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大館保養建築原味 獲聯國教科文大獎

社會事

大館保養建築原味 獲聯國教科文大獎
社會事

社會事

大館保養建築原味 獲聯國教科文大獎

2019年12月13日 10:34 最後更新:10:36

建築群共有16幢歷史建築物,包括3項法定古迹。

屹立中環逾170年的中區警署建築群,經約10年活化後成為「大館」項目,並於去年中開放。有份參與活化計畫的建築師指,為保留大館的原真性,活化工作需要靈活變通,為解決個別建築物地基下陷問題,工程團隊邀請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意大利比薩斜塔相關地基工程商來港商討對策,務求將建築物原汁原味保留下來。大館的活化計畫今年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的卓越獎項,參與活化的馬會指,獎項肯定其活化大館所付出的心血和努力。

位於中環的大館佔地1萬3600平方米,前身是中區警署建築群,共有16幢歷史建築物。資料圖片

位於中環的大館佔地1萬3600平方米,前身是中區警署建築群,共有16幢歷史建築物。資料圖片

位於中環的大館佔地1萬3600平方米,前身是中區警署建築群,共有16幢歷史建築物,包括3項法定古迹,即前中區警署、中央裁判司署和域多利監獄。馬會與政府合作活化中區警署建築群,現已成為大館—古迹及藝術館。大館每個角落、每個小細節都花盡心思。

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張亮(左)及馬會項目經理李文亮(右)。

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張亮(左)及馬會項目經理李文亮(右)。

負責活化大館計畫的成員之一、馬會項目經理李文亮自計畫起已參與活化工作。李文亮坦言,復修每棟舊式建築物都很困難,因現時已活化的15棟建築物各有不同興建年份、構造以及內部設計,每棟都要重新來過,不可將一套復修方法套用至其他建築物。他直言,為保留大館的原真性,活化工作需要靈活變通,「我們很多時候要見步行步,團隊去到現場時會因應現場環境、建築物的特性及構造等即時變通活化方案。」

位於中環的大館佔地1萬3600平方米,前身是中區警署建築群,共有16幢歷史建築物。資料圖片

位於中環的大館佔地1萬3600平方米,前身是中區警署建築群,共有16幢歷史建築物。資料圖片

活化具有歷史價值的建築物從來都不是易事,過程中充滿重重挑戰。作為參與者的李文亮直言,保育工作十分明顯的難題是本身建築物已經存在,但新建築物則是俗語所稱的「萬丈高樓從地起」,即建築物通常由地基開始向上興建。李提到活化大館初期,團隊發現整個建築群中歷史最悠久的D倉東翼及西翼之間出現裂紋,並遍布建築物內外,最長的裂紋有數層樓高,並有輕微沉降。

大館始建於1840年代,英式建築色彩遍布大館內外。資料圖片

大館始建於1840年代,英式建築色彩遍布大館內外。資料圖片

團隊當時邀請興建意大利比薩斜塔的相關分判商以及地基工程的承辦商,來港實地考察以及商量加固地基方法,最後決定在東翼地面注入120支、直徑大約10厘米的迷你樁,注入的深度由3至6米深不等以鞏固地基。李文亮直言此工程相當有挑戰性,因大樓監倉空間狹窄,「工人要用很小的機械,大概是一個人高、如大雪櫃般的機械將迷你樁注入地面。」最終用半年至9個月時間完成。

大館始建於1840年代,英式建築色彩遍布大館內外,特別是位於營房大樓、猶如保齡球樽的「樽形欄河」。李文亮指,其雖然常見於英式的殖民地建築中,惟對於整個檢閱廣場以及中區警署建築群,樽形欄河具有標誌性的建築元素,「用了很多心思將建築物原汁原味保留下來。」

為重現建築物當年的原貌,工程團隊在如此細微的細節下苦工。李透露首次去到現場時,很多原有樽形的欄河已經破爛及消失,加上該欄河原本是陶器以及內裏空心,工程團隊需將每個「樽形欄河」拿出,並向內灌入混凝土然後再放回原位。他提到,單是保育樽形欄河至少花3至4年的時間構思及測試等,「構思初期不是太順利,最少構思8至10個方案,絕非一個方案走到終點。」

具有逾百年歷史的大館在10月獲得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卓越獎項,亦是繼發展局「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畫」下的藍屋建築群於2017年得獎後,再有香港保育歷史建築項目獲此最高級別殊榮。

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張亮表示,這個獎項不但肯定馬會在過去10年為保育中區警署建築群,並將其活化成為大館所付出心血和努力,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馬會將整個大館由以往重門深鎖的警署,活化成一個向公眾開放的地方,並連接周圍的環境。大館亦有多元化的節目並具有當代的元素,將當代藝術與市民平時的生活融合,吸引更多市民到訪大館。

往下看更多文章

大館 – 不只是打卡的文化歷史探索之旅

2023年12月22日 09:00 最後更新:11:03

在中環核心地帶的大館,自 2018 年開幕至今,不時舉辦各式各樣的藝術文化展覽、表演及活動,加上場內的歷史建築、休憩設施、特色商店及中西美食,至今訪客人次已超過 1,500 萬,成為市民及遊客打卡的熱門勝地!

最近,設於域多利監獄 B 倉及 D 倉的兩個全新常設展館,亦於上月中正式對外開放。展館經過精心佈局,以多角度展示域多利監獄過百年的複雜歷史,其概念、設計及功能,更透過珍貴歷史相片,及前監獄職員、更生人士和監獄事工的訪問片段等,呈現昔日鐵窗生活的真實面貌 ,為訪客帶來耳目一新的文化古蹟體驗。整個展覽突顯了大館由監獄轉化為文化古蹟的角色,讓大眾可以親身感受從前的人和事,將過去、現在及未來連結起來。兩個新展館亦是大館內其他常設展覽翻新項目的頭炮,陸續將有更多新展館推出,向大眾進一步詮釋大館的文化遺產意義和價值。

擁有逾 180 年歷史的大館,是歷史文化及建築保育的寶庫,擁有豐富的教學資源。大館內16 幢歷史建築中的 15 幢,按最高規格及安全至上的原則完成復修並對外開放,任何年齡及背景的市民及遊客,都可輕鬆在過百年的古蹟中穿梭,親身體驗這個香港重要的文化遺產,並透過大館認識歷史及文化保育的重要,同時探索文化遺產對現今社會的價值和影響。據了解,大館每日近萬名訪客當中,有不少均是專誠參觀場內的文化古蹟展覽,及參與免費的導賞活動。加上場內兩幢新建的「賽馬會藝方」和「賽馬會立方」,以及「檢閱廣場」、「監獄操場」和「洗衣場石階」等戶外空間,歷史古蹟與現代建築互相呼應,並賦予古蹟新用途、新生命,讓大眾可以重新認識身邊的古蹟及歷史。

最近開放的域多利監獄 B 倉及 D 倉兩個全新常設展館,以多角度展示域多利監獄過百年的複雜歷史,及昔日鐵窗生活。

最近開放的域多利監獄 B 倉及 D 倉兩個全新常設展館,以多角度展示域多利監獄過百年的複雜歷史,及昔日鐵窗生活。

大館是香港最大型的歷史古蹟活化項目之一,是香港賽馬會與香港特區政府合作推行中區警署建築群活化計劃的成果。大館逾十年嚴謹的復修活化工作,一直以安全為最重要原則,場內唯一尚未完成復修的已婚督察宿舍 (「第四座」) 亦不例外。賽馬會文物保育有限公司 (“JCCPS”) 一直致力第四座的復修,並於去年底向政府提交最新技術資訊,當中指第四座的狀況較預期脆弱,海外磚砌結構專家和本地結構工程師均認為,繼續進行復修存在建築物突然倒塌的風險,對公眾造成預計不到及不可接受的危險。基於保障工人、員工及公眾安全,各方認同按絕對必要原則移除第四座有欠安全部份實屬恰當。

JCCPS 已開展了第四座的勘查、移除及相關改動工程,並以勘查結果為基準,分階段施工。屋頂的勘查工作和相關工程已於2023年11月中旬展開,其間JCCPS會盡力在切實可行及安全的情況下,保留第四座具文物價值的歷史構件,並為整幢建築物保存數碼紀錄。

專家團隊指出第四座的磚塊及砂漿的質量均見差劣,以手動工具檢查磚塊,發現多處呈現軟身狀態。團隊亦發現大面積的砂漿呈現幾乎沒黏力的粉末狀態,徒手也可輕易將磚塊分離。

專家團隊指出第四座的磚塊及砂漿的質量均見差劣,以手動工具檢查磚塊,發現多處呈現軟身狀態。團隊亦發現大面積的砂漿呈現幾乎沒黏力的粉末狀態,徒手也可輕易將磚塊分離。

現時第四座建築物內設置了超過1,000支臨時支撐,以穩定建築物。

現時第四座建築物內設置了超過1,000支臨時支撐,以穩定建築物。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