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鄭州仰韶文化遺址 發現目前中國最早絲綢

歷史長河

鄭州仰韶文化遺址 發現目前中國最早絲綢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鄭州仰韶文化遺址 發現目前中國最早絲綢

2019年12月05日 10:00

中國古代早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已開始家蠶製絲。

關於絲綢起源,中國史籍中有不少神話傳說,據朱子《通鑑綱目》載,黃帝妃嫘祖「始教民育蠶,治絲繭以供衣服,而天下無皴瘃之患,後世祀為先蠶」;先秦《周易·繫辭下》記載:「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孔穎達《疏》云:『垂衣裳者,以前衣皮,其製短小,今衣絲麻布帛,所作衣裳,其製長大,故云垂衣裳也。』」美國耶魯大學歷史學教授瓦萊麗·漢森(Valerie Hansen)2012年著《絲綢之路新史》,明確認為「中國人確實是世界上第一個製造出絲綢的民族」。

更多相片
唐代《搗練圖》(局部) 描繪婦女製作絲綢 (網上圖片)

中國古代早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已開始家蠶製絲。

考古人員從甕棺中提取碳化絲織品 (網上圖片)

絲綢的生產起源於中國,可以追溯到史前時代,最早是在新石器時期,至於源頭在哪?最近考古結果可提供一個重要方向。中國絲綢博物館、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表示,在黃河流域的鄭州市滎陽仰韶文化遺址發現的絲織物,經研究證實,是目前中國發現的最早的絲織品。對探究中國絲綢的源頭提供了重要方向。

滎陽汪溝遺址出土的碳化絲織品及放大後顯示出的紋路 (網上圖片)

據內地傳媒報道,中國絲綢博物館科研團隊,於2017年及2019年兩次,以酶聯免疫檢測技術,鑒定滎陽汪溝遺址甕棺內提取的碳化織物的纖維材質和組織結構後,發現在滎陽汪溝遺址的4個翁棺中有絲織品殘存,並與1980年代滎陽青台遺址出土的織物屬於同類、同時期絲織物,是目前中國發現的最早的絲織品。

距今5000多年已經碳化的絲織品 (網上圖片)

在鄭州仰韶文化遺址發現的仰韶時代中期的絲綢,距今5500年左右,早於距今4000餘年的良渚文化錢山漾遺址的絲綢。

滎陽青台遺址出土絲織品殘片 (網上圖片)

博物館科研團隊,利用自主研發的酶聯免疫等技術,鑑定滎陽汪溝遺址甕棺內提取的碳化織物的纖維材質和組織結構,根據碳化痕跡孔隙和殘留纖維的電鏡觀察,發現絞經織物紗線較細,是四經絞羅織物碳化後的痕跡。根據酶聯免疫檢測結果,可以確認絞經織物是絲織品的殘存。

唐代《搗練圖》(局部) 描繪婦女製作絲綢 (網上圖片)

唐代《搗練圖》(局部) 描繪婦女製作絲綢 (網上圖片)

絲綢的生產起源於中國,可以追溯到史前時代,最早是在新石器時期,至於源頭在哪?最近考古結果可提供一個重要方向。中國絲綢博物館、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表示,在黃河流域的鄭州市滎陽仰韶文化遺址發現的絲織物,經研究證實,是目前中國發現的最早的絲織品。對探究中國絲綢的源頭提供了重要方向。

考古人員從甕棺中提取碳化絲織品 (網上圖片)

考古人員從甕棺中提取碳化絲織品 (網上圖片)

據內地傳媒報道,中國絲綢博物館科研團隊,於2017年及2019年兩次,以酶聯免疫檢測技術,鑒定滎陽汪溝遺址甕棺內提取的碳化織物的纖維材質和組織結構後,發現在滎陽汪溝遺址的4個翁棺中有絲織品殘存,並與1980年代滎陽青台遺址出土的織物屬於同類、同時期絲織物,是目前中國發現的最早的絲織品。

團隊認為,這些考古發現可以證明,地處黃河流域的鄭州是中國絲綢的重要源頭之一。

滎陽汪溝遺址出土的碳化絲織品及放大後顯示出的紋路 (網上圖片)

滎陽汪溝遺址出土的碳化絲織品及放大後顯示出的紋路 (網上圖片)

在鄭州仰韶文化遺址發現的仰韶時代中期的絲綢,距今5500年左右,早於距今4000餘年的良渚文化錢山漾遺址的絲綢。

由於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馴養家蠶、繅絲織綢的國家,被視為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一項,絲綢起源一直令世界矚目。中國絲綢博物館與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2015年以來,向國家文物局申請「尋找中國絲綢之源」項目,分別在滎陽青台、汪溝、鞏義雙槐樹等黃河流域仰韶文化遺址開展工作。

距今5000多年已經碳化的絲織品 (網上圖片)

距今5000多年已經碳化的絲織品 (網上圖片)

博物館科研團隊,利用自主研發的酶聯免疫等技術,鑑定滎陽汪溝遺址甕棺內提取的碳化織物的纖維材質和組織結構,根據碳化痕跡孔隙和殘留纖維的電鏡觀察,發現絞經織物紗線較細,是四經絞羅織物碳化後的痕跡。根據酶聯免疫檢測結果,可以確認絞經織物是絲織品的殘存。

滎陽青台遺址出土絲織品殘片 (網上圖片)

滎陽青台遺址出土絲織品殘片 (網上圖片)

另一方面,團隊還表示,鄭州市汪溝、青台遺址發現的絲綢和鞏義雙槐樹遺址發現的骨雕家蠶,確切證明中國古代早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已經開始家蠶製絲,可以推斷中國絲綢起源時間很可能在黃帝時代,至於絲綢之源就在鄭州。另外,中國亦可能在裴李崗文化時期就已出現絲蛋白,仰韶文化遺址內出土尖底瓶及部分罐的外表飾有線紋,個別器物底部發現有布痕,說明原始紡織技術在新石器時代中期甚至更早階段已比較發達。

往下看更多文章

始建於清光緒年間 白芒坑革命遺址群

2024年04月19日 10:00

松齡圍位於廣東惠州龍門縣平陵街道山下村,距離圩鎮約3公里。松齡圍始建於清光緒年間,為三堂四橫一禾坪一池塘的客家圍屋。該處在近代中國史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曾為工農紅軍第四師休整地。由松齡圍、白芒坑黨小組農會婦救會成立遺址老屋祠堂、鏟頭坳伏擊戰遺址、白芒坑保衛戰遺址、洪亞仁茶店遺址組成現今的白芒坑革命遺址群,面積約3.5平方公里。

白芒坑革命舊址群 (網上圖片)

白芒坑革命舊址群 (網上圖片)

1927年12月27日,由廣州起義餘部組建的工農紅軍第四師在師長葉鏞率領下,由龍門縣城轉戰白芒坑,在松齡圍休整了三天。洪亞仁茶店的老闆用茶水熱情招待了紅四師官兵。紅四師官兵在白芒坑期間與群眾的關係也十分密切。白芒坑有個「三眼泉」,是當地群眾取水飲用的地方。紅四師駐紮在白芒坑期間,擔心飲用水不夠群眾喝,便將「三眼泉」挖深、拓寬。後來,經過抗日隊伍、解放軍隊伍不斷的修建完善, 「三眼泉」成為頗具革命傳奇色彩的「紅軍井」。

白芒坑的紅軍紀念園 (網上圖片)

白芒坑的紅軍紀念園 (網上圖片)

1944年3月10日,洪月沖、洪月明、洪亞仁、洪木安及呂甫英等人以舞醒獅為名進行串聯活動,在白芒坑老屋祠堂成立了30多人的農會組織,洪月沖任會長,洪月明任副會長;同時成立了婦救會,劉運英任會長,朱石妹任副會長。6月25日,白芒坑民兵自衛隊洪進光、洪水安在茶店地段放哨時,在洪亞仁的協助下抓獲了1名為日軍探路的漢奸,當場查獲其隨身攜帶的日軍軍用地圖和指南針。白芒坑民兵自衛隊與平陵鄉聯防隊配合在鏟頭坳伏擊巡迴騷擾平陵地區的日軍,傷敵10多人,斃敵2人,繳獲槍支和彈藥若干。農會會長洪月沖為掩護部隊撤退受重傷犧牲。

紅四師在白芒坑休整時的徐向前住所 (網上圖片)

紅四師在白芒坑休整時的徐向前住所 (網上圖片)

1948年4月12日,國民黨軍保八團一個加強營和平陵吳伯梅聯防隊共500餘人從西、南、北三面圍了當時駐守平陵白芒坑村的博龍河人民解放軍部隊——飛龍隊。飛龍隊60多人在謝光、邵國良、林志的指揮下和白芒坑民兵的配合下奮起反擊,搶佔制高點,激戰一天,最終將敵擊潰。此戰擊斃國民黨軍8人,擊傷30多人,是一場以少勝多的保衛戰。

白芒坑村民捐獻出的革命時期的老物件 (網上圖片)

白芒坑村民捐獻出的革命時期的老物件 (網上圖片)

白芒坑革命遺址群整體保存較為完整。工農紅軍第四師休整地遺址松齡圍,為三堂四橫一禾坪一池塘的客家圍屋。始建於清光緒年間,坐東南向西北,總面闊55.15米,通進深26.4米,占地面積約1456平方米,有房屋80多間,結構形式為土坯磚瓦結構,是典型的客家三進式建築,目前保存較好,用於開放展覽。白芒坑黨小組農會婦救會遺址老屋祠堂,原為三堂三橫、土木結構的客家圍龍屋,前有池塘,後有群山,中間為洪氏祠堂,占地面積約2500平方米。目前,舊址只剩下一個用鐵片臨時搭建的拜祭點,其他房屋都已坍塌。現在已經平整土地,重新開始種植作物。遺址前有村道橫穿而過,後種有30畝樟樹。鏟頭坳伏擊戰遺址,位於山坳,兩邊是高山密林,植被保存良好,前往遺址的沿途現已鋪設好水泥路。白芒坑保衛戰遺址,位於山林,林木茂盛。洪亞仁茶店是白芒坑村民洪陽明夫婦帶著兒子洪亞仁,在村口路邊開設的一個茶亭,方便過往客人歇腳、飲食。目前,洪亞仁茶店遺址已經納入龍門紅軍園建設,在距離原址20米處重建。重建後是是一間鋼筋混凝土水泥磚砂石結構的瓦房,牆體土黃色,琉璃瓦頂,位於龍門紅軍園入口右側,前有小廣場,側面是荷花塘,建築占地面積約46.6平方米。

芒派村村委後面的竹林曾是紅軍的運糧小道 (網上圖片)

芒派村村委後面的竹林曾是紅軍的運糧小道 (網上圖片)

白芒坑革命遺址群於2010年10月28日被龍門縣人民政府公佈為龍門縣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12月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授予其為廣東省中共黨史教育基地。2015年2月13日被惠州市人民政府公佈為惠州市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9月被中共惠州市委公佈為惠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9年8月被中共龍門縣委授予龍門縣黨員教育基地。2018年被惠州學院授予繼續教育培訓專案現場教學基地。

文章文字版權由廣東人民出版社許可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