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有鑒於樓價不斷攀升,社會上對「地產霸權」這四個字有不少討論。

有一種說法,是市民買了地產發展商的樓盤,其樓價升了,市民財產也升值了,是一種雙贏局面。又或,香港的大部份地產發展商,皆是上市公司,小市民只要買了地產商的股票,成為地產商的小股東,樓價升了,樓盤大賣,地產商賺到錢,所有股東(包括買了其股票的小市民)也是贏家,盈利與民共享。故此,只說「地產霸權」,對地產商是一種「不公道」的說法。

可是,是「公道」還是「不公道」,自古以來都沒有一個絕對標準,而是視乎整體形勢,及當時社會上的公論。現在樓價遠高於普羅大眾的負擔能力,是一個現實,地產商必須面對及理解。

物極必反,是天地間的一個自然規律。

若地產發展商希望香港的自由經濟資本主義能夠繼續健康發展下去,那他們的商業模式、經營策略是否也應該要調整一下,審時度勢,順勢而為。近兩、三個月,在樓盤市場,只有一房、兩房單位比較有銷情,較大的單位已接近滯銷,這現象部份反映了投資者的態度,及剛需買家的購買能力。

社會氣氛好,普羅市民對未來有憧憬,自然或會希望成家立室,這是人類的本性。建立自己生活空間,擁有自己的物業,地產商亦因此能做到貨如輪轉,賺過滿堂紅。所以地產商也應是最希望社會穩定的其中一個界別。

從資本主義理論角度,有說資本家(包括地產發展商),他們需要拿出「巨大的投資資金」,負起「巨大的投資風險」,所以他們獲得「巨大的利潤」,是必然的、合理的。

但一個城市發展至今,事實真的如此嗎?

無可否認,在成為上市公司之前,地產商要先拿出第一筆啟動資金,製造出之後的商業連鎖反應,是功不可沒的。但發展至今,絕大部份的香港地產發展商,他們都是股票市場上的上市公司。地產商「巨大的投資資金」,就是市場上的資金,地產商只是這資金的營運者而已。目前香港的建築成本大概是每平方尺五千多元左右,計合地價成本、融資成本、顧問費成本、銷售成本等等,加上地產商投標買地時的最基本預計利潤,樓盤的買價高低,只是關係到地產商利潤的高低,甚少會出現虧損情況。就算在樓市不順的時間,大部份地產商亦會拖慢其銷售步伐,不會勉強自己而沽貨。

設計方面,在香港建築師及專業顧問團隊的努力下,往往可以把銷售效率(Sales Efficiency)做到86% 至88%,是基本功夫。部份地產商甚至做到90%或以上,把土地面積的潛在發展價值,推到淋漓盡致。

另一方面,不論樓市好壞,有部份工料測量師對承建商的付款申請,通常都是以從嚴的態度為工作守則。甚至有地產商的工料測量師透露,若完成一項工程後,參與的承建商能有利潤地離場,少部份”良心不足”的地產商會認為是因為工料測量師做得不足、未盡力。

從這角度看,在香港從事地產項目發展,似乎是一項必賺的生意,分別只是利潤的多少而已,那又如何談得上什麼「巨大的投資風險」呢?既然那「巨大的投資資金」是來自市場,而那「巨大的投資風險」又機乎不存在,那麼,「巨大的利潤」只流入香港一小撮階層,那是否真的合理嗎?必然嗎?

一個地方的發展,先讓一小撮人富起來,讓他們去發掘商機,製造就業機會,再去帶動普羅大眾富起來,製造小康社區,小市民能安居樂業,社會就會祥和、穩定。但倘若,地方的經濟制度、法律制度已發展到去保障那已經是極富有的一小撮人,並提供環境讓他們繼續變得更無止境的越來越富有,而令社會變得太貧富懸殊,小市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艱難時,再加上政黨的挑撥,社會便會變得不穩定。有部份媒體還把這小市民的艱難成因,簡單地描述成是因為該部份小市民的競爭能力低、怕辛苦等等,這也似乎不太公道吧。

人生路上,有時順景,有時逆境,並非盡在個人的掌握之中。社會上最富有的一小撮階層,在他們的成功路上,又是否完完全全只靠他們自身的非凡能力呢?往往只是時勢做英雄吧。

要讓資本主義健康的、持續的發展下去,讓社會穩定,在某程度上,是有賴於在過去幾十年以來收集了大部份社會財富資源的人,於社會經濟不景氣時,自願的、憑良心的適當地回饋社會。那份心意,其對社會負上的責任,普羅市民是看得見的、感受得到的,他們也可以在香港的發展歷史中,留下一個清名。

田 朗   規劃師
香港建設專業聯會理事




香港建設專業聯會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