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美國國會令大灣區更團結

博客文章

美國國會令大灣區更團結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美國國會令大灣區更團結

2019年11月21日 15:34 最後更新:15:42

支持香港示威者而提出之《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在美國參眾兩院神速通過之餘,美國總統特朗普可能隨時簽署法案成為法律,有人說,香港讓美國國會更團結。但結果造成什麼影響呢?美國國會法案,讓香港從背向轉為投入粵港澳大灣區。

今年上半年,香港最熱新聞是「融入粵港澳大灣區」,不同公司機構組分別織考察團,氣氛搞得相當高漲,之不過,接著的連月示威暴動,讓香港人對大灣區忽然「斷片」,若不是美國國會那麼快狠準,對香港事務伸出長臂干預的話,香港人對大灣區的興致或許已經冷淡。如今我們已不可忽視大灣區了。

美國國會的涉港法案,可能為粵港澳大灣區帶來改變。(資料圖片)

美國國會的涉港法案,可能為粵港澳大灣區帶來改變。(資料圖片)

知情人士提示,香港建制及高官子女可能不得赴美留學、他們的資產在美國亦會隨時被凍結(華為孟晚舟事件,警示美國的制裁可以延伸到其盟國)。換言之,一下子習慣把人才、資金面向美國和西方的香港,未來將會處處碰壁。怎麼辦?我們回頭看大灣區,香港原定為區內的引擎之一,我們的人才、資金、創造力都被寄以厚望的,不過,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中心,根深柢固,要我們因應大灣區規劃轉型為「國際創科中心」,相信需要很大驅動力。不料美國來幫一把,我們唯有順勢而為。

華為原本也不想脫離美國的科技生態圈,任正非多次向外表示,珍惜全球化的合作共贏關係,不過,他同時強調,華為這間小小公司,無法改變美國的政治決定,更重要的是任正非說︰「也不想華為作為中美貿易談判的籌碼,影響國家的利益。」於是華為拿出它的「備胎」方案,以自主研發技術支持產品製造,另外以國內市場為主,並積極開發美國以外的市場。

華為的頑強,迫得美國半年內要三次延長「豁免」華為。任正非以一架被打得彈痕累累「爛飛機」,比喻華為被美施壓的處境,他說︰「飛機被打得渾身都是彈孔,但是還在飛。我們在這個時期加緊補洞,讓華為這架飛機能繼續飛行,讓它安全著陸。兩、三年以後,我們的破飛機可能就會變成嶄新的飛機了。」華為沒有被打下來,是因為要害部分沒有受到傷害,「例如油箱、發動機,只是機翼非要害部位受到了傷害。」

香港要比華為處境稍佳,我們的核心優勢暫時未損,與此同時,背後的大灣區已經默默地起飛,為香港增添動力,我們沒有太多「洞」要補,只要轉過身面對大灣區,已經就是一架「嶄新的飛機」。

目前,全球近三分二芯片出口到中國,其中又有60%是到大灣區,這裡已成全球IT產業最重要的集散地。於是乎,知識產權、IT技術、金融等人才非常渴求,再者,隨著大灣區對港澳人士到來置業、年輕人創業的政策有優惠,整體而言,為我們提供很多新機會。

美國對香港依然重要,但是當我們走入大灣區,走出令香港更堅強的一步之後,形勢就會很自然的反過來,傾向我們這一邊了。




深藍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中國陸沉,西方不敗

2024年04月22日 20:38 最後更新:21:29

美國科學雜誌《自然》指全球近20%人口遭受地面下沉的威脅,中國將是一個「重災區」。即使是科學報告,經不同傳媒處理,你看出不同的風景線。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事源於《自然》網站最新的一篇題為Earth’s sinking surface的報導文章,文章也連接另一篇介紹中國學者的研究A national-scale assessment of land subsidence in China’s major cities,指出從衛星雷達數據觀察所得,中國部份城市有地面下沉跡象。《紐約時報》稱︰「估計中國16%的大城市每年海拔高度下降超過10毫米,近一半城市每年海拔高度下降超過3毫米。」數字看似微不足道,3毫毛得如幾張CD疊起來那麼厚,10毫米不及一個指甲的長度,不過,從專家眼中來看,數字雖小但積累得很快。研究佔計100年內,「由於地表下沉和海平面上升的共同作用,中國四分之一的城市沿海土地可能位於海平面以下」,這是全球化的現象,原因是工業國家過往百年城市化過度發展,當然,中國近20年全速追趕,地面下沉為我們敲起了警鐘。

「北京是全國下沉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附近的天津也是如此,去年,天津的幾條道路突然裂開,導致數千名居民從高層公寓樓中撤離」,事實上,包括美國在內的其他國家也有類似的問題。美國另一媒體稱︰「2月份發表的另一項研究稱,全球約有630萬平方公里(240萬平方英里)的土地面臨風險,其中印尼是受災最嚴重的國家之一,首都雅加達的大部分地區現已低於海平面。」在美國,「有45個州超過44000平方公里的土地直接受到地面下沉影響,其中80%以上的情況與抽取地下水有關,這通常是用於農業目的。」

「這些城市的下沉部分是由建築物和基礎設施的巨大重量造成的。從城市地下含水層抽水也起了作用,石油鑽探和煤礦開採也是如此,所有這些活動都會在地下留下空間,可能造成土壤和岩石的壓實或坍塌。」這是來自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學者的專門針對中國的研究。

注意啊,西方專門為中國量身報導的新聞報導,處理方式很有講究。《紐時》這篇文章題為〈研究稱中國近半城市地面沉降,北京下沉速度最快〉,作者開篇第一句︰「隨著中國城市的發展,它們也在不斷下沉。」如果你沒有把章由頭看到落尾,我相信大部份人在瀏覽過後,第一個印象便是「中國又出事」,甚至可以想像中國是不是又有什麼體制和建設出問題。

世界經濟論壇兩年前已經提及「城市下沉」的科技研究,題為〈這些是世界上下沉最快的10個城市〉,文章第一句︰「隨著海平面的上升,邁阿密和廣州等沿海城市在未來面臨著大規模洪水的威脅。」附表10大下沉最快的城市以中國天津居榜首,每年下沉5.22毫米,第二、三是印尼城市,上海以2.94毫米居第四。10大城市中國佔兩市,不可謂不令人擔心,不過,大家又可在以上的「地面下沉」的報告之外,想起我們提出走出不等同於西方化的「中國式現代化」的關鍵內容︰中國未來不以西方工業化、城市化為經濟增長的驅動,著重農村、平衡人與自然和諧是中國為未來世界建立的新秩序、新思維。

中國經濟不崩潰,拿中國陸沉造文章,看來這個世界,始於都是西方不敗!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