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天賦X培養X幸運 霍去病成年輕「戰神」

歷史長河

天賦X培養X幸運 霍去病成年輕「戰神」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天賦X培養X幸運 霍去病成年輕「戰神」

2019年11月22日 10:00 最後更新:18:17

世界上沒有完美,他卻早死。

霍去病,後世冠以「戰神」稱之,回顧他一生,經歷大大小小戰役,雷厲風行,有勇有謀,他也總能在戰場上給自己以及團隊滿意的戰果。相比不少久經沙場的老將,霍去病的過人之處,就在於他年紀輕輕便一戰成名。不禁引發思考,就是霍去病打出自己一片天的原因是甚麼,是他天賦異禀,還是有高人指點?

影視中的匈奴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匈奴 (網上圖片)

先天異稟,但要成功必先要有指導,否則多數天才都將泯然眾人。霍去病當年年輕卻天資聰穎,富有才能,作戰擁有自己獨特優勢。況且,在他的身邊還有兩個重要人物。一個是衛青,一個是漢武帝。

衛青本就是一個軍事才華極高的將領,霍去病從小在衛青身邊長大,衛青對他潛移默化的影響及教學,對霍去病軍事才能的增長提供極大幫助。而漢武帝也有才有幹,加上他很早就發現霍去病身上的優點,出於利益與賞識,他對霍去病也關愛有加,並給予指點。有了這兩人的幫助,霍去病如有神助,成長速度迅速自然。

影視中的霍去病與漢武帝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霍去病與漢武帝 (網上圖片)

畢竟世界上有才能的人很多,但是有更多是懷才不遇或自稱懷才不遇,真正能成名的也就那麼幾個。所以,單有才華不夠,還有一點比成功更重要的就是運氣。霍去病身處之時恰逢匈奴作亂。而匈奴也讓許多將領頭疼。因為匈奴熟悉草原,他們也更懂得隱藏自己,很多時候,將領帶兵打仗,收集到的關於匈奴的情報都是假,令他們作出錯誤指揮判斷。

霍去病的運氣卻很好,每次到手的情報真實性都非常高,幾次戰役,他都能將匈奴殺過片甲不留。手握真實情報加上自身軍事才能,讓霍去病屢戰屢勝,這一次次勝績又讓他的呼聲更,聲名遠播。

影視中的霍去病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霍去病 (網上圖片)

霍去病一生是傳奇,因為他一直處於「天時、地利、人和」的大環境,同時又年少有為,譜寫了一個個神話。但是他一生也有遺憾之處,大概是「天妒英才」,霍去病在取得成就的幾年後便英年早逝。《史記》只用寥寥數字交代:「(霍去病)元狩六年而卒。」即使西漢褚少孫為《史記》作補記加以詳述,但也並不詳細:「(霍光)臣兄驃騎將軍去病從軍有功,病死,賜諡景桓侯,絕無後」。

影視中的霍去病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霍去病 (網上圖片)

後世有分析過霍去病的死,可能是因為征西域時,染了傳染病回國後病故。有說法指,因為他曾經為更好得擊敗匈奴,了解匈奴生活習性,更為士兵能更快獲得補給,所以經常在戰場上直接掠奪匈奴食物,於是讓匈奴有了可乘之機,在食物裡做手腳,害死了霍去病。也有指,霍去病之死,當中另有真相:霍去病戰功顯赫,結果墮入政治漩渦,成為「政敵」的頭號敵人,最終有人假傳聖旨,將霍去病賜死。說法也遭受質疑。

無論孰是孰非,霍去病的具體死因,仍會是個千古之謎,但他早死確是事實。霍去病作為一個年輕的「戰神」,他的離開令人感到遺憾,歷史沒有如果,若他生命能夠再長一點,或許他能創造出更多奇蹟。

往下看更多文章

張璪作畫「雙管齊下」 山水松石驚艷眾人

2024年03月25日 20:00 最後更新:11:31

「雙管齊下」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是出自於唐代朱景玄所寫的《唐朝名畫錄》,在卷九十七有提及:「惟松樹特出古今,能用筆法。嘗以手握雙管,一時齊下,一為生枝,一為枯枝。」

唐代畫家張璪不但擅長文學,其畫技還十分高超。當朝宰相劉晏很欣賞他的畫,還特意邀請他去京城,舉薦他擔任檢校祠部一職。可是後來張璪因事獲罪,被相繼貶為衡州司馬以及忠州司馬。由於張璪在官場上鬱鬱不得志,以至於他把更多的心思和時間都放在畫畫上。他山水松石畫中激越的筆勢、颯爽英姿吸引了時人的目光,甚至連當時有名的畫家畢宏都問他到底師從何人。

張璪曾畫有《松石圖》、《寒林圖》、《松竹高僧圖》等作品,並著錄於《宣和畫譜》,但其實多數作品已失傳。(網上圖片) 

張璪曾畫有《松石圖》、《寒林圖》、《松竹高僧圖》等作品,並著錄於《宣和畫譜》,但其實多數作品已失傳。(網上圖片) 

張璪善畫山水,尤精松石。雖然他的技法受到王維水墨畫的影響,但他也有自己獨創的技法和風格。因為他的松石畫常常透露出獨特的意象,所以總是引起京中的猜畫風潮。每當畫成,人們都會爭相搶購。

建中三年,張璪作畫於長安。聽說當時張璪手執兩筆,同時作畫。更人驚訝的是,兩支筆可以畫出不同的景象。一支畫出鮮活的松枝,另一支畫出幹枯的樹幹,氣勢超然。要是張璪畫到得意之處,更是會以手醮色,直接揮塗。可別小看張璪的指畫,他可以單憑手指就把山石的凝重,泉水的徑流,表現得活靈活現。凡是看過他作畫的人,沒有一個不佩服他那雙管齊下的本事,甚至後來王默的「腳蹙手抹」也是受到張璪指畫的啟示。

雙管齊下 (網上圖片)

雙管齊下 (網上圖片)

面對畢宏的提問,張璪僅回答了一句「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這句話的意思很簡單,當中的「造化」指的就是大自然,「心源」也即作者的內心感悟,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大自然是藝術的根源,而畫師們就該師法自然。可是自然之美能不能轉換成藝術之美,還是得看藝術家的內心情思和作畫構設。張璪的這句話是中國美學史上「師造化」理論的代表性言論。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雙管齊下」這個成語,成語中的「管」字其實就是筆的意思,原指手握雙筆同時作畫;後比喻做事同時兩個方面進行或同時使用兩種方法解決問題。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