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違法達暴 不可收拾

博客文章

違法達暴 不可收拾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違法達暴 不可收拾

2019年11月14日 19:39 最後更新:19:52

最近在一條網上視頻,見到港大法律學院的教授,苦勸港大學生示威者不要做違法暴力抗爭行動,看後令人感慨。視頻中見港大法律學院的陳文敏教授告訴示威者,那些行為是犯法的,是要坐監的。但是,學生們以粗口回應,陳文敏的語調極其無奈。

這讓我想起三年多之前的一件小事,當時我與兩名中五女生補習通識,講到法治。由於我讀過法律,自以為對法律觀念很有認識,便說法治的定義很簡單,就是「以法而治」。誰知一個中五女生馬上回應:「你說的法治,只是最低層次。」我當時有點詫異,便問她:「那麼,最高層次是什麼呢?願聞其詳。」女生說:「是以法達義(即後來的違法達義)。」連中學生對公民抗命背後的理論,也能琅琅上口,我感到極之驚訝。順帶一提,一年多後這個女生在高考的通識科,拿了5**的成績。

我後來做了一些調查,發現這些說法,是來自港大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原來港大有個法律教育計劃,主講者是戴耀廷和公民黨的律師。他們培訓通識老師,宣稱法有四個層次,第一層是「有法可依」;第二層次是「有法必依」;第三層次是「以法限權」;第四層次是「以法達義」(即違法達義,按自己心中的公義行事,可以做違法的事情)。我覺得十分恐怖,在2017年8月19日發表了評論。題為《通識老師請注意:「以法達義」是錯的!》可惜我的評論,沒有引起多少注意。違法達義的觀念,一步一步深植於大、中學生的腦袋裏,現在更進一步演化成「以暴達義」,違法已不足夠,還要加上暴力。

戴耀廷這位人到中年的副教授,在2014年發動了一場自己不能控制的佔中運動,但永遠想充當激進年青人的思想導師。他最近引述了激進政治學者Candice Delmas寫的《A Duty to Resist: When Disobedience Should Be Uncivil》(反抗的責任:不合作運動可以變成不文明的時候),用激進的政治理論,合理化「私了」的行為。他提出要對抗政治潔癖,認為在特定的處境下,抗爭者在符合一些政治標準下,仍可合理地用一些不合法及不文明的方法,去爭取合乎公義的改革。他聲稱雖然大部分「私了」都是難以合理化的……但某種「私了」行為可以是合理的,背景是有嚴重的官方不當行為,政權使用武力攻擊它的人民或未能保護人民受到其他人的致命暴力攻擊。

今天社會流行的「私了」,主要是示威者遇到不同政見的人,便以暴力對待。本周一,馬鞍山一名建築工人便因為反對示威者破壞港鐵站,被示威者潑天拿水並放火焚燒,造成四級燒傷,性命危殆,就是「私了」的典型。昨天,又有一名70歲的清潔工在上水的暴動中受傷危殆。當時一批反對堵路的市民與黑衣人互擲磚頭對打,那名清潔工只是站在路上,卻被黑衣人那一方掟來的磚頭,擊中頭部,入院後證實腦幹死亡,有可能成為這場運動中的第二名死者。但戴耀廷竟然可以引經據典,將「私了」合理化,將這些有害的理論,教給大、中學生,他們個個為了心中的公義,走去「私了」他人,這會是一個什麼世界?

看了陳文敏與示威學生對話的視頻片段,覺得有點諷刺。過去,港大法律學院充斥著傾向於泛民的高層,他們沒有阻止、甚至鼓勵戴耀廷這些老師,提出激進的政治主張,包裝為學術理念,不但培養了港大法律學院的學生,還廣泛地培訓通識老師,把違法暴力合法化的思想,深植於大、中學生的腦袋裡。今天,正是他們教出來的學生,要佔據校園,要把雜物丟到馬路上,堵塞交通,甚至私了不同政見者,這正正是他們昨天種的因,造成今天的果。

當用火焚燒一個活生生的不同政見者都可以認為合理,泛民到今天還不肯與這種殘暴、恐怖的行為割蓆,只能夠用「無語」兩個字去回應。

當違法達暴的觀念盛行,私了無罪的思想植根後,我們的社會,將會沉淪到一個怎樣的境地呢?當全民私了,你殺我、我殺你,香港將會變成一個甚麼樣的世界呢?港大法律系老師,就像小說《科學怪人》(Frankenstein)中那個科學家一樣,製造出一個完全不受控制的科學怪人,最後恐怕會咬死自己吧。

盧永雄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不讀書,就輸在起跑線

2024年04月18日 18:35

我認識很多家長經常在探求如何為子女考進名校的方法,以為進了名校,就可以贏在起跑線,是通向成功的捷徑。

我愛做田野調查,有時與一些成功人士吃飯閒聊時,總會了解一下他們成功的因素是什麼,發現成功人士是否出身名校只是一半一半,讀普通學校甚至「雞校」的名人,所在多有。另一個有趣發現,成功人士通常都很有好奇心,知識面廣博,較多人有一個特性,就是都喜愛讀書。

第一,犬父無虎子。很多家長認為入名校可以確保成功,經常講「阿仔阿女,你要勤力啲讀書,考間好學校」。但爸媽講這幾句話時,可能自己正在打機或煲劇。亦有很多父母一放假就去旅遊玩樂,但就逼子女讀書。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環境,父母是他們模仿的主要對象,那怕是多反叛的孩子,很諷刺地他們只是在重複父母的行為模式。不愛讀書的爸媽,怎能叫孩子讀書呢?

第二,大學小學化。智能手機普及,令讀書的風氣銳減,因為用手機作各種消閒娛樂的時間大幅增加,人總不能靜下來,更沒有興趣看書。20年前我曾在大學兼職教書,已經發覺當時學生開始無甚好奇心,上堂提問的只是少數。學生不帶著問題進課堂,能夠從課堂拿到東西走的人就很少了。

現在大學生可以對老師評核,老師為了遷就學生,就用學生最適應的方法,不只上課有PowerPoint(簡報),而且寫得極其詳盡,還將詳細的PowerPoint發給學生, 課堂上包括什麼書本的知識,PowerPoint有一兩版介紹重點,大學生不用讀原著,考試前只要背好PowerPoint,就可以攞A。更有甚者,由於學生不提問,有大學老師為了鼓勵提問,就會向提問的學生派貼紙,下課時就叫學生把貼紙貼在名單上,就可以加學生上課的參與分。提問派貼紙,恐怕是一種對小學生的教學方式,但這就真實地出現在本港著名大學的課堂當中。我不怪老師,他們也只是適應現實,尋找最有效的教學方法。但大學小學化,的確是一個嚴重問題。

學生讀書少、知識水平低、思想深度淺,將來不要說成功,就想解決工作時遇上的實際難題,也不容易。因為要破解真實的難題,和上學背PowerPoint攞高分的方式很不一樣。我就聽過真實的例子,即使拿一等榮譽的名牌大學畢業生,開始工作時也是完全手足無措,因為他根本完全沒有解難的經驗,亦都很不適應不是背書就可以攞A的實際工作環境。

第三,好奇就會贏。人類進步源於有好奇心,想改變現有的生活,所以研究改善現有生活的方法。猩猩知道椰殼裏有很好味的椰汁椰肉,但椰殼很堅硬,不知道怎樣打開它。不知從哪時開始,一隻猩猩發明了用石頭硬敲椰殼的搵食方法,成功吃到美味的椰子肉,其他猩猩爭取倣效。之後代代相傳,用石頭敲碎堅果,就是小猩猩成長時可能要花幾年才學習到技巧。第一隻打破椰殼的猩猩真的很有好奇心,其他猩猩靠的是學習。

我自己從小就喜歡歷史,那時候心中經常問兩個問題,第一,為何日本1868年的明治維新可以成功,中國1898年的百日維新卻失敗呢?第二,為何中國共產黨被國民黨兩次圍剿,人數所剩無幾,最後竟然可以以少勝多,成功打敗國民黨解放全中國呢?我看很多書籍,為這些問題尋找答案。

我讀大學的時候,中大學生會在一本送給學生的記事本的封面上,印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相信現在已經很少人有這種情懷,但總可以「為成就人生而讀書」。

政府已經將4月23日定為「全民閱讀日」,由20號開始就有一連串「香港悅讀周」活動,希望爸爸媽媽 可以和孩子一起,拿起一本書,一起讀一讀。孩子的成功人生,將會由閱讀開始。成年人當然還可以有N種愛讀書的理由。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