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德國禁華為5G,或觸發中德貿易戰

博客文章

德國禁華為5G,或觸發中德貿易戰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德國禁華為5G,或觸發中德貿易戰

2019年12月16日 14:24 最後更新:14:35

德國與中國關係近日緊張,中國駐德大使吳懇出位言論,令各界憂心中德是否要打貿易戰。這又是5G惹的禍。

德國執政黨議員正在起草法案,把「不值得信任的」5G設略供應商排除出德國網絡之外,儘管草案沒有點名華為,但大家都知道是針對華為。德國人有一種難以消除對中國的疑心,德國電台Steffen Wurzel上月在深圳對任正非說︰「過去幾星期德國都在討論華為相關問題,不僅涉及技術細節,還包括信任以及華為總部所在地中國的法制建設的問題。不知道你是否了解,現在德國有愈來愈多的政治家認為中國的法治水準沒有德國的高。因此,對來自中國的公司,他們是缺乏信任的。」任正非表示拿中國法律來比較,是不合邏輯,反問德國那麼看不起中國,不想華為的技術進來,為什麼賣那麼多德國車來中國?豈不是自相矛盾。

德國對華為5G技術有點抗拒。(AP圖片)

德國對華為5G技術有點抗拒。(AP圖片)

德國車是德國的經濟命脈,任正非抓出中德關係重點所在,不過,他始終是企業界人士,說出來也不見得有份量。上周末駐德大使吳懇公開講清楚說明白︰「如果德國做出決定,讓華為被排除在德國市場之外,那肯定會產生一些後果。中國政府不會坐視不管。」中國政府沒有要求華為,華為也沒必要以5G收取情報資料,「以在中國市場銷售的德國汽車為例,難道中國說德國汽車不安全嗎?」外界解讀,中國大使是在暗示中國的「報復對象是德國汽車」。

事實上,今年初覆新的吳懇,一到埗接受訪問就很直白以華為的5G與德國銷華汽車相提並論,令德國人很不舒暢。「華為同中國政府的關係並不比大眾汽車公司跟德國政府的關係更密切,恰恰相反,大眾股份的20%掌握在國家手中,而中國政府卻沒有一分錢的華為股份。」言下之意,德國企業跟政府走得更近,德國媒體、政界以此質疑華為,若非雙重標準,便是追隨美國對華為的霸凌行為。

中國德國誰是正確,看的是市場關係。大眾、戴姆勒奔馳和寶馬的汽車3至4成在中國銷售。德國是全球汽車大國,2017年數字,全球汽車市場總值7000億美元,德國佔22%為1540億美元,粗略估計德國汽車的中國市場達540億美元。中德要打貿易戰,德國不容易應付,不過,這肯定是雙輸的結果。

「如果歐洲有少數國家明確不選擇我們,也不會對這些國家有什麼想法,退出這個國家的市場銷售就行了。」任正非勸說德國︰「歐洲現在應該改變一些商業規則,敢於把東西賣給中國。…美國不賣這個東西,正是歐洲大發展的好機會,為什麼不趁機填補美國的空白呢?」

中德5G合作,有利「德國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兩個計劃涉及5G時代的物聯網、人工智能組合,結果是雙贏,當然,最不利的是美國,美國勢必加大對德國的影響,中德關係將趨複雜,不是5G技術能夠說得清楚。




深藍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中國陸沉,西方不敗

2024年04月22日 20:38 最後更新:21:29

美國科學雜誌《自然》指全球近20%人口遭受地面下沉的威脅,中國將是一個「重災區」。即使是科學報告,經不同傳媒處理,你看出不同的風景線。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事源於《自然》網站最新的一篇題為Earth’s sinking surface的報導文章,文章也連接另一篇介紹中國學者的研究A national-scale assessment of land subsidence in China’s major cities,指出從衛星雷達數據觀察所得,中國部份城市有地面下沉跡象。《紐約時報》稱︰「估計中國16%的大城市每年海拔高度下降超過10毫米,近一半城市每年海拔高度下降超過3毫米。」數字看似微不足道,3毫毛得如幾張CD疊起來那麼厚,10毫米不及一個指甲的長度,不過,從專家眼中來看,數字雖小但積累得很快。研究佔計100年內,「由於地表下沉和海平面上升的共同作用,中國四分之一的城市沿海土地可能位於海平面以下」,這是全球化的現象,原因是工業國家過往百年城市化過度發展,當然,中國近20年全速追趕,地面下沉為我們敲起了警鐘。

「北京是全國下沉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附近的天津也是如此,去年,天津的幾條道路突然裂開,導致數千名居民從高層公寓樓中撤離」,事實上,包括美國在內的其他國家也有類似的問題。美國另一媒體稱︰「2月份發表的另一項研究稱,全球約有630萬平方公里(240萬平方英里)的土地面臨風險,其中印尼是受災最嚴重的國家之一,首都雅加達的大部分地區現已低於海平面。」在美國,「有45個州超過44000平方公里的土地直接受到地面下沉影響,其中80%以上的情況與抽取地下水有關,這通常是用於農業目的。」

「這些城市的下沉部分是由建築物和基礎設施的巨大重量造成的。從城市地下含水層抽水也起了作用,石油鑽探和煤礦開採也是如此,所有這些活動都會在地下留下空間,可能造成土壤和岩石的壓實或坍塌。」這是來自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學者的專門針對中國的研究。

注意啊,西方專門為中國量身報導的新聞報導,處理方式很有講究。《紐時》這篇文章題為〈研究稱中國近半城市地面沉降,北京下沉速度最快〉,作者開篇第一句︰「隨著中國城市的發展,它們也在不斷下沉。」如果你沒有把章由頭看到落尾,我相信大部份人在瀏覽過後,第一個印象便是「中國又出事」,甚至可以想像中國是不是又有什麼體制和建設出問題。

世界經濟論壇兩年前已經提及「城市下沉」的科技研究,題為〈這些是世界上下沉最快的10個城市〉,文章第一句︰「隨著海平面的上升,邁阿密和廣州等沿海城市在未來面臨著大規模洪水的威脅。」附表10大下沉最快的城市以中國天津居榜首,每年下沉5.22毫米,第二、三是印尼城市,上海以2.94毫米居第四。10大城市中國佔兩市,不可謂不令人擔心,不過,大家又可在以上的「地面下沉」的報告之外,想起我們提出走出不等同於西方化的「中國式現代化」的關鍵內容︰中國未來不以西方工業化、城市化為經濟增長的驅動,著重農村、平衡人與自然和諧是中國為未來世界建立的新秩序、新思維。

中國經濟不崩潰,拿中國陸沉造文章,看來這個世界,始於都是西方不敗!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