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農民軍北伐打天下 朱元璋為何能創兩大奇蹟?

歷史長河

農民軍北伐打天下 朱元璋為何能創兩大奇蹟?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農民軍北伐打天下 朱元璋為何能創兩大奇蹟?

2019年12月18日 10:00 最後更新:18:08

農民軍X北伐成功,中國歷史上只有此一例。

中國歷代王朝中,漢唐被公認武功強盛,不過有指大明軍隊更厲害。事實上,明軍開國含金量非常高,它完成了兩個奇蹟:繼西漢後又一支以農民起義軍的身份脫胎而來完成改朝換代大業。另一方面,在中國古代軍事史上,他們首次以由南向北的形式北伐成功,實現統一。

這兩件事,絕對的高難度。而明軍在開國戰爭中所遭遇到的對手都是強大。它所戰勝的,是在中世紀曾橫掃歐亞的元朝蒙古騎兵。

西方14世紀描繪的蒙古殲敵場景,顯見當年蒙古橫掃歐亞的姿態 (網上圖片)

西方14世紀描繪的蒙古殲敵場景,顯見當年蒙古橫掃歐亞的姿態 (網上圖片)

元末天下大亂,南方「紅巾軍」是重要反元起義勢力之一,明朝皇帝朱元璋最早也是紅巾軍一員,初投奔濠州紅巾軍領袖郭子興,獲得信任。朱元璋廿五歲時紅巾軍將領身份,回鄉募兵壯大勢力,並挑選親信隨行,構成大明開國將領雛容,徐達及常遇春等都在其中。在郭子興去世時,朱元璋已擁數萬軍馬,並趁元王朝混亂,攻克南京。

朱元璋「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早期明軍力量暗暗壯大,但憂心於軍紀鬆弛,加上在南京外的局勢嚴峻-北方是佔有中原、蒙古及西域的蒙元,南方除了朱元璋自己,更有佔湖北荊襄平原的陳友諒,還有佔據蘇南地區割據自立的張士誠。此時,朱元璋力量最弱,被三家包圍最危險。論軍力比不上陳友諒,論經濟實力比不上張士誠。即使打敗他們,還要面對當時還是天下最強的蒙古騎兵。朱元璋早期也北伐過,與蒙古騎兵交手,紅巾軍大多敗陣。

朱元璋的傳奇,後世也有小說以此為題材,圖為《倚天屠龍記》中的朱元璋 (網上圖片)

朱元璋的傳奇,後世也有小說以此為題材,圖為《倚天屠龍記》中的朱元璋 (網上圖片)

當時的蒙元,後世史家常說「昏庸腐敗」,但軍事方面,掌握元朝軍事大權的王保保等名將為了平定農民軍,麾下早已改掉無能形象,戰鬥力恢復。所以,朱元璋十分謹慎,除了自家軍隊強大、紀律嚴明,每攻克一處,都格外留意敵方具騎兵訓練經驗的將官,不惜重金招降他們委以重任,並多渠道在北方購買戰馬。

然而,紅巾明真正擺脫「流寇」形象,升格為「國家級軍隊」,關鍵轉折就是朱元璋遇到劉伯溫,兩人展開一番談話,大大改變大明軍隊命運。朱元璋向這位著名在浙東大儒問了一個困惑已久的問題:「為何天下義軍這麼多,卻屢起屢滅,終難以成事?」

清代顧見龍繪劉伯溫像 (網上圖片)

清代顧見龍繪劉伯溫像 (網上圖片)

劉伯溫給出朱元璋一個震驚回答:因為農民起義有『九惡』」。九惡者一,不敬孔孟,褻瀆聖人之道,敗壞天理人倫;二為攻伐無度,形同流寇;三為時降時反,相互猜疑;四為糧餉不能自足,臨陣不知兵法;五為掠人妻女財產,只知取之於民,而不知養於民;六為為將者心胸狹隘;七為為士者缺乏訓練,作戰形同群毆;八為勝時聚集,敗時作鳥獸散;九為義軍之間相互猜疑,互相攻伐。史載朱元璋「聞之勃然色變」,劉伯溫卻毫無懼色,總結及言:「九惡不除,雖稱義軍,實則草寇流賊。」

朱元璋畫像 (網上圖片)

朱元璋畫像 (網上圖片)

朱元璋遇上劉伯溫如獲至寶,大加重用,還針對九惡改革。包括在元朝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設大都督府,確立軍規二十二條,在南京設刑台,公斬二十二名犯事軍官,震懾全軍。此後的紅巾軍,有了自上而下完備的軍事制度及森嚴軍規,軍容煥然。

朱元璋更厲行屯田制,不但軍隊自己要種地,還要幫助地方興修水利。結果地方生產發展,百姓富庶。原本向百姓徵收用於軍用的「寨糧」,朱元璋索性不收,從此深得民心,軍隊戰鬥力也進步。面對最直接的對手陳友諒,朱元璋之前處於絕勢,逐漸取得勝利。更在至正二十三年的「洪都」之戰,朱元璋創下中國古代戰爭史城池防禦戰的經典範例,獲取更多反撲時間,此後決戰鄱陽湖,軍隊巧妙運用火攻,焚毀陳友諒旗艦,反敗為勝。至於朱元璋如何面對另一割據勢力張士誠以及北伐成功?下回分解。

往下看更多文章

張璪作畫「雙管齊下」 山水松石驚艷眾人

2024年03月25日 20:00 最後更新:11:31

「雙管齊下」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是出自於唐代朱景玄所寫的《唐朝名畫錄》,在卷九十七有提及:「惟松樹特出古今,能用筆法。嘗以手握雙管,一時齊下,一為生枝,一為枯枝。」

唐代畫家張璪不但擅長文學,其畫技還十分高超。當朝宰相劉晏很欣賞他的畫,還特意邀請他去京城,舉薦他擔任檢校祠部一職。可是後來張璪因事獲罪,被相繼貶為衡州司馬以及忠州司馬。由於張璪在官場上鬱鬱不得志,以至於他把更多的心思和時間都放在畫畫上。他山水松石畫中激越的筆勢、颯爽英姿吸引了時人的目光,甚至連當時有名的畫家畢宏都問他到底師從何人。

張璪曾畫有《松石圖》、《寒林圖》、《松竹高僧圖》等作品,並著錄於《宣和畫譜》,但其實多數作品已失傳。(網上圖片) 

張璪曾畫有《松石圖》、《寒林圖》、《松竹高僧圖》等作品,並著錄於《宣和畫譜》,但其實多數作品已失傳。(網上圖片) 

張璪善畫山水,尤精松石。雖然他的技法受到王維水墨畫的影響,但他也有自己獨創的技法和風格。因為他的松石畫常常透露出獨特的意象,所以總是引起京中的猜畫風潮。每當畫成,人們都會爭相搶購。

建中三年,張璪作畫於長安。聽說當時張璪手執兩筆,同時作畫。更人驚訝的是,兩支筆可以畫出不同的景象。一支畫出鮮活的松枝,另一支畫出幹枯的樹幹,氣勢超然。要是張璪畫到得意之處,更是會以手醮色,直接揮塗。可別小看張璪的指畫,他可以單憑手指就把山石的凝重,泉水的徑流,表現得活靈活現。凡是看過他作畫的人,沒有一個不佩服他那雙管齊下的本事,甚至後來王默的「腳蹙手抹」也是受到張璪指畫的啟示。

雙管齊下 (網上圖片)

雙管齊下 (網上圖片)

面對畢宏的提問,張璪僅回答了一句「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這句話的意思很簡單,當中的「造化」指的就是大自然,「心源」也即作者的內心感悟,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大自然是藝術的根源,而畫師們就該師法自然。可是自然之美能不能轉換成藝術之美,還是得看藝術家的內心情思和作畫構設。張璪的這句話是中國美學史上「師造化」理論的代表性言論。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雙管齊下」這個成語,成語中的「管」字其實就是筆的意思,原指手握雙筆同時作畫;後比喻做事同時兩個方面進行或同時使用兩種方法解決問題。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