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眼鏡睇舞蹈,游走現實與虛幻間。

藝術不是固體,藝術家體內都流着躁動不安的血液,時刻想突破框框,帶領觀眾尋找新視野。本地有藝團將舞蹈與設計師椅子結合,讓觀眾置身「泳池」中,用VR眼鏡觀看舞蹈,游離於現實與虛幻之間。有食物設計師則利用生物藝術,重塑滿漢全席,反思現代飲食文化及未來食物系統;有行為藝術家磨削與自己體重相同的鐵柱,形體合一地演繹成語「鐵杵磨針」,藉藝術感受時間。

徐奕婕。

徐奕婕。

公共空間是每個城市必有的板塊,供公眾自由進出及休憩,但設計上有否回應到人們的需求,向來是室內建築師郭達麟的關注點。擅於環境舞蹈的獨立舞者徐奕婕,亦不時尋找在劇場以外的演出場地,兩年前二人在機緣下認識,促成首個結合舞蹈與室內設計的場地特定創作—《SWIM 1.0》。

獨立舞者徐奕婕(左)與室內建築師郭達麟。

獨立舞者徐奕婕(左)與室內建築師郭達麟。

這跨界別創作由愛秩序灣公園內的椅子為起點,「公園內有一幅漂亮的草地,但旁邊的長椅卻背向它,非常浪費」,熱愛環境設計的郭達麟說。兩年前他獲邀改裝公園內的二十組長椅,讓公眾「樂坐其中」,以沙灘椅為藍本,拆掉長椅原有的椅背,並加插一張「新椅」。

徐奕婕(左)、郭達麟。

徐奕婕(左)、郭達麟。

想像公園成泳池「游乾水」

公園內的長椅改裝後,郭達麟有次看見一名伯伯將雙腳放在椅上,正想上前詢問意見時,對方立即把腳移開,焦急地說:「不好意思,是不是不能將腳放上去?」反觀小朋友看到這張「新椅」便跑上去動來動去,令他思索應如何解開成年人對公共空間的固有枷鎖。

郭達麟經友人介紹下結識徐奕婕,啟發他將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舞蹈與室內設計結合,由舞蹈員帶領大眾將公園想像成泳池。二人來自兩個不同領域,思維大不同,卻意外碰撞出創作火花,「既然已將草地幻想成泳池,索性讓舞蹈員在草地表演時『游乾水』」,郭達麟說。

去年十二月,《SWIM 1.0》在愛秩序灣公園的「城東故事」活動中首演。藝團特意安排多名環境舞蹈員穿上紅色連身泳衣,戴上泳帽泳鏡及手持吹氣沙灘波,持續進行舞蹈表演,吸引一家大小、長者及路人,停下腳步觀看,徐奕婕表示,「環境舞蹈與劇場舞蹈演出不同,觀眾不用專注十多分鐘欣賞表演。舞蹈員接棒式交替演出,扭轉表演限時的概念。」

戴VR眼鏡穿梭現實與虛擬

為刺激大眾的想像,他們讓觀眾戴上VR眼鏡,欣賞一段以全景拍攝的舞蹈影片,投入於演出。郭達麟憶說,一名小男孩戴上VR眼鏡後,認出片段中的舞蹈員是徐奕婕,便用手指向現實中的她,正是穿梭於現實及虛擬之間的例子。

二人對環境創作的意念,均啟發自芬蘭進修的日子。郭達麟稱,芬蘭人與大自然之間的關係,不如香港人般疏離,他們看待公共空間也採取開放態度,「在公園基本上看不到欄杆,可以任意踐踏草地,見到水都會走去觸碰一下,成件事好隨意。」

曾到芬蘭舞蹈交流的徐奕婕認同,芬蘭人對公共空間的限制很少,互相尊重及信任其他用家,當她以為在當地跳舞表演要事先申請,才得知每一處公共空間都可化成舞台,「朋友告訴我不用想太多,想跳舞就隨便跳吧!當地文化的確與香港很不同。」故二人想到將香港與芬蘭運用公共空間的異同,以藝術方式表達出來。

每年秋季,世界文化藝術節都為本地觀眾帶來嶄新的北歐藝術體驗,二人近月亦趁機創作全新的表演項目《KALEVALA》,將芬蘭和中國民間的開天闢地神話,於藝術裝置及舞蹈中重現。

仿五弦琴藍繩牽觀眾互動

徐奕婕與另一芬蘭女舞蹈員,跟隨現場演奏的音樂在走廊跳舞,分別演繹代表中西的神話故事,到演出中段二人面向場地的水池,一步一步走進水池裏,使用藝術裝置中仿效芬蘭五弦琴的藍繩,即興創作舞蹈及潑動池水。現場觀眾的視線亦被舞蹈員牽引到水池中,尾段舞者更與觀眾一起互動,將藍繩交給觀眾,寓意藝術將彼此互相連繫。

過往只能將場地想像成「泳池」,今次卻能走進水中跳舞,對藝團而言是一種新突破。而這種嶄新亦得來不易,需靠KALOS Productions獨立製作人何嘉露在背後穿針引線。她直言,向場地管理員開宗明義申請在水池跳舞,基本上不可能,「因場主會擔心落水有危險,連我們去裝設藝術裝置都不斷提醒我們。」

藝團唯有「先斬後奏」,到演出前才告知場主,舞蹈員將會下水演出。經過多番游說,他們最終分別在香港大學、大埔海濱公園及香港文化中心,三個公共空間中順利演出。然而,公共空間設計及環境表演能否互相配合,將成為團隊下一項任務,目前他們正整合演出經驗,並撰寫一份計畫書予上述場地,郭達麟稱,「要將設計、舞蹈融入生活,最重要是提高大眾的接受程度,而第一步就是讓場地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