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廣州國際燈光節今日上演 在家門口也能賞燈過節

大灣區

廣州國際燈光節今日上演 在家門口也能賞燈過節
大灣區

大灣區

廣州國際燈光節今日上演 在家門口也能賞燈過節

2019年11月18日 19:46

11月16日晚,2019廣州國際燈光節海心沙主會場舉行試亮燈活動,部分燈光作品點亮後作進一步調試。圖為作品《角》。

第九屆廣州國際燈光節將於11月18日-27日舉行,每晚18:00-22:00亮燈,共計10天。本屆燈光節採用「1+9」全城模式籌辦,設置海心沙+花城廣場主會場和越秀、荔灣、白雲、黃埔、花都、番禺、南沙、從化、增城等9個分會場,主題為“吉祥花城 出新出彩”。形式各不相同的燈光作品遍佈全城,展現新時代廣州城市的出新出彩。

海心沙每場暫定4000人

11月16日夜間,南都記者提前探營主會場,除了大型靜態作品展示,沉浸式燈光作品讓人眼前一亮。

本屆燈光節主會場分為花城廣場和海心沙兩部分,其中,花城廣場展出燈光作品共4組,採取全開放非預約模式參觀。海心沙展出燈光作品共9組,採取全圍蔽預約模式,每晚安排2場次,暫定4000人/場,根據開幕式首日人流情況,及時對預約名額進行動態調整。

今年燈光節不設廣州塔燈光秀展示。海心沙作品區域燈展需預約方可進入,預約為免費,成功預約的遊客,請持有效身份證件進場,未預約遊客無法進入遊覽。

需注意的是,每個身份證等有效證件只能預約一次,預約成功後不可更改,不可取消。預約完成後市民遊客需憑身份證等有效預約證件刷證入場,當日當場進場有效。

目前18號、19號兩天的預約場次名額已滿,之後幾天會視這兩天情況動態增加每場預約人數。

沉浸式作品讓人眼前一亮

海心沙搖身變成了光的公園,數十個燈光作品佈置其中,以「宮商角徵羽」作為主軸,展開設計。

據了解,名為「珠水之畔,五音之美」的作品,以「宮商角徵羽」作為主體展開設計,相傳是由中國最早的樂器“塤”(xun)的五種發音而得名,是中國古樂基本音階。五音各自風格鮮明,也與中國傳統五行文化契合融洽,相互成為對方的優雅注釋。

本作品,以宮之「土色」,商之“金色”,角之“木色”,徵之“火色”,羽之“水色”,運用聲音與色彩的通感原理創作作品。從而將無形的音樂可視化,成為海心沙作品群組的總章,也是序言。

主題延展下,海心沙內設計了4組沉浸式體驗的燈光作品,走進碩大的小黑屋內,瞬間有不一樣的景象展示在眼前,例如,名為《角》的作品,通過「木」屬性意相的實景竹林與流水投影,配以簫笛等竹製樂器,呈現高山流水般的自然優雅,讓觀眾體驗萬物生長、自然寧靜之美感。

而在《徵》的作品中,以紅色為主視覺,運用360度的場景渲染效果,融合生機勃勃的音樂效果,展示生命內在的熱烈以及力量的火紅態勢。

高校作品最具科技感

從2013年開始,廣州國際燈光節開始有高校作品加入,「高校組作品規模和水平日趨專業化,從作品的設計上來看,可能沒有職業組的作品規模龐大和震撼,但高校組作品背後的故事,會更出彩。」銳豐文化的負責人曾在受訪時表示,高校作品更富有創造性,學生在沒有足夠的資金和硬件的支持下,會更注重作品的內涵,組委會也鼓勵和支持學生,不要被現有的條件限制了對光的理解。

在今年燈光節上,不乏高校作品,位於海心沙星光大道上,名為「雲間玲瓏,海心之珠」的作品來自華南理工大學的師生,通過兩個多月的時間組裝而成。

來自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的蘇朝博士介紹,該組作品是建築學上一個比較特別的空間設計,通過計算機編程的方式去生成這個形態,叫做極小曲面,是一種數學模型。原本只是在數學模型中存在,但要做出物理空間,中間存在不少困難要解決,例如是否可以承重等。

最終80多位師生通過2個多月的時間組裝而成,蘇博士表示,這也是科研工作的一項新突破。「是查詢有記錄的極小曲面作品中,最大的一個。」

據了解,該組作品高度為7.8米,展開約為300平方米,厚度僅為1.5mm,近看時會發現一個個大小不一的三角面。蘇博士介紹,這樣的三角面一共有16000個,為學生用手掰成。中間用了40000個鉚釘,把40個部件組裝在一起。

蘇博士介紹,作品由鋁板和pvc兩種材質做成,其中,頂部的pvc材質是希望讓燈光看起來更加通透一些。

早在2016年時,蘇朝便曾帶著作品「蝶變」參加廣州國際燈光節,並受邀到各個不同國家城市參展。

廣州燈光節通過文化引入及文化輸出到文化自信,通過文化+來點亮城市,每年燈光節都有不國同家的創意設計師參與,真正實現了走出去、引進來。

燈光節期間打車有優惠

過往燈光節期間,市民需要到花城廣場才可以看到燈光作品,散場時還會面臨打車難等問題。據了解,本屆燈光節期間,將和網約車平台合作,在花城廣場片區打車還能有六折優惠等措施。

與此同時,廣州城內的燈光作品更多了,不用特地到花城廣場觀看,家門口便可以一飽眼福。採用「1+9全城聯動」模式,除主會場外,9大分會場也以豐富多彩的不同元素的燈光作品,為廣州城市夜景呈現斑斕色彩。

據了解,9大分會場,各自融入自身歷史人文特色,運用不同的光影藝術形式和區域文化元素,形成百花爭艷的作品展示效果,設計展出的各類藝術作品共42組,被分佈到包括主會場在內廣州市各區10個區域中,包括花城廣場+海心沙主會場,以及白雲山-山頂公園、越秀區-海珠廣場、荔灣區-荔灣湖公園、黃埔區-科學廣場、從化區-橋頭公園和文化公園、增城區-1978創意園、番禺區-雄峰城、花都區-融創文旅城、南沙區主要橋樑共9個分會場。

全城模式將活動影響力向全城覆蓋,在拉近燈光節這一廣州城市文化盛會與公眾的距離,為更多的市民遊客帶來更為精彩的體驗感和氛圍感。

往下看更多文章

第二批約100名廣東省護士陸續抵港於多間公院交流

2024年04月18日 14:03 最後更新:15:00

第二批約100名參與「大灣區專科護理知識交流計劃」廣東省護士,年初陸續抵港,在多間公院展開交流。除老人科和內科,今次新增深切治療、胃手術科、眼科和內窺鏡科,為期10個半月。

醫管局總護理行政經理唐華根(右三)表示,參加今次交流計劃護士來自14個廣東省城市。(醫管局提供)

醫管局總護理行政經理唐華根(右三)表示,參加今次交流計劃護士來自14個廣東省城市。(醫管局提供)

醫管局總護理行政經理唐華根表示,參加今次交流計劃護士來自14個廣東省城市,交流期2025年1月完成。他說,廣東護士來港交流不會加重本港醫護人員負擔,下一批交流將有130名廣東省護士來港,醫管局稍後亦會安排本港護士到廣東省醫院交流。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護士莫敏華(右一)說,交流期間參與很多深切治療部的工作。(醫管局提供)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護士莫敏華(右一)說,交流期間參與很多深切治療部的工作。(醫管局提供)

律敦治及鄧肇堅醫院副顧問護師陳正郴表示,在深切治療部交流是以「一帶一」形式進行,讓廣東省護士了解本港醫院收症流程,感受到他們態度積極、求知欲強,他亦學習到內地醫院的護理程序。

律敦治及鄧肇堅醫院副顧問護師陳正郴(右二)表示,在深切治療部交流是以「一帶一」形式進行。 (醫管局提供)

律敦治及鄧肇堅醫院副顧問護師陳正郴(右二)表示,在深切治療部交流是以「一帶一」形式進行。 (醫管局提供)

來港交流的北京大學深圳醫院護士莫敏華說,交流期間參與了很多深切治療部的工作,包括與醫生一起為病人插喉等,形容與香港醫護人員合作愉快,亦讓她加深對香港醫療體系的了解。

第二批約100名參與「大灣區專科護理知識交流計劃」廣東省護士 (醫管局提供)

第二批約100名參與「大灣區專科護理知識交流計劃」廣東省護士 (醫管局提供)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