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中國古今人口長期樽頸 為何清代迅速增長?

歷史長河

中國古今人口長期樽頸 為何清代迅速增長?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中國古今人口長期樽頸 為何清代迅速增長?

2019年11月20日 10:00 最後更新:16:45

很多條件配合下而衍生的結果。

從史料記載統計上看,明朝以前,人口規模有一個樽頸位,即使是西漢文景之治下,到了唐朝開元盛世,全國人口依舊在六千萬左右,遲遲沒有超過這個數值。明朝以後,國家統一,社會安定,人口數量激增,峰值時達到一億多。然而與清朝相比,明朝的人口規模仍然十分有限。

宋代《耕織圖》局部 (網上圖片)

宋代《耕織圖》局部 (網上圖片)

據《明熹宗實錄》載,明朝在天啟三年(公元1623年)時有51655459人,到了崇禎執政,隨著連年戰亂及天災人禍,人口數量銳減。明末時有許多百姓為躲避沉重的賦稅揭竿而起、流落山林,並沒有被記錄在戶籍,所以明末人口可能不止五千萬。然而,當時人口銳減是必然,著名內地學者易中天認為明末人口在六千萬左右,大部分學者普遍認為,明末實際人口不會超過一億。可是,清朝建立後,人口規模迅速激增,至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時突破四億,這時距離明末還不到兩百年。甚麼原因令清朝人口增長如此迅速?

清代《耕織圖》局部 (網上圖片)

清代《耕織圖》局部 (網上圖片)

首先,高產量農作物引進,為清朝人口激增的基礎。大航海時代發展,世界聯繫密切,美洲高產量農作物玉米通過南洋進入中國土地。同時期還有薯仔、紅薯等作物來到,廣泛種植。因為這些作物易種,即使在貧瘠土地依舊有收成,種在肥沃的土地上收成更為普通作物幾倍計,為人口增長提供糧食保障。

清朝人口規模擴大還要得益社會漸趨穩定。明朝末年,天下大亂,到了清朝入關,許多人死於戰亂及屠殺,人口規模進一步縮小。然而,當清朝渡過了初期,基本上沒發生大規模戰事。

郎世寧《乾隆戎裝騎馬圖》(網上圖片)

郎世寧《乾隆戎裝騎馬圖》(網上圖片)

針對少數民族關係,清朝實施「改土歸流」,緩和中央與西南土司的矛盾,也進一步擴大人口活動面積。西北等邊遠地區,清朝先大規模移民,在土地面積日益緊張,清朝不斷開墾荒地。台灣問題解決後,清朝重新利用沿海地區圍海造田,耕地面積增多,也在擴大人口中發揮重要作用。

人口規模擴大,還要數醫學進步。在古代,傳染性的疾病往往意味著災難。漢末三國時期,瘟疫頻發,曹植《說疫氣》描述:「建安二十二年,癘氣流行,家家有殭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晉書·食貨志》:「永嘉年間,雍州以東,人多飢乏,更相鬻賣,奔迸流移,不可勝數。又大疾疫,兼以饑饉......流屍滿河,白骨蔽野。」明朝時疫病情況也嚴重,尤其崇禎時,《明史紀事本末》載:「崇禎十六年八月,上天降災,瘟疫流行……傳染至盛有一二日亡者,有朝染夕亡者,日每不下數百人,甚有全家全亡不留一人者,排門逐戶,無一保全」。

晚清時張家口一處人口聚集,圍觀汽車 (網上圖片)

晚清時張家口一處人口聚集,圍觀汽車 (網上圖片)

清初時,疫情依舊嚴重,但隨著西方傳教士來到中國,帶來西醫,疫情逐漸得到控制。比如清朝發現可以抵禦天花的人痘接種法,大規模普及,死在天花等傳染病下的人數大幅下降。

在明朝末年時,小冰河時期來臨,全世界都陷入嚴寒當中。同時期的歐洲發生糧食危機,日本不斷民變,明朝則頻發自然災害,世界人口數量都在這一時期銳減。然而清朝建立後,小冰河時代結束,氣候溫暖,土地變得肥沃,極適宜農業耕種。清朝也改革了賦稅制度,繼承明朝「一條鞭法」,康熙宣稱「盛世滋丁,永不加賦」,雍正採取「攤丁入畝」,「地丁合一」,一體徵收,廢除人頭稅。稅制改革減輕農民負擔,抑制土地兼併,解放生產力。百姓敢於及有能力多生。清朝人口政策與人口規模對後世影響深遠,奠定中國龐大人口規模基礎。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三位出自佛山高明譚姓革命家 其中一人更享年106歲

2024年03月29日 10:00 最後更新:11:02

在近代中國革命史上,難得出現三位一同出自廣東省佛山市高明區的譚姓革命家。他們儘管出身不同,年齡也有差異,卻不約而同踏上革命之路,史稱「革命三譚」。三譚是譚平山、譚植棠、譚天度的統稱,在廣東省佛山市有紀念三人的「三譚革命事蹟展覽館」,位於高明區明城鎮明七路325-6。

三譚革命事蹟展覽館 (網上圖片)

三譚革命事蹟展覽館 (網上圖片)

譚平山,1886年生,佛山市高明區明城鎮新元坊人。1909年加入中國同盟會。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58名黨員之一,是廣東黨團組織的創建者和領導者,也是中共三大中央委員、中共廣東區委書記、中共四大中央執行委員、中共五大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1924年1月,在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代表國民黨臨時中央執行委員會向大會作工作報告。

譚平山銅像 (網上圖片)

譚平山銅像 (網上圖片)

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曾擔任中共中央局駐國民黨中央黨團書記、國民黨臨時中央執行委員會書記、國民黨中常委、中央組織部部長、武漢國民政府農政部長等職。1926年代表中共出席在莫斯科召開的共產國際第七次執委擴大會議,並被選為大會主席團成員。他也是八一南昌起義發起人和領導者之一。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譚平山在革命統一戰線上做了大量的工作。解放戰爭初期他與何香凝、李濟深等在香港組建了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並任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後任副主席。1949年10月1日,譚平山隨黨和國家領導人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人民監察委員會主任、民革中央副主席等職,同時還是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第二屆全國政協委員。1956年4月2日,譚平山在北京病逝。

譚植棠 (網上圖片)

譚植棠 (網上圖片)

譚植棠,1893年生,佛山市高明區明城鎮濠基坊人。中國共產黨廣東黨組織的創建者和早期領導者之一。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第一、二、三屆教員,第四屆主任。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譚植棠因患肺癆,秘密返回家鄉養病,與黨組織失去聯繫。1944年底,前往東江抗日遊擊區,重回革命隊伍。1945年冬,經周恩來親自審理,以中共中央名義正式批准恢復黨籍。新中國成立後,譚植棠由中共華南分局派往肇慶擔任西江行政專署工商科科長兼貿易、糧食、百貨三大公司經理。1952年「三反」即「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運動中,譚植棠受到不公平待遇。同年6月,在廣州去世。1979年9月,獲組織平反。

譚天度在三人中享有「百歲革命家」之名,直到1999年5月才以106高齡在廣州病逝。(網上圖片)

譚天度在三人中享有「百歲革命家」之名,直到1999年5月才以106高齡在廣州病逝。(網上圖片)

譚天度,1893年生,佛山市高明區明城鎮青玉坊人。中共「一大」期間的黨員,曾參加過建黨、建軍、工運、農運、青運、統戰等許多重大的開創性工作。大革命時期,譚天度曾引導陳鐵軍等一大批優秀青年走上革命道路,還同周恩來、陳延年、彭湃、鄧中夏、蘇兆征等並肩作戰,參加了省港大罷工、八一南昌起義。新中國成立後,曾擔任廣東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廣東省委統戰部副部長、廣東省政協副主席等職,為省港兩地的統戰、僑務工作做出了重要貢獻,被稱為「百歲革命家」「世紀松」。1999年5月,在廣州病逝,享年106歲。

1920年10月20日,《廣東羣報》創刊,以陳獨秀為總編輯,譚平山編新聞,譚植棠編副刊。(網上圖片)

1920年10月20日,《廣東羣報》創刊,以陳獨秀為總編輯,譚平山編新聞,譚植棠編副刊。(網上圖片)

為了緬懷譚平山、譚植棠、譚天度三位革命人物,更好地讓後人學習「三譚」的革命理想信念和愛國主義精神,高明市人民政府於1998年建立三譚革命事蹟展覽館。展館包括了紀念館、文化廣場等在內,其占地總面積近3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326平方米,是一座仿古建築,分兩層,下麵有回廊,廊柱鋪設精緻瓷片,簷頂以玻璃瓦鑲嵌,外觀典雅大方。

三譚革命事蹟展覽館內三人的銅像 (網上圖片)

三譚革命事蹟展覽館內三人的銅像 (網上圖片)

展館展陳面積810平方米,首層正中央擺放著譚平山、譚天度、譚植棠的半身玻璃鋼雕塑像。首層左邊是接待室,右邊展掛國家和省領導人以及史學家的題詞。二層是70多平方米的展廳,由100多幅珍貴的歷史圖片和幾十幅頗具代表性的文字資料組成,中央設有10多平方米的展臺,擺放相關文物和研究書刊。

譚平山故居 (網上圖片)

譚平山故居 (網上圖片)

三譚革命事蹟展覽館於1997年12月被中共佛山市委、佛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佛山市愛國主義基地,2014年12月被廣東省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公佈為廣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7年6月被中共佛山市委組織部公佈為佛山市黨員教育基地。2013年12月被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公佈為廣東省中共黨史教育基地。2010年10月被中共廣東省委統戰部公佈為廣東統一戰線基地。

文章文字版權由廣東人民出版社許可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