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掛帥比商業掛帥,對員工的要求更加嚴苛。網圖

科技掛帥比商業掛帥,對員工的要求更加嚴苛。網圖

新年伊始,中國科技企業傳來的消息是裁員、大裁員,去年年初也是這個無情氣氛,中國經濟有那麼差嗎?中國互聯網企業是不是已經走到盡頭?網上熱烈討論,結論是中國科技企業不希望僱用35歲的人,網傳華為任正非的態度最決絕。做,你要做到「996」(朝9晚9周6無休),但以34歲為「適裁」年齡起點,因為任正非認定你此時還未論功行賞升到核心職位,即是代表你是庸才,於是就要被淘汰。

「30多歲年青力壯,不努力,光想躺在床上數錢,可能嗎?」任正非如是說。馬雲比較有點人情味,把裁員說成向社會輸出人才,他許以「30年以後我們每年向社會輸出至少1000名10年以上的阿里人」的承諾,換言之,阿里將會每年進行「職位淘汰」,工齡10年以上,即是大概34、35歲的員工,每年會抽出1000個表現不佳的去接大信封。科大訊飛則傳出老闆溫馨提示:「提前吃飯的員工需要被優化。」優化即是淘汰的意思

中國企業文化幾狼都有。假如你是名牌大學科技工程研究生,考得入最好的科企,前途是不錯,但你預期只有10年時間打工。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不似矽谷,我們的科企員工很少有「食過世」的options回報,華為更加講到明,不為員工設退休金,被裁者要「自己搞掂」醫保、社保。35歲之後,何去何從?樂觀的看,你是阿里人,或者是華為人,挨得過10年總有點本事罷,不如另起爐灶,走出來創業,當CEO罷。

對,馬雲很細心為將來被裁的阿里員工著想,去年他在退休之日接受採訪,提到一年輸出1000名10年資員工時表示,從入職那天開始裝備自己,為你被裁之日是當總裁之時做好準備。

科技推動市場波動,未來不講長期服務,老闆只求有拼勁的「小鮮肉」,擔任前線衝鋒任務。大形勢影響所及,教育到了改革時刻。過去的學校是為當企業人、組織人而設,沒有想過為創業一代服務。今天接受了傳統基礎教育,進入社會卻要面對35歲退休的現實,必然難以適應,這是教育與社會的錯扣現象,往後會造成很大問題。不過,自從STEM教育加入之後,學校有了變革的方向。例如STEM的「創客」(Maker)活動、PBL教學模式(Project based Learning),如果善於引導的話,學生便能預早接觸學習創新與創業的機會,最早可以從小學開始,逐步培養學生的「總裁思維」。

事實上,日後即使選擇打工,老闆也要求你當做自己生意般拼搏,未來沒有「名校—大企業—金飯碗」的青雲路,新生代要拋棄幻想,準備戰鬥。




黃秉華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