發展正在推動各項措施落地見效,努力開拓新時代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新局面。

黨的十五大報告首次提出混合所有制概念。2016年後,十八屆三中全會再次提出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與此同時,國企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進入了攻堅階段。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而作為現代企業制度的公司則需要市場經濟下的經濟型治理與之匹配,需要市場化配置資源,經濟化經營目標,在釐清政府與市場邊界的前提下完善公司的內外部治理機制,實現由政府計劃管控下的行政型治理向以市場機製為主的經濟型治理轉型,國企改革進入全面深化改革階段,單一推進是不行的,需要配套改革、分類治理、共同推進,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與目的。

政策完善推動了國企改革的進一步深化發展,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也開始啟動,從四項改革試點到十項改革試點,從「雙百行動」,再到國資國企區域性“綜改試驗”,形成梯次展開、縱深推進、全面落地的國企改革新局面。

如今,國有企業改革正在落實董事會職權、市場化選聘經營管理者、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企業薪酬分配差異化改革、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中央企業兼并重組、混合所有制改革、員工持股等多個領域深入推進。

國務院國資委秘書長彭華崗表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過程非常複雜,面臨各式各樣的問題,通過進一步擴大試點的方式,可以在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並且形成好的經驗,可以指導其他國有企業深化改革,更像一個「開路先鋒」,從而真正推進改革政策落地,真正實現提高國資運營效率,提升國有企業競爭力,培養更多一流企業的目標。

與此同時,國資監管法規也不斷完善,2015年至今出台的國有資產監管方面制度已超過27個。和以往不同的是,這一輪改革,無論是監管方式向管資本轉變,還是混改、兼并重組、員工持股等改革,都不是以數量為評價標準,實際上核心就是賦予企業更大的自主權,通過現代化的管理制度革新,在尊重市場的基礎上,讓企業自由的去決策,通過改革實現效益,實現中國企業成為全球一流企業的蛻變。

目標:「世界一流」

站在新歷史的起點上,國有企業被賦予了新的目標和使命。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隨著國企改革重大舉措相繼落地,重點難點問題的解決不斷突破。國企改革紅利逐漸釋放,成效日趨明顯。國有企業規模實力顯著增強,競爭力進一步提升。一批大企業不僅規模達到了世界級水平,而且在技術、管理、國際化水平等多方面正努力走向世界前列,具備了培育成為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基礎條件。

1978年至2018年間,全國國有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分別實現年均增長11.9%和10.3%;2018年全國國有企業資產總額、所有者權益分別達到1978年的247.1倍和130倍。一批大企業不僅規模達到了世界級水平,而且在技術、管理、國際化水平等多方面正努力走向世界前列。

最新數據顯示,進入世界500強的中國企業數量連續14年增加,2019年首次超過美國,達到129家,其中中央企業達到48家。

2019年,航天科技、中國石油、國家電網、中國三峽集團、國家能源集團、中國移動、中航集團、中國建築、中國中車集團、中廣核等10家企業被確定為創建世界一流示範企業。

新中國成立70年,國有企業從「白手起家」到邁向「世界一流」,不斷砥礪前行,不斷發展壯大,從無到有,從有到強,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奇蹟。展望未來,改革,仍在路上;發展,還在繼續。

往下看更多文章

謝鋒指對「台獨」沒妥協餘地 促美落實一中原則

2024年01月10日 08:37 最後更新:08:37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應邀在卡特中心紀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討會上發表視像演講。

謝鋒指出,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台獨」與台海和平水火不容,對於「台獨」分子,中國政府沒有妥協的餘地。美方應該以實際行動遵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將美國領導人不支持「台獨」、不尋求把台灣問題作為遏制中國工具的表態落到實處,與中方一道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和中美關係大局。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應邀在卡特中心紀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討會上發表視像演講。中國駐美大使館網站圖片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應邀在卡特中心紀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討會上發表視像演講。中國駐美大使館網站圖片

在談到中美關係時,謝鋒指中美關係從來就是建立在承認彼此不同和尊重彼此核心利益的基礎上,分歧差異不應該成為阻隔中美交流合作的攔路虎。競爭應該是講規則的公平競爭,而不能是你死我活、零和博弈的惡性競爭,更不能以競爭為名剝奪他國正當發展權益。國家與國家的競爭應該是田徑賽,而不是拳擊賽。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