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秦軍鎧甲實物首次出土 打破上陣不戴頭盔說法

歷史長河

秦軍鎧甲實物首次出土 打破上陣不戴頭盔說法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秦軍鎧甲實物首次出土 打破上陣不戴頭盔說法

2019年12月03日 10:00

發現的陪葬坑,極可能秦始皇陵的大型軍備庫。出土裝備的細節比兵馬俑更考究,更見統一六國的秦軍為何如此強勁。

仍為中國史上第一位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從近數十年出土的兵馬俑規模之大、其統一建設之種種高規格技術、徐福東渡求長生不老藥,甚至始皇的傳位和死亡之謎,他的種種也讓後世有很多說不完的話題。

更多相片
「K9801」是目前發掘僅次於秦始皇陵一號坑的大型陪葬坑 (網上圖片)

發現的陪葬坑,極可能秦始皇陵的大型軍備庫。出土裝備的細節比兵馬俑更考究,更見統一六國的秦軍為何如此強勁。

「K9801」是目前發掘僅次於秦始皇陵一號坑的大型陪葬坑 (網上圖片)

2013年12月,秦始皇陵最大一個陪葬坑被發掘並出來,足足有1萬3000多平方米,編號為「K9801」,是目前發掘的僅次於秦始皇陵一號坑的大型陪葬坑。而震驚世界的不是陪葬坑的規模,而是陪葬品,因為這次是首次發現秦代鎧甲實物,並且是大量發現。

「K9801」是目前發掘僅次於秦始皇陵一號坑的大型陪葬坑 (網上圖片)

根據內地傳媒報道,陪葬坑內石鎧甲數量可能在6000件以上,考古工作人員還發現披在戰馬身上的馬甲以及和車馬配備的青銅零部件等。專家根據情況推測,陪葬坑極可能是秦始皇陵的一座大型軍備庫,轟動考古界。

出土盔甲不僅注重外觀,更注重實戰需要 (網上圖片)

「K9801」陪葬坑位於秦始皇帝陵園東南部的內外城之間,距離現在的封土約200米,平面為長方形,主體部分東西長130米,南北寬100米,南北兩邊的東西端各有一條斜坡門道。專家根據出土文物,推斷當時戰服設計十分先進,不僅注重外觀,更注重實戰需要,秦軍管理也十分嚴謹。

出土鎧甲石料加工工藝,比兵馬俑泥土燒製工藝更考究精細得多 (網上圖片)

陪葬坑出土的鎧甲,主要由前後兩片構成,護胸護背,有的還配有護肩膀的披膊甲。裙甲不僅多採用小甲片,而且甲片間間隙比身甲要大得多。這種特殊設計,使裙甲上下翻動更靈活,行軍作戰更不受拘束。這種鎧甲基本滿足士兵彎腰、挺腹、側轉、舉臂、站立和跪坐等活動要求。

兵馬俑無盔,更多是因為那批俑士是處於皇帝檢閱狀態 (網上圖片)

專家表示,陪葬坑的鎧甲石料加工工藝,比秦始皇陵兵馬俑的泥土燒製工藝更考究精細得多。秦朝的盔甲能夠做到如此,說明他們的技術十分先進,是大秦強悍象徵。

石頭盔每片石片弧度都不一樣,符合臉部結構 (網上圖片)

考古學者從出土的石頭盔來看,認為非常符合人體工程學。石頭盔每片石片弧度都不一樣,符合臉部結構,在肩膀部位都有一個弧形的凹槽,也適應人體結構。與鎧甲相得益彰,令護具裝備顯得完美。

出土護甲造工遠比兵馬俑士精細 (網上圖片)

我們從鎧甲和頭盔的製作工藝和技術可看出,為了獲得更好的靈活性,鎧甲的甲片再次縮小,編織更為細緻,使其在實戰中不畏刀劍、更為牢固,並且在部分皮甲邊沿出現織物包邊,使甲片不易磨損和脫落,壽命相應延長。

「K9801」是目前發掘僅次於秦始皇陵一號坑的大型陪葬坑 (網上圖片)

「K9801」是目前發掘僅次於秦始皇陵一號坑的大型陪葬坑 (網上圖片)

2013年12月,秦始皇陵最大一個陪葬坑被發掘並出來,足足有1萬3000多平方米,編號為「K9801」,是目前發掘的僅次於秦始皇陵一號坑的大型陪葬坑。而震驚世界的不是陪葬坑的規模,而是陪葬品,因為這次是首次發現秦代鎧甲實物,並且是大量發現。

「K9801」是目前發掘僅次於秦始皇陵一號坑的大型陪葬坑 (網上圖片)

「K9801」是目前發掘僅次於秦始皇陵一號坑的大型陪葬坑 (網上圖片)

根據內地傳媒報道,陪葬坑內石鎧甲數量可能在6000件以上,考古工作人員還發現披在戰馬身上的馬甲以及和車馬配備的青銅零部件等。專家根據情況推測,陪葬坑極可能是秦始皇陵的一座大型軍備庫,轟動考古界。

「K9801」是目前發掘僅次於秦始皇陵一號坑的大型陪葬坑 (網上圖片)

「K9801」是目前發掘僅次於秦始皇陵一號坑的大型陪葬坑 (網上圖片)

「K9801」陪葬坑位於秦始皇帝陵園東南部的內外城之間,距離現在的封土約200米,平面為長方形,主體部分東西長130米,南北寬100米,南北兩邊的東西端各有一條斜坡門道。專家根據出土文物,推斷當時戰服設計十分先進,不僅注重外觀,更注重實戰需要,秦軍管理也十分嚴謹。

出土盔甲不僅注重外觀,更注重實戰需要 (網上圖片)

出土盔甲不僅注重外觀,更注重實戰需要 (網上圖片)

陪葬坑出土的鎧甲,主要由前後兩片構成,護胸護背,有的還配有護肩膀的披膊甲。裙甲不僅多採用小甲片,而且甲片間間隙比身甲要大得多。這種特殊設計,使裙甲上下翻動更靈活,行軍作戰更不受拘束。這種鎧甲基本滿足士兵彎腰、挺腹、側轉、舉臂、站立和跪坐等活動要求。

出土鎧甲石料加工工藝,比兵馬俑泥土燒製工藝更考究精細得多 (網上圖片)

出土鎧甲石料加工工藝,比兵馬俑泥土燒製工藝更考究精細得多 (網上圖片)

專家表示,陪葬坑的鎧甲石料加工工藝,比秦始皇陵兵馬俑的泥土燒製工藝更考究精細得多。秦朝的盔甲能夠做到如此,說明他們的技術十分先進,是大秦強悍象徵。

我們當初看兵馬俑士兵都是沒有戴頭盔,令各界一直認為秦朝士兵不戴頭盔,但發掘出石質頭盔,打消了這種疑慮。事實上,兵馬俑無盔,更多是因為那批俑士是處於皇帝檢閱狀態,「免冑」是一種禮儀需求。

兵馬俑無盔,更多是因為那批俑士是處於皇帝檢閱狀態 (網上圖片)

兵馬俑無盔,更多是因為那批俑士是處於皇帝檢閱狀態 (網上圖片)

考古學者從出土的石頭盔來看,認為非常符合人體工程學。石頭盔每片石片弧度都不一樣,符合臉部結構,在肩膀部位都有一個弧形的凹槽,也適應人體結構。與鎧甲相得益彰,令護具裝備顯得完美。

最為關鍵的是,陪葬坑還發現魚鱗甲,無疑打破「魚鱗甲在漢代才有」的說法。出土的魚鱗甲由前身甲、背甲和肩甲組成。前身甲和背甲的長度相等,下擺齊平。前胸及前後部分為大片皮革,而且甲的上部以及四周邊緣繪有精美圖案。然而,魚鱗甲一般只有高級軍官才能穿著。

石頭盔每片石片弧度都不一樣,符合臉部結構 (網上圖片)

石頭盔每片石片弧度都不一樣,符合臉部結構 (網上圖片)

我們從鎧甲和頭盔的製作工藝和技術可看出,為了獲得更好的靈活性,鎧甲的甲片再次縮小,編織更為細緻,使其在實戰中不畏刀劍、更為牢固,並且在部分皮甲邊沿出現織物包邊,使甲片不易磨損和脫落,壽命相應延長。

出土護甲造工遠比兵馬俑士精細 (網上圖片)

出土護甲造工遠比兵馬俑士精細 (網上圖片)

這次發掘出的秦始皇軍備庫,裡面的盔甲是整齊疊壓,可見秦軍的管理十分嚴謹,隊伍排列整齊分明,物資擺放也高度集中,井然有序。

通過這次出土,也發現秦朝在軍事管理上軍階化、專業、精細特點。在秦代,不同銜職的軍人所穿頭盔和鎧甲款式各不相同。級別越高,鎧甲和頭盔的製作就越精良,防護面積越大。至於鎧甲和頭盔形製,也會根據實戰需要而區分,說明秦朝軍隊專業管理,也是秦軍從實戰中獲取經驗的結果。

往下看更多文章

楚共王狩獵失弓 「楚弓楚得」不氣憤

2024年04月19日 20:00

「楚弓楚得」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於漢代劉向所寫的《說苑》,在《至公》中有提及:「楚共王出獵而遺其弓,左右請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遺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病逝,其子熊審繼位,是為楚共王。基於父親一生戎馬稱霸中原的豐功偉績,楚共王即位後自然不敢怠倦。在料理完楚莊王的喪事後,楚共王馬上就收拾好心情,準備在政壇上大展拳腳。他一方面與齊國結盟,另一方面則繼績與晉國及其盟國打好關係。利用楚莊王的聲威,在短短兩年間,楚共王就與多國諸侯達成盟約,成功結下蜀之盟,讓楚國霸業達到鼎盛時期。

公元前589年,楚國與齊國結盟,在蜀(今山東泰安西)召周邊各諸候國會盟,史稱蜀之盟。由楚國領導的蜀之盟是春秋以來參與國最多的一次盟會,而秦國也參與了加盟。(網上圖片)

公元前589年,楚國與齊國結盟,在蜀(今山東泰安西)召周邊各諸候國會盟,史稱蜀之盟。由楚國領導的蜀之盟是春秋以來參與國最多的一次盟會,而秦國也參與了加盟。(網上圖片)

在政務之外的餘閒時間,楚共王最愛到郊外打獵騎射,所以在獵場可以經常看到他被侍衛圍繞、在快馬上執弓獵獸的身姿。由於喜愛狩獵,所以楚共王專門打造了一把弓。這把弓精美且結實,令楚莊王對它愛不釋手。要是哪天沒有對弓弦進行保養,楚莊王都會感到坐立難安。

弓囊與弓箭。(網上圖片)

弓囊與弓箭。(網上圖片)

有一天,他外出打獵。恰好面前出現了一隻獵物,楚莊王自然緊緊追趕。可就在越追越近,手往弓囊一探時,楚莊王卻發現他的愛弓不見了!隨行的從僕為好弓的丟失而感到可惜,一致認同地對楚共王說:「大王,讓我們回頭沿路把弓找回來吧!」沒想到,楚共王居然搖了搖頭拒絕道:「不必去尋找了!這弓丟在楚地,相信拾者也當是楚國人。既然同是楚國人,就沒有必要再去尋找它了。」隨從人員一聽,邊點頭、邊欽佩地說:「大王英明!」於是,他們繼續他們的打狩之旅,並沒有再去尋找弓弦。

元人狩獵。(網上圖片)

元人狩獵。(網上圖片)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楚弓楚得」這個成語,意思是指自己雖有得失,但由於受益者是自家人,所以好處並沒有外流;含褒義。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