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嶺南知多啲】「獦獠」是甚麼? 為何古人會用來稱呼南方人? 

史空穿梭

【嶺南知多啲】「獦獠」是甚麼? 為何古人會用來稱呼南方人? 
史空穿梭

史空穿梭

【嶺南知多啲】「獦獠」是甚麼? 為何古人會用來稱呼南方人? 

2019年11月08日 10:00

「獦獠」是古代對南方少數民族的稱呼,亦以泛指南方人。但如何解釋「獦獠」,至今仍有很多說法。

慧能 (網上圖片)

慧能 (網上圖片)

「獦獠」二字,可見於不少古籍,例如《六祖壇經》,當中有一段便寫到:「祖言:『汝是嶺南人,又是獦獠,若為堪作佛?』」這裏講的是惠能初見五祖弘忍大師時,五祖第一句就問:「你從哪裡來?」惠能回答:「我從嶺南來。」五祖再問:「嶺南是獦獠的地方,獦獠能成佛嗎?」惠能就回答說:「人有南北,佛性卻沒有南北。」

更多相片

慧能 (網上圖片)

「獦獠」是古代對南方少數民族的稱呼,亦以泛指南方人。但如何解釋「獦獠」,至今仍有很多說法。

網上圖片

「獦獠」二字,可見於不少古籍,例如《六祖壇經》,當中有一段便寫到:「祖言:『汝是嶺南人,又是獦獠,若為堪作佛?』」這裏講的是惠能初見五祖弘忍大師時,五祖第一句就問:「你從哪裡來?」惠能回答:「我從嶺南來。」五祖再問:「嶺南是獦獠的地方,獦獠能成佛嗎?」惠能就回答說:「人有南北,佛性卻沒有南北。」

米芾 (網上圖片)

此外,《新唐書‧南蠻》亦有記述:「戎、瀘間有獦獠,居依山谷林菁,逾數百里。」而宋朝書法家米芾在《寄薛郎中紹彭》詩中亦有寫道:「懷素獦獠小解事,僅趨平淡如盲醫。」詩中的懷素,便是來自長沙。

網上圖片

「獦獠」一辭中的「獦」,有一種說法指其是「獵」的俗字,「獠」即是夷蠻之人,多以漁獵為生。「獦獠」意為田獵漁捕之獠,亦即是「打獵獠人」。不過,另一說法,便指出,「獦獠」二字連在一起時,解釋上則應為「獵頭獠人」才對。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此外,《新唐書‧南蠻》亦有記述:「戎、瀘間有獦獠,居依山谷林菁,逾數百里。」而宋朝書法家米芾在《寄薛郎中紹彭》詩中亦有寫道:「懷素獦獠小解事,僅趨平淡如盲醫。」詩中的懷素,便是來自長沙。

米芾 (網上圖片)

米芾 (網上圖片)

「獦獠」一辭中的「獦」,有一種說法指其是「獵」的俗字,「獠」即是夷蠻之人,多以漁獵為生。「獦獠」意為田獵漁捕之獠,亦即是「打獵獠人」。不過,另一說法,便指出,「獦獠」二字連在一起時,解釋上則應為「獵頭獠人」才對。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所謂「獵頭」仍指居於獠人(壯族先人)長期存在的一種文化習俗,即獵取人頭以祭祀神靈。大量文獻資料都證明獠人長期存在獵頭風俗,是來源於血祭等的巫術行為,也與頭顱崇拜的原始文化極端心理有關。

往下看更多文章

「鄭人爭年」無根無據 惹笑眾人無意義

2024年04月15日 20:00

「鄭人爭年」這個成語最早的典故是出自於法家學派的代表著作《韓非子》,在《外儲說左上》中有提及:「鄭人有相與爭年者,一人曰:『吾與堯同年。』其一人曰:『我與黃帝之兄同年。』訟此而不決,以後息者為勝耳。」

春秋戰國時期,鄭國有兩個特別喜歡胡吹亂謅的人。恰巧這兩人經常在市集上相遇,因此兩個同樣爭強好勝的人每次見面都免不了爭出個高下。有次,其中一個人(甲)就跟往常一樣,在市集中大肆吹噓:「諸位,你們應該知道,我就是我們鄭國年紀最大的人啊!」正在這時,另一個喜歡吹牛的人(乙)經過。他一聽甲這麼說,心中可不服氣,馬上反駁道:「你可真不要臉,明明我才是鄭國年紀最大的人!」兩人各不相讓,不消一刻就爭論了起來,周圍的人都抱著看熱鬧的心態圍了過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甲見乙一臉憋屈,心中得意極了。他清清噪子,故作玄虛地說:「你有甚麼不服呢?不瞞你說,我跟上古時代的帝王堯可是同年同日生,你怎麼可能會比我年長呢?」甲語音甫落,乙就馬上打斷道:「你可有所不知,我實話告訴你,我可是跟黃帝的哥哥同歲。這麼一算,還是我的年紀比較大。」甲真的被他的厚面皮所震驚到,立馬喊道:「你可別瞎說,以前都沒聽過你說這事。總而言之,我就是最年長的!」眼見甲要耍賴,乙也急得直跺腳。只見他瞪直眼珠子,高聲反駁:「怎麼又一下子又變成你年紀最大呢?明明就是你在胡說八道!」

被《史記》稱為五帝之首黃帝出生於西元前 2711 年,距春秋戰國將近1000年歷史,所以不論是甲和乙都只是在胡吹亂嗙。(網上圖片)

被《史記》稱為五帝之首黃帝出生於西元前 2711 年,距春秋戰國將近1000年歷史,所以不論是甲和乙都只是在胡吹亂嗙。(網上圖片)

此時,有一位著名的學者經過集市。人們見兩人僵持不下,便請那位學者來做裁判,評定這兩個人到底誰是誰非。學者剛到就先把快扭作一團的兩人拉開,然後向甲問道:「你說你和堯同年出生,有甚麽證據嗎?」甲可沒想到要拿出甚麼證據,只得睜大眼睛,搖了搖頭。學者再次向乙問道:「你說你和黃帝哥哥同歲,又有什麽證據嗎?」被學者這麼一問,同樣沒有證據的乙也只好像甲一樣低下了頭。

堯畫像,由清代姚文翰所繪製。網上圖片

堯畫像,由清代姚文翰所繪製。網上圖片

學者知道兩人都是信口開河說大話,為了讓事情告一段落他又追問道:「請告訴我,判定誰年紀比較大有甚麽用處呢?」「用處?」這兩個人一聽,異口同聲地把學者的問題重覆了一遍,然後大眼望小眼的沉默了下來。見兩人面面相覷,周圍的人都忍不住笑了起來,然後便紛紛散去。

戰國彩繪人物黑漆奩 (網上圖片)

戰國彩繪人物黑漆奩 (網上圖片)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鄭人爭年」這個成語,意指爭論的事情既無根據,又無意義;含貶義。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