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孔子如何【有教無類】 將平民愚人育成偉人?

歷史長河

孔子如何【有教無類】 將平民愚人育成偉人?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孔子如何【有教無類】 將平民愚人育成偉人?

2019年11月08日 10:00

只要教育得法,愚人也可成才。

孔子被後人奉為至聖先師、中國最偉大教育家,是因為他在春秋末期從事教育時間最長,所辦學校規模最大,招收學生人數最多,實行教育改革所取得的成就最大,對後世的影響最深遠。

更多相片
明文徵明《孔子聖跡圖》的孔子 (網上圖片)

只要教育得法,愚人也可成才。

《孔子聖跡圖·臨河而返圖》 (網上圖片)

孔子提倡的「有教無類」最終成為中國的成語,意味不管年齡出身,都可成為孔子的學生。在孔門弟子當中,除孟懿子等少數人是貴族,大多數來自社會中下層。如子路原是不知禮的「野人」,仲弓之父為「賤人」,子張出身於「魯之鄙家」,顏濁鄒原為「梁父之大盜」。有學生年齡只比孔子小幾歲,有些更比孔子小四五十歲。

《孔子聖跡圖·杏壇禮樂》 (網上圖片)

孔子善知人,他的識人方法是「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孔子精通六藝,在知識方面集古代文化大成,無論對甚麼學生,他都能找到恰當的方法教育。

《孔子聖跡圖·問禮老聃圖》局部 (網上圖片)

在孔子的教育和鼓勵下,冉雍克服自卑心理,成為孔子門下最有成就的弟子之一,戰國時的荀況很推崇他,把冉雍和孔子並列為大儒。

要對學生實行因材施教,首先要了解學生長短處,這方面孔子觀察入微,對每個學生的天賦和性格特徵都瞭如指掌。高柴字子羔,身高不到五尺,其貌不揚,針對他天性愚笨,史料沒有記載孔子如何教他,但他經孔子教導後相當有成就,子路就曾經推薦他當費地的長官,孔子還怕他不能勝任。高柴先後在魯、衛兩國四次為官,歷任魯國費宰、郕宰、武城宰和衛國的士師,他為官清廉,執法公正,廣受好評。他是孔門弟子中從政次數最多、時間最長的一個。可見只要教育得法,愚人也可成才。

春秋以前,入學受教育是貴族子弟特權。孔子開辦私學打破常規,提出「有教無類」,讓平民子弟也有機會入學,使原來不知文化為何物的「賤人」也有機會學習「六藝」,進而學習「六經」,最終成為「大人」,進入君子行列。

明文徵明《孔子聖跡圖》的孔子 (網上圖片)

明文徵明《孔子聖跡圖》的孔子 (網上圖片)

孔子提倡的「有教無類」最終成為中國的成語,意味不管年齡出身,都可成為孔子的學生。在孔門弟子當中,除孟懿子等少數人是貴族,大多數來自社會中下層。如子路原是不知禮的「野人」,仲弓之父為「賤人」,子張出身於「魯之鄙家」,顏濁鄒原為「梁父之大盜」。有學生年齡只比孔子小幾歲,有些更比孔子小四五十歲。

南宋理學家朱熹指「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因材施教是孔子最重要教學方法。春秋以前的官學,立足於「禁」和「敬」,教師以體罰和威脅等強迫學生讀書,要學生自幼養成盲從習慣。至於孔子對學生總是循循善誘,誨人不倦。他注意觀察學生作為,聽其言察其行,從學生差異性出發施以不同教育。要因材施教,首先要了解每個學生,要有知人之明;其次教育恰當,對教師的能力要求極高。

《孔子聖跡圖·臨河而返圖》 (網上圖片)

《孔子聖跡圖·臨河而返圖》 (網上圖片)

孔子善知人,他的識人方法是「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孔子精通六藝,在知識方面集古代文化大成,無論對甚麼學生,他都能找到恰當的方法教育。

魯國人冉雍字仲弓,比孔子小29歲,以德行見稱,是孔門十哲之一。孔子很欣賞他的德行:「雍也可使南面。」即是冉雍的能力勝任做部門或地方官。冉雍的父親是「賤人」,冉雍難免自卑,孔子針對他的心理狀況施教,說:「犁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孔子說,耕牛產下之子長着赤色的毛、整齊的角,雖然不想用它作犧牲來祭祀,但山川之神難道會捨棄它嗎?由於古代供祭祀常用赤色牲畜,一般不用耕牛,自然也不會用耕牛所產之子。所以孔子意思是,耕牛所產之子如果夠得上作犧牲的條件,山川之神一定會接受。比喻冉雍的父親雖為「賤人」,但冉雍已經學業有成,社會不會因其父地位低下而捨棄他。

《孔子聖跡圖·杏壇禮樂》 (網上圖片)

《孔子聖跡圖·杏壇禮樂》 (網上圖片)

在孔子的教育和鼓勵下,冉雍克服自卑心理,成為孔子門下最有成就的弟子之一,戰國時的荀況很推崇他,把冉雍和孔子並列為大儒。

冉求字子有,亦稱有子,比孔子小29歲,魯國人。他多才多藝,長於政事,尤其理財,曾任季氏宰。他還精通軍事,於魯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任左師統帥,以步兵執長矛的戰術以弱勝強,打敗齊國軍隊。趁這次立功的機會,他說服掌握魯國政權的季康子迎回在外流亡十多年的孔子。後來,冉求由於幫助季康子斂財,受孔子嚴厲批評。

《孔子聖跡圖·問禮老聃圖》局部 (網上圖片)

《孔子聖跡圖·問禮老聃圖》局部 (網上圖片)

要對學生實行因材施教,首先要了解學生長短處,這方面孔子觀察入微,對每個學生的天賦和性格特徵都瞭如指掌。高柴字子羔,身高不到五尺,其貌不揚,針對他天性愚笨,史料沒有記載孔子如何教他,但他經孔子教導後相當有成就,子路就曾經推薦他當費地的長官,孔子還怕他不能勝任。高柴先後在魯、衛兩國四次為官,歷任魯國費宰、郕宰、武城宰和衛國的士師,他為官清廉,執法公正,廣受好評。他是孔門弟子中從政次數最多、時間最長的一個。可見只要教育得法,愚人也可成才。

往下看更多文章

「鄭人爭年」無根無據 惹笑眾人無意義

2024年04月15日 20:00

「鄭人爭年」這個成語最早的典故是出自於法家學派的代表著作《韓非子》,在《外儲說左上》中有提及:「鄭人有相與爭年者,一人曰:『吾與堯同年。』其一人曰:『我與黃帝之兄同年。』訟此而不決,以後息者為勝耳。」

春秋戰國時期,鄭國有兩個特別喜歡胡吹亂謅的人。恰巧這兩人經常在市集上相遇,因此兩個同樣爭強好勝的人每次見面都免不了爭出個高下。有次,其中一個人(甲)就跟往常一樣,在市集中大肆吹噓:「諸位,你們應該知道,我就是我們鄭國年紀最大的人啊!」正在這時,另一個喜歡吹牛的人(乙)經過。他一聽甲這麼說,心中可不服氣,馬上反駁道:「你可真不要臉,明明我才是鄭國年紀最大的人!」兩人各不相讓,不消一刻就爭論了起來,周圍的人都抱著看熱鬧的心態圍了過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甲見乙一臉憋屈,心中得意極了。他清清噪子,故作玄虛地說:「你有甚麼不服呢?不瞞你說,我跟上古時代的帝王堯可是同年同日生,你怎麼可能會比我年長呢?」甲語音甫落,乙就馬上打斷道:「你可有所不知,我實話告訴你,我可是跟黃帝的哥哥同歲。這麼一算,還是我的年紀比較大。」甲真的被他的厚面皮所震驚到,立馬喊道:「你可別瞎說,以前都沒聽過你說這事。總而言之,我就是最年長的!」眼見甲要耍賴,乙也急得直跺腳。只見他瞪直眼珠子,高聲反駁:「怎麼又一下子又變成你年紀最大呢?明明就是你在胡說八道!」

被《史記》稱為五帝之首黃帝出生於西元前 2711 年,距春秋戰國將近1000年歷史,所以不論是甲和乙都只是在胡吹亂嗙。(網上圖片)

被《史記》稱為五帝之首黃帝出生於西元前 2711 年,距春秋戰國將近1000年歷史,所以不論是甲和乙都只是在胡吹亂嗙。(網上圖片)

此時,有一位著名的學者經過集市。人們見兩人僵持不下,便請那位學者來做裁判,評定這兩個人到底誰是誰非。學者剛到就先把快扭作一團的兩人拉開,然後向甲問道:「你說你和堯同年出生,有甚麽證據嗎?」甲可沒想到要拿出甚麼證據,只得睜大眼睛,搖了搖頭。學者再次向乙問道:「你說你和黃帝哥哥同歲,又有什麽證據嗎?」被學者這麼一問,同樣沒有證據的乙也只好像甲一樣低下了頭。

堯畫像,由清代姚文翰所繪製。網上圖片

堯畫像,由清代姚文翰所繪製。網上圖片

學者知道兩人都是信口開河說大話,為了讓事情告一段落他又追問道:「請告訴我,判定誰年紀比較大有甚麽用處呢?」「用處?」這兩個人一聽,異口同聲地把學者的問題重覆了一遍,然後大眼望小眼的沉默了下來。見兩人面面相覷,周圍的人都忍不住笑了起來,然後便紛紛散去。

戰國彩繪人物黑漆奩 (網上圖片)

戰國彩繪人物黑漆奩 (網上圖片)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鄭人爭年」這個成語,意指爭論的事情既無根據,又無意義;含貶義。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