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俠客島:一個中俄元首高度重視的大項目

兩岸

俠客島:一個中俄元首高度重視的大項目
兩岸

兩岸

俠客島:一個中俄元首高度重視的大項目

2019年12月06日 15:50 最後更新:17:10

前兩天有一個大新聞——

習近平和普京,一個在北京,一個在莫斯科,通過視頻通話的方式,共同見證一條貫穿中俄的天然氣管道投產通氣。

更多相片

前兩天有一個大新聞——

12月2日,中俄兩國元首視頻連線,共同見證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投產通氣(圖源:新華社)

能源對外依存度逐步升高,拓寬來源、使之多元化,無論從經濟上還是從安全上都是必然之舉。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河北秦皇島段穩步推進(圖源:新華社)

說起來,中國這些年的能源項目不少。但像這樣的規格,不多。而且,在儀式現場的新聞稿里,兩國元首還把這條管道稱為「拳頭項目」。

為什麼這條管道如此重要?

12月2日,中俄兩國元首視頻連線,共同見證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投產通氣(圖源:新華社)

說起來,修條管道很不容易。這個名為「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的項目,中俄兩國光談判就花了20年,直到2014年兩國才簽署了項目合作書;之後,修建又用了5年。

這還沒完,這條管道還得在中國境內繼續修,連成網,輸送給包括東三省、京津冀、長三角等更多地區。

投產後,這條管道2020年輸氣量就達到50億立方米,然後將提升至每年380億立方米,合同簽了30年,也就是1萬億立方米。

為什麼要花這麼大功夫?為什麼談20年也要談?

因為中國越來越需要能源。人口多,發展快,能源跟國家戰略息息相關。開車要石油,取暖做飯要用氣,工業生產就更不必提。

這些年,中國能源進口的力度越來越高。去年是一個關鍵年份——中石油研究院的報告顯示,就在2018年,中國同時摘下兩個「全球最大」: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全球最大的天然氣進口國(此前是日本)。

石油進口這個大家相對聽得多,2017年我們就已經是全球最大進口國,2018年對外依存度是69.8%,一年進口4.4億噸,同比增長11%;天然氣則增長更快,去年增長超過31%,進口1254億立方米,對外依存度增至45.3%。

之前,中國一些地區還鬧過幾次氣荒。可見需求端增長很快,供應端跟不上,一些地方煤改氣力度大但是供不上,很多人受凍了。

目前,中國進口天然氣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走管道,二是走海上(運輸液化氣,也就是LNG)。四個方向:西北,管道運輸中亞天然氣;西南,緬甸氣;海上,LNG;東北,就是這次的中俄東線管道。看幾張圖更清晰一些:

能源對外依存度逐步升高,拓寬來源、使之多元化,無論從經濟上還是從安全上都是必然之舉。

此次中俄管道的北段工程率先投產,東北管網系統首先實現與俄境內管道的接通,也就意味著中國之前規劃的「四大能源戰略通道」(西北、西南、海上、東北),完成了最後一塊拼圖。

中國有需求,修建很必要,這容易理解。那為什麼之前光談判就要經歷20年之久呢?

其實這種大項目,每次談起來都不容易。之前島上推薦過一篇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張國寶的回憶文章,那次回憶的是原油管道的談判之艱(點擊整整15年!我親歷了中俄間那場跨世紀的大談判)。而這次的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光在俄羅斯境內就有約3000公里之長。

俄羅斯給這個項目的冠名也很霸氣:「西伯利亞力量」(Power of Siberia)。

從這個名字也能看出,他們希望通過該項目拉動資源豐富、但氣候惡劣的西伯利亞地區發展,從而穩固其遠東地區。

畢竟,遠東在俄羅斯全邦面積佔比達到41%,人口卻只有5.6%,其安全穩定和發展,也是歷屆俄羅斯政府的擔憂之一。過去五年,俄羅斯政府在該地區發佈了180多項法律,其遠東開發公司簽署了1200多項協議,但因為種種原因,成效不大。

於是,把目光轉向中國這個世界經濟「發動機」成為最好的選擇。

要知道,「西伯利亞力量」管道建設總投資300億美元(中方投資佔三分之一),供氣合同為期30年,目標是到2024年,讓兩國雙邊貿易額翻一番,到2000億美元。

更關鍵的變化是國際局勢。

俄羅斯是能源出口大國,在外交層面,俄羅斯也曾將能源供應作為影響歐洲國家的工具之一。但自從美國開採頁岩氣技術成熟、一躍成為天然氣供應大國之後,俄羅斯天然氣也喪失了在歐洲市場的主導地位。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2014年5月,在習近平主席和普京總統見證下,中俄雙方結束了20年的談判,在上海簽署項目合作文件。

有人會問,這條管道的投產通氣,跟我們普通人有什麼關係呢?

有的。比如東北:管道入境後,第一站是黑河,之後通過五大連池分輸壓氣站,哈爾濱、齊齊哈爾、大慶等城市也可以率先用上俄羅斯天然氣。

此前,東北地區的天然氣市場較其他地區發展緩慢,2018年天然氣消費量佔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4.7%,遠低於全國8%的平均水平。

這與東北地區天然氣資源供應單一有關,2018年146億方的總供應中,東北油氣田的供應佔比近一半(這些油氣田基本處於開採中後期),長輸管道供應佔比僅為15%。

而這條管道開通後,僅僅是明年,就將給東北供應50億立方,使現有供應提升1/3;隨著時間推移,未來該管道預計每年供應東北地區的氣量為 135 億-150 億方,使東北地區總資源供應量足翻一倍。

很明顯,這種規模的供應提升,將對東北現有能源市場產生強力衝擊,倒逼其進一步市場化、多元化。可以想見,未來東北地區工業用電成本將下降,居民的冬季採暖更方便、污染也更少。

同時,這條管道在國內的拓展延伸(目前在建的有黑龍江境內兩條支線、吉林遼寧未來數年的施工),還可以帶動機械、冶金、建材等相關工業發展、增加就業,給沿線地區帶來經濟效益。

不光是東北。按照規劃,這條管道在中國境內也將超過3300公里,除了東三省,還將貫通內蒙、河北、天津、山東、江蘇、上海6省區市。據能源專家測算,到2025 年,當中俄東線管道供應量達到峰值時,可以拉低京津冀地區進口天然氣成本約 0.1 元/立方米。

而在長三角這個成熟的天然氣市場,中俄東線供應到該地區的價格並不具備明顯競爭力。不過,競爭是肯定會加劇的。

對於國家整體的能源市場來說,競爭加劇是好事。現在中國天然氣市場尚未實現完全市場化,如果未來供應寬鬆、來源多元化,高價氣退出市場、工業和居民能源消費成本繼續下降是可以期待的。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河北秦皇島段穩步推進(圖源:新華社)

也有人會問:增加進口俄羅斯天然氣,會否增加中國能源安全對俄依賴、產生風險?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教授林伯強對島叔說,按最大量計算,到2035年,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將佔中國天然氣總需求量的13%左右,在中國能源總需求量佔比就更低;其次,天然氣的轉化過程比較容易,煤炭也能製造天然氣,就算有短期衝擊也可以化解,長期的影響不會存在。

在他看來,這是中俄關係的里程碑事件,以往的中俄合作以原油為主,這次打開了天然氣合作通道,容量又這麼大,對降低地緣政治風險、保障國家能源安全,都有重要意義。

的確,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本身,就是兩國政治互信加深的表現。俄羅斯允許中國投資「西伯利亞力量」,說明俄羅斯相當程度上放下了與中國合作開發遠東地區的戒心。

在遠東地區的合作,也會讓中俄形成「守望相助」的戰略態勢。

普京出席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俄境內段管道開工儀式(圖源:CFP)

往下看更多文章

謝鋒指對「台獨」沒妥協餘地 促美落實一中原則

2024年01月10日 08:37 最後更新:08:37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應邀在卡特中心紀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討會上發表視像演講。

謝鋒指出,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台獨」與台海和平水火不容,對於「台獨」分子,中國政府沒有妥協的餘地。美方應該以實際行動遵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將美國領導人不支持「台獨」、不尋求把台灣問題作為遏制中國工具的表態落到實處,與中方一道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和中美關係大局。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應邀在卡特中心紀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討會上發表視像演講。中國駐美大使館網站圖片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應邀在卡特中心紀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討會上發表視像演講。中國駐美大使館網站圖片

在談到中美關係時,謝鋒指中美關係從來就是建立在承認彼此不同和尊重彼此核心利益的基礎上,分歧差異不應該成為阻隔中美交流合作的攔路虎。競爭應該是講規則的公平競爭,而不能是你死我活、零和博弈的惡性競爭,更不能以競爭為名剝奪他國正當發展權益。國家與國家的競爭應該是田徑賽,而不是拳擊賽。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