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人民日報評中大校長 隨波逐流,不辨是非,不講對錯,是在親手毀年青人的未來

博客文章

人民日報評中大校長  隨波逐流,不辨是非,不講對錯,是在親手毀年青人的未來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人民日報評中大校長 隨波逐流,不辨是非,不講對錯,是在親手毀年青人的未來

2019年10月20日 10:46 最後更新:11:06

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早前發表公開信指出,校方逐一聯絡逾30位被捕同學,其中大部分稱曾遭不合理對待。段崇智因此要求警方查明細節後清晰交待,並稱將為被捕學生提供協助。他又指基於事件的嚴重性,會去信行政長官,希望行政長官在「現有機制以外」作出嚴正跟進,讓法治精神得以彰顯。

段崇智信件一出,已惹來大片批評,說他聽信了示威學生一面之詞,指責警方,卻無片言只語,勸導學生不要暴力示威,也沒有批評學生對他撒溪錢的行為,沒有盡校長應盡的責任。

人民日報的人民銳評也點評段崇智的信件,引述網友表示:「全信只呈現了被捕學生的一面之詞,那些被激進分子傷害的學生和老師誰來代表呢?」

人民日報話,從這封只有「被捕學生的聲音」的信中,卻讀不出本該有的客觀、慎重,反而更多感到的是偏頗和臆測。

人民日報話,面對那些對自己人生感到迷茫、對國家發展模式感到困惑的年輕人,我們是同他們一起「哀歎」「憤慨」,還是用自己的學識和閱歷,教會他們人生的道理,使他們明白一個社會得以維繫的制度和規則?這些應該都不難回答,只不過需要拿出勇氣和展現正氣。倘若教師甚至深受尊重的大學校長也隨波逐流,不辨是非、不講對錯,對極端激進的觀點乃至暴力一味縱容,那不是真正愛護年輕人,而是在親手毀了他們的未來。

平情而論,人民日報的評論,對段崇智已相當留手。相關評論全文如下:

圖:人民日報評論的附圖。

圖:人民日報評論的附圖。

人民銳評 | 怎樣做才是真正對香港年輕人負責?

10月18日,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發表公開信指出,校方逐一聯絡逾30位被捕同學,其中大部分稱曾遭不合理對待,並親述被拖延就醫、求見律師家人無果、被逼搜身等。段崇智校長因此要求警方查明細節後清晰交待,並稱將為被捕學生提供協助。這封信自發出後,引發廣泛關注,但也帶來巨大爭議。有網友表示:“全信只呈現了被捕學生的一面之詞,那些被激進分子傷害的學生和老師誰來代表呢?”這樣的擔憂,不無道理,值得我們認真對待和反思。

關愛學生是一位教師、一位校長的“天職”,教育學生全面客觀地看待和分析社會問題更關乎學生的成長成才。在沒有經過權威調查、充分瞭解各方情況的前提下,只是把被捕學生的單方面說法呈現出來,是否能拼出完整的事實?是否能體現出真正的客觀、公正?是否可能帶偏輿論,進而干擾獨立的檢控和審判?段校長是香港最知名的大學校長之一,是嚴肅的學者,一言一行會對香港社會產生很大影響。段校長亦對這份責任非常清楚,他在信中專門表示,“必須謹慎運用大學的公信力”“不能倉促行事”。但我們從這封只有“被捕學生的聲音”的信中,卻讀不出本該有的客觀、慎重,反而更多感到的是偏頗和臆測。

我們無法想像,這封公開信會對那些遭受極端激進分子傷害、不願參與任何形式暴力卻被裹挾其中的學生,那些渴望尋覓知識和真理、反對校園政治化的學子,那些希望與激進學生理性溝通卻被辱駡、恐嚇、禁錮的老師,甚至那些至今仍躺在醫院的受傷警員及其家屬,造成怎樣的傷害。

或許這封信的價值,在於提供了一個反思的契機:到底怎麼做,才是真正對香港年輕人的未來負責?面對偏激、情緒化、甚至信奉暴力的年輕人,我們是聽之任之、無原則為其開脫,還是堅決指出他們思想上的錯誤,糾正行動上的偏差?面對那些對自己人生感到迷茫、對國家發展模式感到困惑的年輕人,我們是同他們一起“哀歎”“憤慨”,還是用自己的學識和閱歷,教會他們人生的道理,使他們明白一個社會得以維繫的制度和規則?這些應該都不難回答,只不過需要拿出勇氣和展現正氣。倘若教師甚至深受尊重的大學校長也“隨波逐流”,不辨是非、不講對錯,對極端激進的觀點乃至暴力一味縱容,那不是真正愛護年輕人,而是在親手毀了他們的未來。

香港暴力示威發展到今天,香港年輕人也是時候靜下心來,對自己的人生和香港的未來做些更加理性的思考。我們已不止一次看到,許多激進的年輕人在談到“民主”“自由”等口號時,熱血沸騰,而真正被問及“民主”“自由”到底意味著什麼的時候,卻陷入長時間的猶豫和沉默。一些年輕人聲稱他們的原則就是“不割席”,只要出發點一樣,誰幹什麼都互相支持,但真正被問及“出發點具體是什麼”“終點又在哪裡”時,卻陷入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的境地。我們每個人都有過青春,經歷過激情燃燒的歲月,知道反對一件事、拒絕一種觀點、打破一個規則是多麼的容易,而逐漸放下成見,深入瞭解對方,並通過理性對話和溝通的方式解決問題是多麼困難。而這,恰恰意味著真正的成熟和成長。

段崇智校長在公開信的最後寫道:“不管前路多艱難,大學會堅守傳播知識、服務社會、培育品德的使命,讓校園成為自由探索真理的地方,不會放棄教導同學博文約禮的精神。”這樣的描述,是真正美好的大學願景。當前越來越多的香港市民認識到,要實現這樣的願景,必須堅決向暴力說不,堅決不能讓學校成為輸送暴徒的大學,還校園以平靜。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特首政策組外判研究多數公開 高人:多做研究比拍腦袋決策好

2024年04月16日 21:50 最後更新:22:35

立法會今天(4月16日)召開的財委會特別會議,會上選委會界別議員江玉歡及工聯會梁子穎均關注,特首政策組進行的研究不對外公開的做法,認為並非所有報告都不能公開,除了一些敏感話題報告外的成果理應公開,對香港市民或企業也有幫助。江玉歡又指,一些研究如旅遊巴泊位的研究用了90多萬元去做報告,做完研究但仍有旅遊巴擾民的問題。

高人話,外界或許有點誤解,以為特首政策組的研究都是保密的,其實並非如此。特首政策組一年外判的研究費用2000多萬元,當中很多研究是公開的。他們選題時也有和政策局溝通,確保做出來的研究政策局能用得著。

高人形容,政府決策前多做研究,了解情況,然後才作出決定,比拍腦袋決策科學得多。但事實上不能說做了一個旅遊巴泊位研究就馬上可以解決相關問題,但做了研究可以讓政策局有更多數據和科學分析,以供參照。

他說,特首政策組有部分研究不公開,涉及費用大約1000多萬,包括就不同問題做的民調,以及其他合約研究,保密的研究有兩大類,主要是和施政報告相關的前期研究,以及就政府內部醖釀中的政策作研究,例如了解外界有無其他可行的政策選項,或者作為「紅隊」,挑戰現有構思中的政策,找出其中漏洞。由於這些研究和政府即將推出的政策緊密關連,故有保密的需要。

高人分析,特首政策組的預算和過去差不多,但本屆政府謀劃的新項目很多,涉及眾多未來的規劃,以有限資源完成更多工作,協助政府作科學決策,殊非易事。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