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秦漢隋唐遊俠極盛 宋代後「行走江湖」反而更方便

歷史長河

秦漢隋唐遊俠極盛 宋代後「行走江湖」反而更方便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秦漢隋唐遊俠極盛 宋代後「行走江湖」反而更方便

2019年11月10日 10:00

金庸的武俠世界,在宋代後才能有演繹,也符合史實。

一代武俠小說泰斗金庸,建構及發揚新式武俠小說世界。在金庸的武俠世界觀,大抵從北宋開始。不過,從史實的角度看,闖蕩江湖的「俠」,是從宋代開始式微。

更多相片
影視中的「荊軻刺秦王」,荊軻為戰國末期衛國人,著名刺客 (網上圖片)

金庸的武俠世界,在宋代後才能有演繹,也符合史實。

司馬遷著《史記》,專門闢出「刺客列傳」與「遊俠列傳」 (網上圖片)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從最低層貴族「士」,分離出「遊士」與「遊俠」階層,一般以武犯禁,一諾千金,士為知己者死。及至秦漢,遊俠之風仍然盛行。

網上圖片

入宋之後,尚武之風稍息,遊俠自此歸於沉寂。但與此同時,一個生機勃勃的江湖社會,卻拉開序幕。事實上,秦漢隋唐有遊俠遺風,但限制流動性、禁止人口自由流動的社會制度卻嚴重抑制江湖社會。缺乏流動性,人口沒有自由流動,如何「行走」江湖?

網上圖片

在漢唐時期,政府是許私自出遠門,必先向戶籍所在的官方申請「過所」(明朝繼承這制度,名為「路引」),申請程序相當麻煩。以唐朝為例,申請人要請好擔保人,向戶籍所在地的里正交代清楚出門緣由、往返時限、離家之日,本戶賦役由誰代承等等。由里正再向縣政府呈報,核實、簽字再向州政府請給,州政府再逐項審核無誤,才發給「過所」。政府會在各個關卡勘驗「過所」,沒有攜帶者抓起來治罪。這制度下,根本不可能產生戰國時代那種遠遊的遊俠,只能成為與地方勢力結合的群眾而已。

網上圖片

「過所」之制,晚唐時荒廢,到了宋代,已經不知「過所」為何物。但宋朝也有類似於「通行證」,一般叫做「公憑」或「引據」,但只是在出入軍事要塞時,才需要驗看「公憑」,一般情況穿州過縣則不需要。換句話說,宋代社會比漢唐時有更大人口流動的自由,人民才擺脫戶籍與土地束縛,闖蕩江湖。

人們自由地沿河設市,臨街開鋪,商業街繁華雜亂,可在《清明上河圖》了解到 (網上圖片)

宋代社會流動性非常活躍,宋元著名歷史學家馬端臨《文獻通考·刑考》有載:「古者鄉田同井,人皆安土重遷,流之遠方,無所資給,徒隸困辱,以至終身。近世之民,輕去鄉土,轉徙四方,固不為患。」據記載,於唐代的坊市與夜禁制度亦於晚唐逐漸瓦解,人們自由地沿河設市,臨街開鋪,到處都是繁華雜亂的商業街,也沒有晚七朝四夜禁制度存在,出現繁華的夜市。

網上圖片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吳自牧《夢粱錄》均有載:「夜市直至三更盡,才五更又復開張。如耍鬧去處,通曉不絕」;「通宵買賣,交曉不絕。緣金吾不禁,公私營幹,夜食於此故也」。「金吾」,即掌管宵禁的官員;「金吾不禁」,就是宵禁取消之意。

網上圖片

海外漢學家稱宋代發生一場「城市革命」,一種更富有商業氣息與市民氣味的城市生活方式從此興起。不用申請「過所」、沒有關禁、沒有坊市與夜禁制度,為江湖夜行人創造生存時空,不論是「月黑風高殺人夜」,還是「夜深燈火上樊樓」,江湖中事情往往都適合在夜晚發生。這種新的生活方式及社會環境,才適合江湖人生存。

影視中的「荊軻刺秦王」,荊軻為戰國末期衛國人,著名刺客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荊軻刺秦王」,荊軻為戰國末期衛國人,著名刺客 (網上圖片)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從最低層貴族「士」,分離出「遊士」與「遊俠」階層,一般以武犯禁,一諾千金,士為知己者死。及至秦漢,遊俠之風仍然盛行。

司馬遷著《史記》,專門闢出「刺客列傳」與「遊俠列傳」。到了漢代,據《漢書·尹賞列傳》載長安多遊俠,「閭里少年群輩殺吏,受賕報仇……城中薄幕塵起,剽劫行者,死傷橫道,桴鼓不絕」。到了隋唐,遊俠仍然是詩人歌詠對象,李白《俠客行》詠,被金庸演繹成「俠客島」上的絕世武功秘笈。

司馬遷著《史記》,專門闢出「刺客列傳」與「遊俠列傳」 (網上圖片)

司馬遷著《史記》,專門闢出「刺客列傳」與「遊俠列傳」 (網上圖片)

入宋之後,尚武之風稍息,遊俠自此歸於沉寂。但與此同時,一個生機勃勃的江湖社會,卻拉開序幕。事實上,秦漢隋唐有遊俠遺風,但限制流動性、禁止人口自由流動的社會制度卻嚴重抑制江湖社會。缺乏流動性,人口沒有自由流動,如何「行走」江湖?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在漢唐時期,政府是許私自出遠門,必先向戶籍所在的官方申請「過所」(明朝繼承這制度,名為「路引」),申請程序相當麻煩。以唐朝為例,申請人要請好擔保人,向戶籍所在地的里正交代清楚出門緣由、往返時限、離家之日,本戶賦役由誰代承等等。由里正再向縣政府呈報,核實、簽字再向州政府請給,州政府再逐項審核無誤,才發給「過所」。政府會在各個關卡勘驗「過所」,沒有攜帶者抓起來治罪。這制度下,根本不可能產生戰國時代那種遠遊的遊俠,只能成為與地方勢力結合的群眾而已。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過所」之制,晚唐時荒廢,到了宋代,已經不知「過所」為何物。但宋朝也有類似於「通行證」,一般叫做「公憑」或「引據」,但只是在出入軍事要塞時,才需要驗看「公憑」,一般情況穿州過縣則不需要。換句話說,宋代社會比漢唐時有更大人口流動的自由,人民才擺脫戶籍與土地束縛,闖蕩江湖。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宋代社會流動性非常活躍,宋元著名歷史學家馬端臨《文獻通考·刑考》有載:「古者鄉田同井,人皆安土重遷,流之遠方,無所資給,徒隸困辱,以至終身。近世之民,輕去鄉土,轉徙四方,固不為患。」據記載,於唐代的坊市與夜禁制度亦於晚唐逐漸瓦解,人們自由地沿河設市,臨街開鋪,到處都是繁華雜亂的商業街,也沒有晚七朝四夜禁制度存在,出現繁華的夜市。

人們自由地沿河設市,臨街開鋪,商業街繁華雜亂,可在《清明上河圖》了解到 (網上圖片)

人們自由地沿河設市,臨街開鋪,商業街繁華雜亂,可在《清明上河圖》了解到 (網上圖片)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吳自牧《夢粱錄》均有載:「夜市直至三更盡,才五更又復開張。如耍鬧去處,通曉不絕」;「通宵買賣,交曉不絕。緣金吾不禁,公私營幹,夜食於此故也」。「金吾」,即掌管宵禁的官員;「金吾不禁」,就是宵禁取消之意。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海外漢學家稱宋代發生一場「城市革命」,一種更富有商業氣息與市民氣味的城市生活方式從此興起。不用申請「過所」、沒有關禁、沒有坊市與夜禁制度,為江湖夜行人創造生存時空,不論是「月黑風高殺人夜」,還是「夜深燈火上樊樓」,江湖中事情往往都適合在夜晚發生。這種新的生活方式及社會環境,才適合江湖人生存。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往下看更多文章

得齊秦兩地就如「高屋建瓴」 韓信幸留一命

2024年04月22日 20:00

「高屋建瓴」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史記.高祖本紀》,當中有言:「⋯⋯田肯賀,因說高祖曰:『陛下得韓信,又治秦中。秦,形勝之國,帶河山之險,縣隔千里,持戟百萬,秦得百二焉。地勢便利,其以下兵於諸侯,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秦朝滅亡後,楚漢相爭以項羽江邊自刎為標誌落下帷幕。劉邦建立了「漢」政權,便厚厚賞賜了在戰爭中立下功勞的人。就以韓信為例,韓信作為漢初三傑之一,其功勞固然不可多得:聲東擊西虜魏王豹、強勢突襲相夏說、背水一戰大破陳余⋯⋯因此,劉邦便把韓信封為楚王。可是功高蓋主免不了惹來殺身之禍。韓信沒當上楚王不久,馬上就有人散播韓信謀反的謠言。劉邦聽後雖不知事情真偽,但也不敢怠慢,立即就和身邊諸將商議對策。

楚漢之爭歷時3年多,戰爭規模之大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網上圖片)

楚漢之爭歷時3年多,戰爭規模之大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網上圖片)

當時不少將領建議征討韓信,而謀士陳平就這樣向劉邦說:「陛下,韓信武藝高強,恐怕朝中將領都不是他對手。既然強攻不能制服韓信,不如使用計謀去對付他。」說罷,陳平就在劉邦耳邊獻上了一計⋯⋯

翌日,劉邦就向眾人宣報自己將到雲夢澤巡遊一事。恰好,韓信就在離雲夢澤不遠的陳縣。因此,韓信便召見了諸候,早早的守在大路旁,恭迎劉邦。可誰知,劉邦一到,韓信就被劉邦安排好的將士們給拿下了。

雲夢澤,又稱雲夢大澤,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位於今中國湖北省江漢平原,推斷面積最廣時曾有4萬平方公里。今多已成為陸地,僅留零星水體如洪湖。(網上圖片)

雲夢澤,又稱雲夢大澤,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位於今中國湖北省江漢平原,推斷面積最廣時曾有4萬平方公里。今多已成為陸地,僅留零星水體如洪湖。(網上圖片)

聽說劉邦把韓信收歸天牢,想為韓信說情的大夫田肯就急急忙的進宮面見劉邦。可是田肯一見劉邦,卻笑著說道:「可喜可賀啊,陛下!」劉邦一楞,問道:「可有什麽值得祝賀的?」見劉邦一臉茫然,田肯就娓娓道來的說著:「值得道賀的事情可是有好幾件。第一樁喜事當然是韓信束手就擒;第二樁喜事便是陛下您已經牢牢掌控了關中秦地。秦地地勢險要,山河環繞。像這種的優越的地理位置,即便百萬軍隊來襲,秦地哪怕只有兩萬兵馬都能抵擋住。憑著秦地這片有利的軍事要地,要對諸侯用兵簡直就像在高高的屋檐上倒下一瓶水那麼簡單!而且,陛下您東有齊地瑯琊、即墨等富饒之地,南有泰山作後盾,西有黃河,北有渤海。有著這樣的地勢,我們只需二十萬兵馬就可以抵擋敵方的百萬軍隊!所以說,齊地與秦地就好比東秦和西秦,陛下現在得此要地,難道不值得祝賀嗎?」

高祖劉邦聽完田肯的一席話,就明白田肯是在變相地為韓信求情,因為他所說的秦地、齊地是韓信的功勞。若不是韓信領兵征戰,他劉邦怎能擁有如此關鍵的齊秦兩地呢?劉邦略一沈吟,對田肯說:「你所言不無道理。」便下令賞賜田肯黃金五百斤。隨後,劉邦赦免了韓信。韓信雖幸留一命,卻難逃被貶為淮陰侯的命運。

韓信被貶。(網上圖片)

韓信被貶。(網上圖片)

後人由此提煉出「高屋建瓴」這個成語,比喻居高臨下,勢不可當。在現代漢語中指對事物把握全面,了解透徹。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