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曹丕稱帝翌年劉備也跟 孫權為何遲遲未有這樣?

歷史長河

曹丕稱帝翌年劉備也跟 孫權為何遲遲未有這樣?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曹丕稱帝翌年劉備也跟 孫權為何遲遲未有這樣?

2019年12月09日 10:00

孫權告訴大家跟車太貼未必是好。

公元220年10月,漢獻帝被迫「禪讓」退位,曹丕稱帝,建立曹魏政權。翌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至於東吳的孫權卻沒有稱帝,他於公元222年接受曹魏冊封,成為吳王。直到公元229年,孫權才登基稱帝,此時劉備已死6年,曹丕也死了3年了。那孫權為何遲遲沒有稱帝?

更多相片
影視中的曹丕 (網上圖片)

孫權告訴大家跟車太貼未必是好。

影視中劉備稱帝 (網上圖片)

曹丕、劉備先後稱帝,孫權本來也可以這樣做,當時東吳佔據著長江中下游地區,綜合實力甚至比劉備還要強,時人多認為天下已構成三分之局。孫權雖沒有稱帝,卻在222年10月建立年號。按理說「改年號,正服色」的稱帝條件,也說明孫權是想稱帝,卻有所顧忌,所以只是建元。

影視中夷陵之戰火燒連營 (網上圖片)

至於顧忌甚麼,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不稱帝能避免兩線作戰,減輕軍事壓力。孫權早在公元219年襲取荊州,殺死關羽,與劉備盟約破裂。之後曹丕稱帝,孫權再度上書,「卑辭奉章」,並送還於禁。據晉陳壽《三國志》記載,當時孫權遣使求降,曹魏大臣劉曄看穿孫權的企圖,認為孫權「外有強寇,眾心不安,又恐中國乘其釁而伐之,故委地求降,一以卻中國之兵,二則假中國之援,以強其眾而疑敵人。」

影視中的孫權 (網上圖片)

公元222年6月,陸遜在夷陵之戰中擊破劉備,孫權取得勝利。然而,此時曹丕不斷催促孫權交出人質,導致雙方關係破裂。因為一開始,孫權就沒有真心稱臣。在與曹魏關係破裂的同時,主持蜀漢國政的諸葛亮調整政策,與東吳重新修復關係,雙方再度結盟。孫權再度化解兩線作戰的危險。

網上圖片

當孫權一旦稱帝,就是向天下人表明自己有奪取天下的野心,必然會招致其他勢力攻擊。孫權坐收江東,始終劃江而治,並沒有積極向北方用兵。孫權本身也很明白,以他的能力及實力,很難奪取天下,所以以稱霸一方為目標。孫權就像越王勾踐一樣,一直隱忍,直到沒有危險時,才公開稱帝。

影視中的孫權 (網上圖片)

還有另外一點是東吳內部整合問題。中國著名歷史學家、北大歷史學系教授田餘慶在《秦漢魏晉史探微》中分析指:「孫權遲回不進,除了山越不寧、外敵威脅等一般原因以外,我想不再是像曹操那樣『畏名義而自抑』,而是等待政權江東化進程的完成。」孫權要想政權穩固,必須得到江東士族的支持,所以他需要時間整合江東士族的力量,讓他們支持自己的政權,這樣才能坐穩皇位。

影視中的司馬懿 (網上圖片)

公元229年,47歲的孫權登基稱帝,改元黃龍。《三國志·陳震傳》記載,諸葛亮當時還力排眾議,派衛尉陳震前往慶賀。雙方還再度結盟,並共同制定「藍圖」,FF劃分曹魏疆土:「以徐、豫、幽、青屬吳,並、涼、冀、兗屬蜀,其司州之土,以函谷關為界」。歷史的結果就是,這個計劃並沒有實現,魏、蜀、吳三國都沒能統一,最終出仕曹魏的司馬家族,掌握曹魏軍政大權,以西晉取代之。

司馬懿為奪取政權,暗養三千死士 (網上圖片)

司馬懿為奪取政權,暗養三千死士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曹丕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曹丕 (網上圖片)

曹丕、劉備先後稱帝,孫權本來也可以這樣做,當時東吳佔據著長江中下游地區,綜合實力甚至比劉備還要強,時人多認為天下已構成三分之局。孫權雖沒有稱帝,卻在222年10月建立年號。按理說「改年號,正服色」的稱帝條件,也說明孫權是想稱帝,卻有所顧忌,所以只是建元。

影視中劉備稱帝 (網上圖片)

影視中劉備稱帝 (網上圖片)

至於顧忌甚麼,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不稱帝能避免兩線作戰,減輕軍事壓力。孫權早在公元219年襲取荊州,殺死關羽,與劉備盟約破裂。之後曹丕稱帝,孫權再度上書,「卑辭奉章」,並送還於禁。據晉陳壽《三國志》記載,當時孫權遣使求降,曹魏大臣劉曄看穿孫權的企圖,認為孫權「外有強寇,眾心不安,又恐中國乘其釁而伐之,故委地求降,一以卻中國之兵,二則假中國之援,以強其眾而疑敵人。」

影視中夷陵之戰火燒連營 (網上圖片)

影視中夷陵之戰火燒連營 (網上圖片)

公元222年6月,陸遜在夷陵之戰中擊破劉備,孫權取得勝利。然而,此時曹丕不斷催促孫權交出人質,導致雙方關係破裂。因為一開始,孫權就沒有真心稱臣。在與曹魏關係破裂的同時,主持蜀漢國政的諸葛亮調整政策,與東吳重新修復關係,雙方再度結盟。孫權再度化解兩線作戰的危險。

至於第二點就是,孫權自身實力不足。孫策臨死前,說過一番話,「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知卿。」換句話說在開疆拓土、爭奪天下方面,孫權不如孫策,但孫權有一個優點,就是能任命賢明,保固基業,即是說孫權是一個「守業者」,非「開創者」。

影視中的孫權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孫權 (網上圖片)

當孫權一旦稱帝,就是向天下人表明自己有奪取天下的野心,必然會招致其他勢力攻擊。孫權坐收江東,始終劃江而治,並沒有積極向北方用兵。孫權本身也很明白,以他的能力及實力,很難奪取天下,所以以稱霸一方為目標。孫權就像越王勾踐一樣,一直隱忍,直到沒有危險時,才公開稱帝。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還有另外一點是東吳內部整合問題。中國著名歷史學家、北大歷史學系教授田餘慶在《秦漢魏晉史探微》中分析指:「孫權遲回不進,除了山越不寧、外敵威脅等一般原因以外,我想不再是像曹操那樣『畏名義而自抑』,而是等待政權江東化進程的完成。」孫權要想政權穩固,必須得到江東士族的支持,所以他需要時間整合江東士族的力量,讓他們支持自己的政權,這樣才能坐穩皇位。

影視中的孫權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孫權 (網上圖片)

公元229年,47歲的孫權登基稱帝,改元黃龍。《三國志·陳震傳》記載,諸葛亮當時還力排眾議,派衛尉陳震前往慶賀。雙方還再度結盟,並共同制定「藍圖」,FF劃分曹魏疆土:「以徐、豫、幽、青屬吳,並、涼、冀、兗屬蜀,其司州之土,以函谷關為界」。歷史的結果就是,這個計劃並沒有實現,魏、蜀、吳三國都沒能統一,最終出仕曹魏的司馬家族,掌握曹魏軍政大權,以西晉取代之。

影視中的司馬懿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司馬懿 (網上圖片)

司馬懿為奪取政權,暗養三千死士 (網上圖片)

司馬懿為奪取政權,暗養三千死士 (網上圖片)

往下看更多文章

「鄭人爭年」無根無據 惹笑眾人無意義

2024年04月15日 20:00

「鄭人爭年」這個成語最早的典故是出自於法家學派的代表著作《韓非子》,在《外儲說左上》中有提及:「鄭人有相與爭年者,一人曰:『吾與堯同年。』其一人曰:『我與黃帝之兄同年。』訟此而不決,以後息者為勝耳。」

春秋戰國時期,鄭國有兩個特別喜歡胡吹亂謅的人。恰巧這兩人經常在市集上相遇,因此兩個同樣爭強好勝的人每次見面都免不了爭出個高下。有次,其中一個人(甲)就跟往常一樣,在市集中大肆吹噓:「諸位,你們應該知道,我就是我們鄭國年紀最大的人啊!」正在這時,另一個喜歡吹牛的人(乙)經過。他一聽甲這麼說,心中可不服氣,馬上反駁道:「你可真不要臉,明明我才是鄭國年紀最大的人!」兩人各不相讓,不消一刻就爭論了起來,周圍的人都抱著看熱鬧的心態圍了過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甲見乙一臉憋屈,心中得意極了。他清清噪子,故作玄虛地說:「你有甚麼不服呢?不瞞你說,我跟上古時代的帝王堯可是同年同日生,你怎麼可能會比我年長呢?」甲語音甫落,乙就馬上打斷道:「你可有所不知,我實話告訴你,我可是跟黃帝的哥哥同歲。這麼一算,還是我的年紀比較大。」甲真的被他的厚面皮所震驚到,立馬喊道:「你可別瞎說,以前都沒聽過你說這事。總而言之,我就是最年長的!」眼見甲要耍賴,乙也急得直跺腳。只見他瞪直眼珠子,高聲反駁:「怎麼又一下子又變成你年紀最大呢?明明就是你在胡說八道!」

被《史記》稱為五帝之首黃帝出生於西元前 2711 年,距春秋戰國將近1000年歷史,所以不論是甲和乙都只是在胡吹亂嗙。(網上圖片)

被《史記》稱為五帝之首黃帝出生於西元前 2711 年,距春秋戰國將近1000年歷史,所以不論是甲和乙都只是在胡吹亂嗙。(網上圖片)

此時,有一位著名的學者經過集市。人們見兩人僵持不下,便請那位學者來做裁判,評定這兩個人到底誰是誰非。學者剛到就先把快扭作一團的兩人拉開,然後向甲問道:「你說你和堯同年出生,有甚麽證據嗎?」甲可沒想到要拿出甚麼證據,只得睜大眼睛,搖了搖頭。學者再次向乙問道:「你說你和黃帝哥哥同歲,又有什麽證據嗎?」被學者這麼一問,同樣沒有證據的乙也只好像甲一樣低下了頭。

堯畫像,由清代姚文翰所繪製。網上圖片

堯畫像,由清代姚文翰所繪製。網上圖片

學者知道兩人都是信口開河說大話,為了讓事情告一段落他又追問道:「請告訴我,判定誰年紀比較大有甚麽用處呢?」「用處?」這兩個人一聽,異口同聲地把學者的問題重覆了一遍,然後大眼望小眼的沉默了下來。見兩人面面相覷,周圍的人都忍不住笑了起來,然後便紛紛散去。

戰國彩繪人物黑漆奩 (網上圖片)

戰國彩繪人物黑漆奩 (網上圖片)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鄭人爭年」這個成語,意指爭論的事情既無根據,又無意義;含貶義。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