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內地精英: 中美似有共識 不會讓涉港法案影響到貿易協議

博客文章

內地精英: 中美似有共識 不會讓涉港法案影響到貿易協議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內地精英: 中美似有共識 不會讓涉港法案影響到貿易協議

2019年11月28日 18:20 最後更新:18:21

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了《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中方強硬回應,令中美貿易談判蒙上陰影。內地精英、微博網紅兔主席撰文,指特朗普暗示不會亂用法案。

兔主席話,特朗普在簽署後的聲明指「白宮將在總統主持外交關係的憲法權威的基礎上,去處理法案中的具體條款」,意即按憲法規定,總統才是主持外交關係的權力實體。你可以通過法案,但怎麼具體適用,是我說了算。正常情況下,總統簽署一個法案時沒有必要說這些話。他特意強調這一點,當然是因為對內容不以為然,並要對國會通過立法干預外交的做法表示抗拒。

他又認為,特朗普真正擔心的,是涉港法案影響貿易協議,這和中方的關注點一樣。涉港法案雖然帶來干擾和不確定性,從過去一兩周雙方表現可見,雙方已經達成了共識,就是一不會將涉港法案與貿易問題兩個議題綁定;二不會讓涉港法案影響到貿易協議。兔主席的全文如下:

美國總統Trump今天簽署了涉港法案。

放到他的位置上,他已經處在不得不簽的位置。如果不簽(即直接忽略),那麼法案自然生效;如果行使否決權,將法案打回國會,則後者仍可以以三分之二多數強行通過法律。從目前兩黨支持來看,肯定會獲得三分之二通過,所以Trump是沒有辦法的。他如果行使否決權,還會挨駡,損耗自己的政治資本,最後也不影響結果,實屬沒有必要。

而中方也可以看到,Trump在這個問題上沒有定奪權,並不能以這個問題要脅中方。(因為他並不具備阻止法案推行的能力)

Trump真正擔心的,是涉港法案影響trade deal。而這和中方的關注點一樣。對於trade deal的雙方(白宮和 中央政府)來說,涉港法案提供的是干擾和不確定性。

但從過去一兩周雙方的表現,我們可以非常清楚地看見,雙方(中央政府和白宮)已經達成了共識,就是一不會將涉港法案與貿易問題兩個議題綁定;二不會讓涉港法案影響到trade deal。

這個議題區隔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這樣,談判才有可能取得進展。

在這個問題上雙方顯然已經形成共識,on the same page。

Trump今天發表聲明時是這麼說的:

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s-statements/statement-by-the-president-30/

“Certain provisions of the Act would interfere with the exerciseof the President’s constitutional authority to state the foreign policy of theUnited States. My Administration will treat each of the provisionsof the Act consistently with the President’s constitutional authorities withrespect to foreign relations.”

(“法案中的一些條款,會干預到總統根據憲法授權主持美國外交政策的實務。白宮將在總統主持外交關係的憲法權威的基礎上,去處理法案中的具體條款”)

這個意思就是說,憲法規定,總統才是主持外交關係的權力實體。你可以通過法案,但怎麼具體適用,是我說了算。正常情況下,總統簽署一個法案時沒有必要說這些話。他特意強調這一點,當然是因為對內容不以為然,並要對國會通過立法干預外交的做法表示抗拒(美國總統的真實權力不多,外交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領域)。

這才是今天最核心的資訊。總統簽署法案,這是履行憲政責任。但這個法案具體如何落實,他可以有很大自主意志(discretion)。

至於美國國會呢,他們實際上根本就不關心香港事務,並不打算找出真相——大部分人甚至談不上被假新聞洗腦,他們其實根本就不care——由於反華現在是美國的政治正確,他們只是做規定動作,給自己增添政治履歷而已。特別是未來希望競選總統寶座的反華先鋒Marco Rubio。

中國政府對法案的反應非常大,這正中他們下懷。反應越大,越是幫他們做宣傳。如果石沉大海,毫無音信,這個法案沒有政治宣傳效應,那就等於白通過了。所以,咱們官方的強烈表態,對他們來說反而是一個助長的作用。

這個法案有沒有真實影響呢。從經濟角度來講,應該是比較小的。數月前筆者寫過一篇。

《香港反對派推促的美國反華法案對香港經濟的影響?》

另外對香港作為中國離岸金融中心的作用基本沒有影響。今天香港股市對此新聞反應也平淡,說明市場早已充分理解法案的作用,並且意識到它與trade deal無關,一切已經反映到股價中去了。

美國國務院後續要每年定期對香港的自治程度進行評估,基於此決定是否對香港採取行動。這是給國務院的公務員們派了個大活兒,要寫報告了。不過好消息是,英國議會回歸以來有一個半年報告,本來沒什麼人看,現在有價值了。你們去抄這個報告吧。英國政府連結發給大家。

https://www.gov.uk/government/collections/six-monthly-reports-on-hong-kong

至於法案裡說的制裁影響香港自治的個人,我認為非常難以落實。具體制裁誰?特首?律政司?警署負責人?有什麼理據?怎麼制裁?這是很難具體落實到一個人的。無論外面新聞怎麼報,真的要就“香港自治”和“人權問題”去具體落實到一個事件,一個人,是很困難的。

法案既然出臺,後續怎麼用,用不用,用到什麼程度,如何落地執行,壓力其實不在北京,也不在香港,是在美國自己。純粹就是投機的國會政客給白宮及美國自己出了個難題。

對於香港的反對派,特別是黑小將,這個法案簽署對消解他們的情緒、瓦解他們的運動動能可能是個好事。法案簽署是靴子落地,里程碑事件達成。他們現在在醞釀“感恩”活動,除了“感恩”之外也就沒有什麼可鬧的了。而法案落地對美國來說是個符號性質的行為,落地後的具體執行就是另一回事了,非常困難和複雜,這些複雜度是超出黑小將的理解和認知範疇的。他們能看到有一個法案存在,但需要很長時間去發現法案並不發生作用,需要更長時間去理解(也可能永遠無法理解)為什麼法案並不發生作用。原因就是他們不瞭解西方政治。

對於更廣泛的香港社會來說,特別是特區政府、港警、建制派政客、建制派群眾基礎,以及年紀大一點的精英及知識份子,美國通過這個法案還是很有“教育意義”的,是把美國的“雙標”和偽善徹底展現,這種雙標是他們自己之前不瞭解也想不到的。說美國政客“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沒錯,他們做法的結果,是讓越來越多人經歷盲目崇美的燈塔主義的幻滅。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中美量子「糾纏」十年 內地論文稱美國霸主優勢漸失

2024年03月28日 09:24 最後更新:09:35

過去十年,中國動搖了美國在量子領域霸主地位。

《南華早報》27日聚焦中國量子科技發展態勢,指中國正縮小與美國量子主導地位差距,不僅專利申請量全球佔比超過美國,在美國長期領先的量子計算領域,也勢均力敵,尤其在量子通信領域有明顯優勢。報道稱,相較於美國大搞對華技術限制,中國在量子技術領域展現出開放合作態度。

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旗下《中國發明與專利》雜誌3月報道,過去十年,中國量子技術實現歷史性飛躍,從落後於頂尖國家到成為專利和生產領域的領先者。

雜誌另一篇關於全球量子技術論文也稱,中國在此期間實現了「量子優勢」。論文稱,美國早在1994年把量子技術納入國家規劃,中國直到2013年才把該技術納入國家計劃。盡管中國在該領域起步較晚,但2009年,中國的量子技術專利申請總量首次超過美國。

論文表示,中國「迅猛發展」的先進量子技術能夠與美國並駕齊驅。不過,美國仍然是量子技術專利被引用最多的國家,主要是在量子計算這一塊。

《南華早報》引述相關論文報道,美中發展量子技術採取不同戰略——中國專注於利用量子科學來保護通信安全,而美國則尋求發展先進的計算能力。但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最新專利數據表明,美國長期領先領域正受中國挑戰。

論文數據顯示,2013年至2022年,量子計算佔中國國內專利授權總量的56.5%,已超過量子通信的30.3%。憑藉量子資訊科學,量子電腦能夠比經典電腦更快地解決複雜問題。2003年到2022年間,全球量子技術專利申請有37%來自中國,超過了剛剛超過28%的美國。

《南華早報》報道,「中國在量子通信領域優勢尤其明顯,取得了發射全球首顆量子通信衛星(『墨子』號)等里程碑式的成就。」雖然普遍認為美國在量子計算和量子傳感(或先進的運動檢測技術)居於長期領先地位,比如總部位於倫敦的數據分析公司GlobalData 2022年報告指出,中國在量子計算技術方面落後美國約五年。但這間公司上月發布最新報告認為,中美兩國如今「幾乎勢均力敵」。中方論文預測,隨著量子傳感在中國越來越受到關注,專利預計將大幅增加。

2016年8月16日,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將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新華社資料圖片

2016年8月16日,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將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新華社資料圖片

此外,根據美國智庫蘭德公司上月向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聽證會提交報告,除了超導相關研究等特定子類別,美國被認為在量子計算的大多數方面都處於領先地位,然而,中國在量子計算特定方面的優勢讓美國的領先地位「值得商榷」。

《南華早報》報道,科學家之間的國際合作是量子研究一大特點,但中美在這一問題上呈現差異。

去年8月,拜登政府打著「去風險」發布一項行政令,禁止美國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公司投資中國量子計算、半導體和某些人工智慧領域。

相比之下,中方關於全球量子專利的論文指出,「需要深化和擴大國際合作」,包括與美國的技術合作。論文稱,盡管中國量子技術取得了重大進展,但創新環境仍「需要優化」,包括更多的政策規劃。

值得注意的是,量子技術作為新質生產力中未來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多次在中國《政府工作報告》被提及。去年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強調要加快量子計算等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今年兩會期間,國務院國資委指出,2025年中央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收入的佔比要達35%,在類腦智慧、量子資訊、可控核聚變等方面要提前佈局。

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在進行有效載荷光學性能測試。新華社資料圖片

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在進行有效載荷光學性能測試。新華社資料圖片

內地封面新聞報道,作為中國量子光學和量子資訊科學的開拓者、先行者與奠基人,中科院院士郭光燦說,中國的量子計算水準「目前位於國際第一梯隊。」不過,郭光燦也稱,在量子計算方面,中國仍與美國水準相差較大,仍需努力。「對比美國的進步,日本、德國還在直追,我們必須有緊迫感,抓緊相關研究。」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