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用搓手液濕紙巾清潔 酒精濃度原來60至80%最殺菌

生活事

用搓手液濕紙巾清潔 酒精濃度原來60至80%最殺菌
生活事

生活事

用搓手液濕紙巾清潔 酒精濃度原來60至80%最殺菌

2020年01月10日 11:42 最後更新:01月11日 01:21

太濃適得其反

武漢肺炎陰霾下,酒精搓手液和濕紙巾和是不少人的隨身「法寶」,選用搓手液和濕紙巾要有效殺菌消毒,否則保護效果大打折扣。消委會早前就市面上15款酒精搓手液及22款濕紙巾樣本步進行測試,發現產品標籤的用語、所標示成分的方式及完整程度不一,部分標榜消滅細菌達99.9%的產品亦未能提供相關測試資料。消費者難以評估產品的實際效用。結果又指出,酒精濃度介乎60至80%最有效殺菌,太濃反而適得其反。

部分濕紙巾標示酒精濃度為25%至30%。 消委會提供

部分濕紙巾標示酒精濃度為25%至30%。 消委會提供

消委會早期檢視15款搓手液和22款濕巾,發現包裝標籤大有改善空間。現時市面上的搓手液和濕紙巾,消毒成分主要包括酒精、季銨化合物、三氯生及雙氯苯雙胍己烷,部分產品含多於一種上述成分,按世衞意見60至80%濃度酒精溶液最有效殺菌。

多個樣本中,其中含雙氯苯雙胍己烷的包括詩樂氏消毒洗手啫喱、佳之選消毒濕紙巾、詩樂氏消毒濕紙巾;含三氯生的有,Mannings蘆薈抗菌消毒搓手液、Nice Clear速效免洗抗菌消毒啫喱及Gatsby殺菌止汗香體巾。

在抽驗的37款產品包裝上,標示不同程度的清潔、消毒、殺菌或抑菌的效能,例如標明「殺菌99.9%」、「能殺滅99.9%細菌」。但是,只有17個樣本的供應商,提交消毒效能的測試報告,部分沒有列明能殺滅常見分枝桿菌及真菌等,難以確定能否達到「殺菌99.9%」的成效。

酒精搓手液和濕紙巾的酒精濃度60至80%最殺菌。 資料圖片

酒精搓手液和濕紙巾的酒精濃度60至80%最殺菌。 資料圖片

在樣本中,有13款搓手液及8款濕巾標示含有酒精,其中4款搓手液標示的濃度範圍介乎60至70%,6款濕巾標示含介乎25至75%酒精。消委會引述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濃度60至80%的酒精溶液最有效殺菌,太濃反而適得其反,而酒精的消毒效果沒有持續性,對殺滅寄生蟲或細菌孢子的效用不大。

至於聲稱含「天然」殺菌成分的潔手產品,消委會指,現時沒有大量醫學研究證明例如茶樹油、百里香等的殺菌能力,未必能夠足以取代酒精搓手液。同時要留意「天然」成分的產品,可能引致敏感。

消委會表示,過度使用酒精搓手液有機會令雙手流失皮膚上的皮脂及水分,令手部皮膚乾燥。若在使用酒精搓手液後出現痕癢、紅疹或發炎等情況,應該停止使用並盡快求醫。而部分加入香料或添加劑的產品也可能會致敏。

消委會又指,由於酒精搓手液及濕紙巾不屬於藥劑製品,故不受《藥劑業及毒藥條例》監管,這類產品毋須在包裝上列明成分及酒精分量,但產品成分或涉及人體健康,建議廠商清楚標示產品中可能含有的致敏成分。此外,產品包裝上的標籤字樣除了中文,部分亦夾雜了英文及其他外語,令消費者難以了解及評估產品效用。

消委會早前就市面上15款酒精搓手液及22款濕紙巾樣本步進行測試。 消委會提供

消委會早前就市面上15款酒精搓手液及22款濕紙巾樣本步進行測試。 消委會提供

消委會副主席梁光漢指,各樣本的包裝上均標示出不同程度的清潔、消毒、殺菌或抑菌的效能,如「殺滅細菌達99.9%」等,但當中只有19個樣本的供應商向消委會提交相關測試報告作佐證,部分報告亦沒有列明產品能有效殺滅常見的分枝桿菌及真菌。他表示,在沒有相關證明下,難以確定產品是否具有包裝所標示的功效,消費者亦無法從標籤得知產品的實際消毒效果。

消委會提醒消費者,部分消毒產品的成分如季銨化合物,或一些聲稱「天然」卻又未有大量醫學研究證明其殺菌能力的成分如茶樹油、百里香等,都可能會令少數使用者過敏。市民使用這類消毒產品時,應避免接觸面部、口部和眼睛。另外,過度使用酒精搓手液有機會令手部因流失皮脂及水分而乾燥,若在使用後出現痕癢、紅疹或發炎等情況,應立即停止使用並盡快求醫。

消委會早前就市面上15款酒精搓手液及22款濕紙巾樣本步進行測試。 消委會提供

消委會早前就市面上15款酒精搓手液及22款濕紙巾樣本步進行測試。 消委會提供

小資料:
酒精搓手液的正確使用方法
潔手前先脫去手上飾物,如戒指、手表、手鐲等,並確定手上並無可見污漬。取約 3至5毫升的酒精搓手液,先清潔掌心、手背,再掌對掌清潔指隙,然後手指互扣,旋轉清潔指背。之後以掌心旋轉清潔拇指,再將指尖對掌心,旋轉按擦,最後清潔手腕。整個潔手程序約需20-30秒,待潔手液乾透後,潔手程序便完成。

因應近日武漢爆發不明原因的肺炎,加上本港亦踏入季流感高峰期,消委會已上載以上有關搓手液和濕紙巾的選擇月刊報告,供大家免費下載:https://echoice.consumer.org.hk/article/466-4172?fbclid=IwAR0n0GJb_exMTBOpnPye3O9Iqi5dbpSdwRSRWWsc6t7xrWPUha9amfIfyCU

往下看更多文章

大小番茄營養成分大不同!醫生分享「最佳食法」

2024年04月23日 07:00

醫生揭秘大小番茄「最佳食法」,發揮最大營養價值!

示意圖

示意圖

台醫生指出大小番茄營養成分不同並制定「最佳食用公式」

番茄因其酸甜口感深受大人小朋友的喜愛,不論生食還是熟食,其營養價值都不容小覷。台灣知名醫美診所主治醫生吳易儒近日分享了番茄的營養分析,指出大番茄和小番茄在營養成分上有顯著差異,並提供了「最佳食用公式」。

大番茄含抗氧物質建議烹煮進食更易被人體吸收

吳易儒指出,大番茄的熱量和含糖量相對較低,主要富含脂溶性的茄紅素,這種抗氧化物質不僅有助於減少紫外線對肌膚的損害,在「烹煮」後也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示意圖

示意圖

小番茄富含大量維生素A和C生食更能保留營養成分

相反地,小番茄則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C,其中維生素A含量是大番茄的7倍,而維生素C則多出3倍,這些維生素對於減緩皮膚老化、抑制油脂分泌及改善膚色非常有幫助,「生食」時這些營養成分能被更好地保留。

示意圖

示意圖

根據不同營養需求應選擇不同類型的番茄

由於人們對於熱量控制和營養補充有不同需求,因此在進食大小番茄時也有所區別。吳易儒建議,需要控制熱量的人選擇大番茄,而希望多補充維生素A和C的人可選擇進食小番茄。

營養師指出大番茄抗氧化及輔助減重的效果優勝於小番茄

此外,台灣營養師趙函穎也曾對番茄的飲食建議作出分析,她指出,大番茄抗氧化及輔助減重的效果優勝於小番茄,一顆番茄約含1千克纖維,生吃能攝取豐富維生素A、C,每千克番茄即含有21毫克維生素C。加入橄欖油拌炒熟食可以增強茄紅素的吸收,這種β-胡蘿蔔素具有抗氧化、保護心血管及美白的效果,對男性攝護腺也十分有益。

示意圖

示意圖

營養師提醒餐與餐之間或飯前進食番茄可幫助減重

趙函穎更提醒,番茄最好在「餐與餐之間」或「飯前」食用,可以增加飽腹感並最大化消化酵素的作用,從而幫助減重。她指出,一週可食用番茄3至5次,將之製作成沙拉或煮成番茄湯、炒蛋等熟食,更有助於茄紅素的釋放,提升抗氧化能力,特別適合易胖體質的人。不過她也提醒,由於番茄含鉀量高,腎臟疾病患者應限制其攝取量。

示意圖

示意圖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