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粟裕在戰史上完成的五大奇蹟(圖)

博客文章

粟裕在戰史上完成的五大奇蹟(圖)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粟裕在戰史上完成的五大奇蹟(圖)

2019年11月14日 17:57 最後更新:11:10

(三)孤軍深入的殲滅戰豫東之戰

現代戰爭條件下孤軍深入敵後打殲滅戰也就粟裕敢做。現代戰爭條件下,後勤要求不在限於糧草,戰場上也離不開武器彈藥的補充。如果戰鬥失利武器彈藥得不到補充,部隊要麼成為任人宰割的的魚楠之師要麼成為一支流 寇部隊。

在粟裕記念館有人認為豫東之戰的第三階段是因粟裕貪功打黃伯韜導致部隊受了部份損失。區壽年被俘後就對粟裕說,華野部隊有被全殲的危險應該馬上撤走。但粟裕堅持對黃伯韜部發起攻擊,同時下令對黃部攻擊時不得穿插分割。

在黃伯韜求生無望連遺書都寫好時卻突然撤走。因為黃自東來粟欲東去,在平原地區短距離大部隊行進速度,我軍與國 軍相比並不佔優。不打就走很容易被黃伯韜咬住。

豫東之戰可以說是整個解放戰爭中的轉折點,沉重打擊了華東戰場上國 軍以兵團規模作戰的信心.此戰改變了中原和華東戰場的戰略態勢,為解放軍進一步殲敵重兵集團,攻克敵堅固設防城市創造了經驗。國 民 黨 「國防部」在其《中原會戰經過及檢討》中說,此次豫東會戰,共 軍表現特異的有三點,“敢集中主力作大規模之會戰決戰”,“敢攻襲大據點”,“對戰場要點敢作頑強固守,反覆爭奪”。

濟南戰役徐州各兵團根本不肯去救援。每天只前進幾公里。豫東戰役後,毛澤 東說:“解放戰爭好象爬山,現在我們已經過了山的坳子,最吃力的爬坡階段已經過去了。

(四)60萬對80萬的圍殲戰淮海戰役

60萬對80萬這樣的大兵 團作戰,敵我兵力對我比軍少於敵軍的情況下,一般會打成擊潰戰。打成殲滅戰很難。淮海名義上雖然有個兩大野戰軍共同作戰,劉鄧大軍實力太弱,時中野全軍僅有75mm野炮兩門,山炮四十二門,炮彈約兩百發;迫擊炮兩百零七門,炮彈約兩百五十發,每門炮平均只有一發炮彈。憑藉如此少量的炮火根本無法壓制住敵軍火力,因而攻擊難以奏效,無法達到迅速殲滅的目的。實際上只起到了一個阻援兵團的作用。吃黃維兵團根本吃不動,最後華野派出了4個縱隊加炮縱才搞定。

淮海戰役從發起到統一指揮都是粟裕提出來,戰場的大多數決策大多出自粟裕。就連戰爭進行中部隊的糧食供給困難,都粟裕發現並親自製定解決方案。

(五)投鼠忌器的攻城戰上海戰役

有誰見過這樣的攻城不能用重武器,攻城中電未停水沒斷。30萬軍隊駐防的大城市,國民黨的軍艦可以直接參戰。攻下來後完好無損。這無疑是又一大奇蹟。

1949年9月,粟裕到北平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會上劉伯承向代表們介紹說:「粟裕將軍百戰百勝,是解放軍最優秀的將領之一。」

這就是粟裕,他的命運是與共和國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他的名字是勝利的象徵。

美國人眼中的華東野戰軍(美國援華顧問團團長包德溫,在大使館裏對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說)

“華東共軍的作戰經驗,尤其是他們的進攻精神,在共軍中都是首屈一指的。這一點,甚至連裝備最好、人數最多的東北共軍也比不上他們。作為

共和國第一大將軍——粟裕的人生起伏

共和國的開國戰爭和後來的韓戰中,應該說有三個人戰功最突出:林彪,粟裕,彭德懷。林彪和彭德懷的政治起伏已經被談論的很多了,現在我想談談粟裕一生在黨內的起起伏伏。

粟裕(1907-1984),湖南省會同縣人,從一個普通士兵成長為十大將軍之首(其實應該給元帥軍銜),幾乎全部得意於他的軍功。尤其在46年到50年間,當時軍內能與粟裕戰功相提並論的僅林彪一人。但1958年後,粟裕受到了錯誤的批鬥,從此淡出軍隊的核心,直到辭世,在故後十年才被平反,可惜可嘆!粟裕常說:「勤勤懇懇打仗,戰戰兢兢做人」。謙恭的粟裕在軍事上是滿分,在政治上卻最多也就能得及格(政治上不及彭老總,更遠不及林彪),下面就主要從他和主席的關係上看他的人生起伏。

(一)信任的開始:

1944年,當粟裕率領只有數千人的部隊在蘇北車橋殲日偽軍逾千的捷報傳到延安窯洞,慧眼識將才的毛澤東當場說了一句極有預言性的話:「這個從士兵成長起來的人,將來可以指揮四五十萬軍隊,」

(二)驚喜的開始:

報發給戰略區首長,介紹這一「造成輝煌成果」的經驗:“每戰集中絕對優勢兵力打敵一部,故戰無不勝,土氣甚高;繳獲甚多,故裝備優良;憑藉解放區作戰,故補充便利;加上指揮正確,故能取得偉大勝利。這一經驗是很好的經驗,希望各區仿照辦理,並望轉知所屬一體注意。”毛澤東將粟裕的經驗推廣到全軍學習。

(三)大膽的任用:

華東野戰軍成立後,毛澤東電告陳毅:「具體作戰由粟裕同志負責。」

:「究竟打何路最好,由你們當機立斷,立付施行,我們不遙制。」並最終粟裕精彩的完成了痛殲國軍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編74師的壯舉。

(四)成為心腹愛將:

1948 年5月,西柏坡城南庄,從不出門迎接黨內同志的毛澤東,竟大步走出門外,與粟裕長時間握手,並意味深長道:「17年了!」17年前,粟裕擔任紅12軍64 師師長,在第一次反“圍剿”中,先擒張琿瓚,後打譚道源。撫今追昔,兩人都很激動。毛澤東說:“你們打了那麼多漂亮的大勝仗,我們很高興啊!這次要好好聽聽你的意見哩。”

這次會議上,毛主席改變了原來馬上渡江的計劃,聽取了粟裕的意見,就有了後來扭轉中原戰局的豫東戰役,

孟良崮戰役之後一周年,氣吞山河的毛澤東在西柏坡向粟裕面授中原大戰機宜時問粟裕:「去年,也是在這個宜人的5月,你們在山東打了一仗……」“在盂良崮。”粟裕回答。“戰果如何?”“全殲74師,擊斃敵酋張靈甫。”毛澤東含笑鼓掌:“你們那樣果敢、迅猛地消滅了74師,在中國這塊土地上,有兩個人沒想到,一個是……”栗裕脫口而出:“蔣介石。他大喊,我的精銳之師遭此慘敗,實在沒想到。” 毛澤東:“還有一個人呢?” 栗裕,“陳誠?”毛澤東:“不足掛齒。” 粟裕:“何應欽?”毛澤東:“何足道哉。”粟裕,“白崇禧?”毛澤東:“離題千里了。”粟裕:“那麼是誰呢?”毛澤東:“第二個沒想到的就是我毛澤東!”

(五)絕對的信任:

完全同意粟裕的意見,並指出:「這是目前情況下的正確方針。」並無比信任地指示粟裕:“情況緊張時獨立處置,不必請示。

此戰後,毛澤東說:「解放戰爭好象爬山,現在我們已經過了山的坳子,最吃力的爬坡階段已經過去了。」

(六)對愛將戰功的欣賞:

1948年開始的淮海戰役共殲敵55.5萬人,粟裕直接指揮的華東野戰軍就殲敵44萬人。毛澤東說:「淮海戰役,粟裕立下第一功。」

(七)主席眼中獨擋一面的飛將軍

1950年6月6日至9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了七屆三中全會。會上,華東軍區副司令員粟裕彙報了解放台灣的各項準備工作。栗裕請求由中央軍委直接組織指揮台灣戰役,毛澤東則決定這一戰役仍由栗裕指揮

韓戰爆發後,毛澤東直接點將要粟裕為東北邊防軍總司令兼政委,肖勁光為副司令,準備指揮軍隊入朝,但粟裕卻突然發病並住進了療養院,毛澤東後點將林彪,同樣發病,後點將彭德懷入朝。

(八)沒有成為元帥

1955 年,中央在討論到粟裕軍銜問題時,毛澤東不僅要給粟裕授元帥銜,而且給予了粟裕極高的評價。毛澤東說:「論功、論歷、論才、論德,粟裕可以領元帥銜,在解放戰爭中,誰人不曉得華東粟裕呀?」周恩來說:“可是粟裕已經請求辭帥呢?”毛澤東又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授銜時,我們軍隊中有些人,打仗時連命都不要了,現在為了肩上一顆星,硬是要爭一爭、鬧一鬧,有什麼意思!”朱德笑了說:“肩上少一顆豆,臉上無光么!同時當兵,誰也沒有少打,回到家中老婆也要說哩!”劉少奇說:“要做思想工作,黨在軍隊中的思想工作,這時候決不可以放鬆。”毛澤東還說:“難得粟裕!壯哉粟裕!竟三次辭帥,1945年讓了華中軍區司令員,1948年讓了華東野戰軍司令員,現在又讓元帥銜,比起那些要跳樓的人,強千百倍么!”周恩來也說:“粟裕二讓司令一讓元帥,人才難得,大將還是要當的。”毛澤東補充說:“而且是第一大將。我們先這樣定下來,十大將十元帥。”

粟裕辭帥後,羅榮桓元帥也提出辭帥,被主席否定。在正式公佈軍銜之前,消息已在將軍們中傳播,徐海東大將馬上提出自己軍銜太高,周總理批示:「不高,也不低,正好!」當得知粟裕辭帥為將後,許光達大將也要求辭掉大將軍銜。後來直爽的許世友上將找到總理,要求自己當大將,總理說:“粟裕也是大將呀!”許將軍就不再說話了。所以,後來人們說:“粟裕震大將”。

當時,粟裕是真心辭帥,還是迫於人際關係壓力,現在不好定論。

(九)當上倒霉的總長

1952年,粟裕當上了副總參謀長,1954年後,當上了總參謀長。在戰爭年代,堅持己見的粟裕往往能獲得軍事上的勝利。在政治味道濃厚的總參,不喜曲意迎合,常常堅持自己觀點的粟裕,在工作中深深得罪了聶榮臻和彭德懷,為自己失意的後半生打下了伏筆。

性情比較暴躁的國防部長彭德懷往往對粟裕出言不遜。當粟裕在上報的文件上寫了「彭副主席並轉呈中央、主席」字樣時,彭德懷就大發脾氣,說:“我不是你的通訊員!”不這麼寫,彭老總會說:“你又越級!”總參和彭德懷主持的國防部關係惡劣。為了保證國防工作的順利,貫通帝王心術的毛澤東只能選他們中的一個留下。這個時候的毛澤東在聽到過眾多中央領導人對粟裕的意見後,毫無疑問要捨棄粟裕。

後來陳賡(大將)曾對粟裕說:「古往今來,兩種人最危險,一是功勞太大的人,一是不去迎合上司的人,你老兄這兩樣一樣都不少,能不被整嗎?」

(十)1958年5月,開始的軍委擴大會議,開始錯誤的批評粟裕:

1958年,劉伯承,葉劍英,粟裕,肖克等同志在軍委擴大會議上均遭到了錯誤批評!

議強加給粟裕的罪名是「反黨反領導的極端個人主義者」。主要根據:一是說粟裕“一貫反領導”,與陳毅、聶榮臻和彭德懷三位領導都搞不好;二是說粟裕“向黨要權”、“向國防部要權”,“爭奪軍隊領導許可權”;三是說粟裕“告洋狀”。對此,粟裕一邊檢討,一邊也儘可能地做了實事求是的說明。主持軍委工作的彭德懷說:“要把粟裕批倒批臭!”在會議上,彭德懷,聶榮臻,黃克誠(大將),譚政(大將)都猛烈批評粟裕,林彪,羅榮桓也沒有能夠主持公道。

當粟裕解釋自己從不爭權,堅持華野司令員由陳毅兼任時,彭德懷馬上說:「這正說明你陰險!」聶榮臻說:“作為總參謀長來講,有了嚴重的資產階級個人主義,這不是做小偷,而是要做大盜,大盜盜國!”林彪為了使彭德懷得罪所有遭批鬥的同志,甚至說:“這次會議,我們要緊密團結在彭老總身邊!”使得大會氣氛完全被彭德懷的衝動情緒感染,粟裕錯誤被無限放大,幾乎成了一無是處。在會議上,面對巨大的壓力,粟裕被迫一次次的承認烏有的批評,一次次認錯。

當然,也有的將軍,尤其是一些上將,中將,很多人為粟裕辯白:「我在粟總長手下打了這麼多年仗,我怎麼就沒看出來粟總有野心?!」也有人直接說:“軍委的意見我不能理解!”甚至同遭批評的葉劍英元帥也說:“粟裕怎麼會是資產階級個人主義,我看最多是有些驕傲罷了。”毛澤東曾向被自己封為終身海軍司令的蕭勁光(大將)徵詢對粟裕的看法。蕭毫不猶豫的說“粟裕為人正派,沒有二心,是好人”。毛點頭表示贊同。

此後,其實並不想完全整倒粟裕的毛主席講了句公道話:「粟裕同志戰爭年代打仗打得好,是為公的。到北京以後是為公還是為私?不能說都是為私吧!」後來,在周恩來,陳毅,葉劍英等軍委成員的努力下,批鬥粟裕最終沒有成為敵我矛盾。

不過,粟裕並沒有因此得到解脫。軍委擴大會議雖然於7月2日結束了,仍有人繼續在中央領導中施加影響,把粟裕誣為「裏通外國」。這就使毛澤東對粟裕產生了嚴重的不信任。(毛後來說過:“只要不是裏通外國,錯誤就還可以挽救。”)不久後,毛澤東甚至在一次中央會議上把粟裕作為軍內的“壞人”點了名。結果,8月 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過了“解除粟裕總參謀長職務”的決定,並決定將他的“錯誤”口頭傳達到軍隊團一級、地方地委一級。

9月,粟裕向黃克誠交接了總長。總理會後馬上找到粟裕:「我不管你幹什麼,任何人讓你粟裕離開北京都必須經過我的同意!」這樣,粟裕就留在了軍委,沒有遭到一些同志進一步的排擠,實際上後來的文革,粟裕也是被周總理保護而沒有太大衝擊的。此後,粟裕被派到軍事科學院給葉劍英當副手。

(十一)錯誤批評後的日子

粟裕被錯誤批判和撤職一年後,彭德懷、黃克誠等就在廬山會議上被打成了「反黨集團」,粟裕也出席了這次會議。這時,劉少奇勸粟裕把1958年受到錯誤批判一事提出來。

粟裕卻明確表示:「我不願在彭德懷受批判的時候提我自己的問題。我絕不利用黨內政治風浪的起伏。我相信自己幾十年的革命實踐足夠說明自己!」多麼光明磊落的大將軍呀!不知道彭老總知道後會怎麼想,是不是心裏會有愧意。

1960年1月,粟裕應邀參加中共中央在上海舉行的政治局擴大會議。毛澤東在會上講話時還特地轉過臉來朝著粟裕說:「粟裕呀,你的事可不能怪我呀!那是彭德懷他們那個千人大會上搞的。」對此,粟裕十分興奮,認為這等於毛澤東代表中央給自己平了反。然而,中共中央此後卻並未就此發出任何指示和作出決定,因為有的元帥對粟裕仍舊持懷疑和不信任態度。

1965年,繼粟裕和黃克誠之後,又一位總長羅瑞卿(大將)受到錯誤批評,政治能力已經很出眾了的羅大將軍跳樓重傷,「將軍百戰身名裂」到“將軍一跳身名裂”的痛苦,證明總長實在不好當。

影資料,都可以看到粟裕坐在總理身邊。

1972年,在陳毅追悼會上,毛曾握著粟的手說:「井崗山時期的戰友不多了。」粟裕感動得淚流滿面,這是毛主席給粟裕的一點安慰。

(十二)一度看到重新走向軍隊的希望

60年代,中蘇關係急劇惡化,中國迷漫在戰爭的陰雲中。由於粟裕在戰爭年代極其傑出的軍事才能已為大家熟知,所以開始有人呼籲重新起用粟裕。

當時任軍事科學院院長的葉劍英就對任副院的粟裕講:「你要準備接大班,不要接小班,把院裏的工作交給其他同志,將來的戰爭是需要你的,你要有準備。」

1965 年,當時主持軍委會議的林彪曾找到在上海養病的粟裕說:「你現在身體不好,好好養病,病好了後要多到軍隊走走看看,了解軍隊的現狀,有什麼建議就對我講。」粟裕感到林彪當時還是比較真誠的,就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林彪表示同感。此後,粟裕親自到西北中蘇邊境進行了實地考察。

1966年,文革開始後,周總理提名粟裕主持國防工業,說:「主席對我講,你是有戰功的,現在打不倒,可以去搞國防工業。」,但粟裕1970年又被江青等人排擠出來。這使粟裕重回軍隊的希望幾乎破滅了。

1975年,中央決定成立軍委常委會議,粟裕被點為11個軍委常委之一。

1975 年,粟裕作為解放軍代表團團長出席人大會議,分組討論中,江青突然在一群人的前呼後擁下進入會場:「粟總,我們找你來學習了。」粟裕故意裝糊塗:“我們在學習總理的報告。”會上,有位將軍提議由江青發言,粟裕馬上轉頭和旁邊同志說話,這位將軍又提醒粟裕,粟裕斥責到:“你不要唧唧喳喳的。”說完又轉頭不理江青。江青大怒:“粟裕,你不要裝神弄鬼”。說完氣呼呼的離去。

1976年,粟裕受鄧小平委託,到南京軍區穩定軍隊。同時,在給葉帥祝壽時也曾討論機密。可以說,粟裕在文革期間為抵制四人幫搞亂軍隊是做出貢獻的.

(十三)生前希望平反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共中央開始著手處理歷史遺留下來的冤假錯案。鄧小平明確講:“要了結1958年軍委擴大會議這樁公案。

得知這一消息後,粟裕去見葉劍英副主席時,表示要求平反。葉講:「這件事應該解決一下,你寫個報告給中央,我回京後同小平同志也說一下。」以後從葉處得知,葉已同小平同志談過,小平同志同意。

據此,粟裕於1979年10月9日就1958年軍委擴大會議對他進行的錯誤批判,向中央正式寫了申訴報告,要求撤銷會議強加給他的一切誣衊不實之詞。葉劍英在粟裕的報告上批示同意。

但不知出於何種原因,此事一直拖了下來。直到1983年胡耀邦總書記又進一步批示,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決定直接受理粟裕的冤案,不久又提出了具體的方案,並徵求了粟裕本人的意見,決定即由中共中央指派代表同粟裕本人正式見面,但這一決定也未能付諸實施,粟裕於1984年故去。

(十四)終於平反

中央有關文件中開始提到粟裕受到錯誤批判的情況,已經是1987年9月11日。在這一天,由於主管編輯的宋時輪上將(曾任三野十兵團司令)的提醒,中央軍委常務會議決定,在《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卷》人物分冊「粟裕」條目中加上這樣一句:“1958年在所謂反教條主義中受到錯誤的批判”,公開指出了1958 年軍委擴大會議對粟裕的“批評”是“錯誤”的。對此,當時任軍委常務副主席的楊尚昆讓人向粟裕夫人楚青轉達了這樣的話:“這件事我已費了很大的勁,只能先辦成這樣了。”

給粟裕正式平反,是在他去世10年之後。這時,彭德懷,聶榮臻,黃克誠,譚政都已去世,最後阻礙昭雪的力量終於消失。 1994年12月25日,中央軍委副主席劉華清和張震(曾任三野參謀長,55年中將,88年授為上將),聯名發表了題為《追憶粟裕同志》的文章。文章同時在黨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和中央軍委機關報《解放軍報》刊登。文章除了對粟裕的豐功偉績和崇高品德作了全面的實事求是的評價外,特別明確指出: 「1958年,粟裕同志在軍委擴大會議上受到錯誤的批判,並因此長期受到不公正的對待。這是歷史上的一個失誤。這個看法,也是中央軍事委員會的意見。」這篇文章經由南京軍區和總政治部先後草擬,總政治部、中央軍委、中央黨史工作領導小組修改審定,最後由江澤民總書記審閱發出。這個代表中央軍委為粟裕正式、公開的平反,雖然來得太遲,但終於還歷史以本來面目,還粟裕以清白高潔,既告慰了九泉之下的先烈英靈,也實現了許多幹部群眾多年的心愿。這一長達36年的歷史公案,至此總算有了一個公正的了結。

附錄一:粟裕解放戰爭中的事迹

1946年7月蘇中「七戰七捷」以3萬人擊敗敵12萬,殲滅5.3萬,讓由南京飛到南通督戰的國民黨總參謀長陳誠,坐鎮徐州督戰的湯恩伯,白崇禧顏面掃地。

朱德總司令稱讚:「粟裕在蘇中戰役中消滅的敵人,比他自己的兵力還多。」

1947年1月整編製的消滅了整編26師,這是我軍首次整編製的殲滅國軍一個整編師。

1947 年5月,國民黨五大主力之首的整編第74師,全師3。2萬人在孟良崮被殲滅,整個國民黨軍政朝野為之震驚。整編第74師是國軍王牌中的王牌,全美式裝備,曾經在兩次演習中全部擊敗美軍第七師,戰鬥力極強。被蔣介石作為御林軍。該師師長張靈甫被我軍擊斃後,我軍敬重他,買了口好棺材為他下了葬。

蔣介石老淚縱橫:「以我絕對優勢之革命武力,竟為劣勢烏合之匪所陷害。真是空前大的損失,能不令人哀痛!」

林彪曾對此役感嘆說:「粟裕什麼戰都敢打呀!」

1947年全年,粟裕共指揮部隊消滅了整整40個旅的編製,比全國其他各個戰場殲敵數的總和還要多。山東老百姓對聯說「毛主席當家家家旺,粟司令打仗仗仗勝!」

陳毅曾說:「粟裕將軍的戰役指導一貫保持其常勝紀錄,愈出愈奇,愈打愈妙」。後來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期間,第二野戰軍司令員劉伯承對記者發表談話時說:「粟裕將軍百戰百勝,是解放軍最優秀的將領之一。」

1948年豫東戰役,粟裕幾乎整編製的殲滅了國軍五大主力之一的第5軍,同時殲敵9萬餘人。毛澤東稱讚說:「解放戰爭好象爬山,現在我們已經過了山的坳子,最吃力的爬坡階段已經過去了。」

1948年9月的濟南戰役,8天就攻克濟南,殲敵10萬,蔣介石親自去濟南督戰都沒保住,外國媒體嘩然,被當時的美國報紙說成:「現在看來大陸已經強大到可以攻克揚子江北的任何一座城市了」。

1948年底進行的淮海戰役共殲敵55.5萬人,粟裕直接指揮的華東野戰軍就殲敵44萬人,其中包括五大主力之一的第11軍。毛澤東說:淮海戰役,粟裕立下第一功。

1949年進行的百萬大軍渡江戰爭,粟裕指揮的三野就佔了65萬,東線強渡,攻佔南京,解放杭州。粟裕在總前委中發揮的很大作用,在整個戰役中是主角。

1949年的上海戰役,是整個解放戰爭中最大的一次攻城戰,也是解放戰爭中最後一次大強度的攻堅戰,殲敵15萬之眾。我軍也傷2.1萬,陣亡0.7萬。後來又進行了舟山戰役,國民黨12萬海陸軍敗逃台灣,是我軍第一次大規模的海陸配合作戰。

1950年,解放軍60萬大軍準備由粟裕指揮解放台灣,但韓戰爆發後,中央急調粟裕為東北邊防軍總司令兼政委,全權準備指揮入朝作戰。因病住院,從此,粟裕先後擔任上海副市長,南京市長,副總參謀長,總參謀長,副國防部長等職,從此後淡出了一線直接軍事指揮。

在解放戰爭中,粟裕指揮的比較著名的戰役還有:黃橋戰役,宿北戰役、沙土集戰役、魯南戰役,萊蕪戰役,同時還包括南麻戰役。

同時,陳毅和粟裕領導的三野對其他兄弟部隊的貢獻是難以被歷史忘記的。

劉鄧大軍在挺進大別山以前,粟裕曾經划出2個縱隊,一個是後來的四兵團,即陳賡、謝富治兵團,被中央在1946年就指定為中央直屬兵團;再一個是楊得志縱隊,劃歸華北聶榮臻指揮。劉鄧大軍在山東定陶一帶作戰,傷亡極大。因此中央決定,粟裕的華中野戰軍調出一個兵團也就是3--4個縱隊給劉鄧。這樣劉鄧大軍組成了6個縱隊,約11萬大軍,殺向了大別山。鄧小平同志說,這是大轉折。

淮海戰役前,中原野戰軍在劉伯承、鄧小平同志的指揮下,殺回中原。因為大別山戰鬥的艱苦,中野只餘5萬餘主力部隊。中央決定,粟裕再拿出一個兵團4個縱隊支援中野(後來的第二野戰軍)。後來,陳毅同志兼任中原野戰軍第一副司令員,又帶走2個縱隊。

由於爭奪東北,中央決定原由115師發展的山東主力6萬部隊全部開到東北,蘇北黃克城部3.5萬亦去東北。(三野主力的葉飛部原計劃也是去東北,後山東軍區要求中央將此部留下)。這幾支部隊在林彪的領導下後來發展到數十萬(隸屬東北野戰軍,後來的四野)。

最後,向故去的人民英雄----粟裕元帥(大將軍)致敬!




現代秘史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王洪文愛看黃片 釣魚也要幾個女護士服侍(圖)

2022年03月21日 18:41 最後更新:04:50

「四人幫」接受審判(資料圖)

王洪文,在上海「工人革命造反總司令部」當「造反司令」,是搞打、砸、搶、抄、抓起家的。他自己也承認是「順潮流,趕浪頭,逞威風,成一霸」的。他連馬克思主義的起碼常識都沒有,只不過從廣播上聽到、從報紙上看見幾個「造反有理,一反到底就是勝利」的字句,接過來喊叫,居然最後混到了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人的地位。

在訊問談話期間,我們發現他根本說不清什麼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本原理;什麼叫作修正主義,怎樣算「左傾」,如何屬於右傾。他由中央委員到中央政治局委員,政治局常委,中央副主席,不僅廣大幹部群眾認為荒謬,連自己也感到「莫名其妙」,「做夢也沒有想到」。

就連在「四人幫」內部,他也被其他三人罵為不理“正事”“白相人”。但在揮霍國家財產,搞生活享受上,他卻是後來居上。他一個人在北京和上海就佔有九輛汽車;到外地,當時他坐飛機,還嫌三叉戟小,要求派國內最大的波音707。他差不多每天都要大夫為他推拿一兩個小時。他一起床,就得喝一杯濃咖啡,或者吃興奮劑;睡前要喝一杯西洋參湯。一日三餐,頓頓雞鴨魚肉還嫌不夠,要吃燕窩,法國菜烤蛤蜊、炸牛排、牛尾湯等,喝的是茅台、人蔘、三鞭等名酒。

影和淫穢錄像上頭。他還發明了一種摔手錶的遊戲,一邊玩一邊說:「反正不花錢,摔壞了再到上海去拿。」他釣魚,要有好幾個女護士服侍左右,為他打傘遮陽,並剝了橘子一瓣一瓣喂進他嘴裏。每當有文件或送批的報告來了,他都讓秘書廖祖康代看文件,並替他在文件上畫圈、批字。

在交代問題時,王洪文稱他的人生中有兩個想不到:一個是青雲直上「想不到」,一個是轉眼變成被審查對象「想不到」。訊問中他說他得了一種癔病,時而感覺千軍萬馬,時而冷寂心慌,時而靜得可怕,時而兩耳雷鳴,大約就是這種暴漲暴落留下的後遺症。不過,據我們觀察,在交代問題的絕大多數時間,他的神志還是清醒的。

一般情況下的表現,王洪文表現得很願意交代,比較老實,比較溫順,很有願意悔過認罪的樣子。

他也交代了一些問題,例如,1974年在人民大會堂開政治局會議,他把鄧小平在江青的質問下如何頂撞江青,江青怎樣大發雷霆,張春橋污衊鄧小平「又跳出來了」;他們四人如何相約去釣魚台十七號樓舉行秘密會議,作出了妄圖阻止毛澤東任命鄧小平為第一副總理的決定;以及當晚他回去就寢,接了好幾個電話,怎樣密調三叉戟飛到長沙,毛主席如何斥責他們;以及因心情不舒暢,沒有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在長沙多住幾天,買了許多橘子,就飛回北京,跟江青、張春橋、姚文元,還有王海容、唐聞生一邊吃橘子,一邊發牢騷,都說得很清楚,很詳細。

但是,他對那次自己在毛主席面前誣陷周總理,說什麼「北京大有廬山會議的味道」,卻不正面答覆,只是自言自語、自問自答地耍花招說:“我那次談到了周總理嗎?我沒有提到周總理吧?我會說周總理嗎?好像我只說了鄧小平和江青吵架的事似的……”當問他為什麼去長沙之前,不向在北京住醫院的周恩來彙報時,他幫作吃驚地說:“哎呀,這麼重要的問題,我怎麼當時就想不到了呢?我當時怎麼就沒想到呢?”一副既要裝老實,又想耍滑頭的醜態。

另一次,我們就王洪文利用所謂「伍豪事件」整周恩來之事,找他談話,他再度在我們面前拙劣地表演了一番。

伍豪是周恩來的別名。1932年,在國民黨特務機關的策划下,上海的《時報》於2月16日、17日,《申報》於20日、21日,連續刊登了一個伍豪等243人脫離共產黨的啟事,以此來瓦解共產黨,破壞周恩來的名譽。這時周恩來已到了江西中央蘇區,上海的中共組織隨即在2月22日《申報》上登出啟事,意在闢謠。2月27日,又在我黨創辦的《實報》上刊登伍豪啟事,戳穿國民黨特務機關的陰謀。3月4日,中共又通過《申報》刊登《巴和律師代表周少山的緊要啟事》,進一步闢謠。

這本來是一件十分清楚的事情,但在「文化大革命」中有人又把它翻了出來。江青集團如獲至寶,要用國民黨機關製造的,早在1932年就已經破產的謠言,來誣陷周恩來,從而製造一個打倒周恩來所代表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重型炮彈”。

在毛澤東主持的一次政治局會議上,有了解當時情況的同志,用事實對國民黨特務機關和江青從不同角度誣陷周恩來的問題,給予了有力批駁,並且點著當時裝著閉目養神的康生,指出他是熟知真相的。康生這才承認了事實,點了頭。毛澤東當時做結論說:「這件事情已經搞清楚了,是國民黨製造的謠言。」

然而,江青反革命集團並不死心,王洪文在毛主席已經作了結論以後,還下令給他在上海圖書館的小兄弟,要他們繼續搞有關「伍豪事件」的材料。

當我們訊問此事,王洪文對他曾在毛主席已經對「伍豪事件」作了結論後,仍然藉此整周恩來的事實矢口否認,還賭咒發誓、捶胸頓足地說他“絕對不會反對周總理。”

對他的抵賴,我們出示了他在毛主席作結論的政治局會議後,他本人還要搞「伍豪事件」的親筆批示。面對證據,他緊張得大汗淋漓,尷尬不堪地自言自語說:“我,我怎麼會在這個時候,還,還有這樣的批示呢?我,我怎麼會……?”

我們追問:「這是不是你自己寫的呢?」他見白紙黑字,再無法推脫,不得不說:“這,這倒是我,我的字……”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