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中央政法委:肺炎疫情來勢洶洶 誰刻意遲報瞞報誰就是千 古罪人

博客文章

中央政法委:肺炎疫情來勢洶洶 誰刻意遲報瞞報誰就是千 古罪人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中央政法委:肺炎疫情來勢洶洶 誰刻意遲報瞞報誰就是千 古罪人

2020年01月21日 11:10 最後更新:11:38

自從昨天(1月20日)確認有15個醫護人員遭到感染後,武漢爆發的新型流感已確定可以人傳人,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國家主席習近平昨晚對疫情作出重要指示: 「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

中央政法委的微信公眾號「長安劍」馬上亮劍,措詞嚴肅地指誰把政客的面子,看得比人民利益還重,誰就是黨和人民的千古罪人。誰為了一己之利,刻意遲報瞞報疫情,誰就將永遠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以下是中央政法委「長安劍」的全文:

中央政法委「長安劍」的文章。

中央政法委「長安劍」的文章。

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全國上下目光聚焦。

2019年12月30日,武漢市“不明原因肺炎”首次出現在公眾視野。時隔一天,武漢市衛健委首次發佈肺炎疫情的情況通報。

截至1月20日18時,境內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224例,其中確診病例217例、疑似病例7例,病例除集中出現在武漢外,還已經擴散到四川、雲南、上海、廣西、山東省等地,甚至出現在日本、泰國、韓國。

臨近春節,沒有人為了“營造喜慶氛圍”而延遲公佈疫情。一個個病例的數字後飽含公眾擔憂的目光,但公開的腳步絕不會被任何事阻擋。因為病毒只有暴露在“陽光”下,才會更容易被殺死。唯有公開,才能最大程度挽救生命。

潮水般湧來的肺炎疫情資訊,迅速衝擊著公眾的心。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除了及時公開的病例情況,各類專家權威釋疑、溫馨提示安全常識也是頻頻彈窗提醒。
手機上每一次閃爍的消息,都是對生命該有的尊重。

資訊只有足夠公開,才能引起公眾的重視,防控措施才能施展開手腳,讓最有效的措施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到位。自欺欺人,只會讓疫情愈演愈烈,把一場原本可控的天災,變成付出巨大代價的人禍。

2003年4月30日,北京地壇醫院,一位沙士患者經搶救無效不幸死亡,一名醫生久久地站在他的遺體旁。

2003年4月30日,北京地壇醫院,一位沙士患者經搶救無效不幸死亡,一名醫生久久地站在他的遺體旁。

武漢新型肺炎讓很多人聯想到2003年的沙士疫情,但當年沙士資訊公佈披露的那條老路,我們沒有重走。17年前的那次疫情之初,由於資訊公開不到位,且存在晚報、瞞報的情況,導致疫情擴散,也極大傷及了政府誠信與社會穩定。

慘痛的教訓讓我們不至重蹈覆轍。此後的17年裡,並非沒有可怕的疾病向人們襲來,H1N1豬流感、H7N9禽流感……唯有公開才能讓防控的理念深入人心,愈加完備的疫情防控機制不至因為瞞報而空轉,愈加發達的醫療技術設施不至因為晚報而空置。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嚴控著疫情的發展。

鍾南山等專家就肺炎綜合防控工作答記者問。

鍾南山等專家就肺炎綜合防控工作答記者問。

17年後的今天,人們再次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國家衛健委請出了當年抗擊沙士的領軍人物——鍾南山。讓民眾安心的不僅僅是他豐富的防控疫情經驗,而是資訊公開帶來的高度重視,讓他比17年前來得更早一些。

資訊公開透明從來不是一道選擇題,一是一二是二,坦誠布公才是該有的責任態度。唯有公開,才能最大程度減少恐慌

比病毒傳染更可怕的,是恐慌的傳染。在可敬的醫療工作者夜以繼日研製藥劑的同時,我們已然有了醫治心靈的良藥。

唯有公開,才能最大程度地減少恐慌。人們絕不是活在真空裡,不會永遠蒙在鼓裡,剝奪了他們獲取真相的權利,只會給謠言以肆虐的空間。

從2019年12月31日首次發佈肺炎疫情情況通報至今,21天時間內,僅武漢市衛健委發佈的官方各類情況通報就有14次。資訊公開的力度不可謂不大,但所有人心心念念的都是一樣的:請讓我們知道得多些,再多些!

相比於從專家的採訪中猜測可能會有更多人感染,人們更希望能夠從權威機構獲取最準確的數字;相比于從答記者問中得知疫情確實會人傳人,人們更希望有關部門能更及時地讓所有人都知道這個資訊。

及時準確權威地公佈疫情相關的所有資訊,是另一種防止疫情外溢的非物理隔離手段。消弭公眾心理恐慌,資訊公開永遠是最好的試劑。

唯有公開,才能把人民放在第一位。1月20日晚,習近平總書記對疫情作出重要指示: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
我們看到,各個部門的行動已經相繼展開,各項防控措施正全面落實中。防控疫情的相關知識正通過報紙、電視、互聯網向全社會普及。各地迅速通報的每一個數字都凝聚著億萬人的目光。

防控疫情、杜絕謠言、消除恐慌,人民的利益永遠是第一位的!讓資訊公開更積極,彰顯的同樣是黨和政府一切為人民的赤子之心。

面對武漢新型肺炎的擴散,考驗並沒結束。是否能在下步工作持續做到資訊公開,全國上下的眼睛都緊緊盯著——“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不是一句口號,而是行動,這場猝不及防的疫情將成為煉金的烈火;能不能把習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落到實處,堅決做到“兩個維護”,這場全社會關注的較量將成為淘沙的大浪。

誰把政客的面子,看得比人民利益還重,誰就是黨和人民的千古罪人。
誰為了一己之利,刻意遲報瞞報,誰就將永遠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日本時隔5年重申「中日戰略互惠關係」 所為何事?

2024年04月18日 11:52 最後更新:12:13

日本發佈2024年版《外交藍皮書》,時隔5年重申「中日戰略互惠關係」,對此如何看?

深圳衛視直新聞特約評論員庚欣解讀了日本的意圖。

庚欣話,這次庚欣,再次重申「中日戰略互惠關係」,並強調了「構建穩定、建設性的中日關係的重要性」。這表明日本岸田政府在內外交困之中,依然希望在與美國強化關係的同時,和中國也保持「鬥而不破」的關係定位,強調保持建設性的穩定關係對兩國非常重要,雙方需要推進「戰略互惠關係」。當然,這也是在重申去年11月,兩國領導人對中日「全面推進戰略互惠關係」的共識性再定位。

日本發佈2024年版《外交藍皮書》。

日本發佈2024年版《外交藍皮書》。

庚欣指出,日本這次談及的「戰略互惠關係」,是2008年胡錦濤主席訪問日本之時,雙方發表的《中日關於全面推進戰略互惠關係的聯合聲明》所提出的,中日戰略互惠關係的確立,其實就類似於今天中美關係要扣好的「第一粒鈕釦」的意義,這是中日關係一次重大的進展。

其實,百年來的中日關係一直都存在誰來主導、走向何方的問題。當然這中間有美國的因素,因為日美在二戰後至今的制度安排上,是美國在直接影響甚至在重大問題上主導著日本的一些外交決策。但是,在中日互動中,中方是主導的一方,而在建交之後開啟的中日關係發展的熱潮中,中方倡導的以「友好外交、人民外交、和平外交」為主要特徵的中日關係發展,應該說一直是順暢的。

但是,近年來,由於日本面對著「百年變局」等各種各樣的壓力。首先是中日關係力量對比的顯著變化。中國從以前遠遠落後於日本的經濟發展,到2010年經濟總量開始超越日本,到之後的十幾年間,中國的GDP已經是日本的三倍以上。而日本則明顯感受到了這樣的變化和壓力。而且伴隨中日經濟和綜合實力的這種明顯的變化,同時呈現出中日關係似乎在向著負面的方向發展。在中日經貿額不斷增長的同時,中日之間的政治信任和民間感情卻似乎在不斷的下降,這種微妙、複雜的中日關係取態,對中日都是壓力很大的,對日本尤其如此。

同時,中日兩國在戰後一直就存在很多既有的矛盾,比如「東亞爭雄」的問題、「歷史認識」的問題、台灣問題、兩國的領海劃界問題等等。近年來,中日都在走向大國化的進程中,又不斷地發生摩擦和碰撞。一定程度上,這也是日方近年少提甚至不提「中日戰略互惠關係」的原因。

那麼日本重申「中日戰略互惠關係」,對中日關係意味著什麼?日方還有政策調整嗎?

庚欣認為,日本是一個島嶼國家,所謂島嶼國家,就必須要成為「陸海聯動」的橋樑。但是,從戰後幾十年的實踐來看,日本和周邊各國的關係發展並不融洽。另外,日本畢竟是個經濟大國,它的經貿關係主要是靠和中國、韓國等亞洲國家的互動,而不是依靠美國。現在日本和中國每年經貿額達到3600多億美元,而和美國的經貿額只有中日經貿額的一半左右。地緣關係上大家又是「搬不走的鄰居」,這些都使得日本處處進退兩難。

其實,日本無論是自身的穩定、還是經濟繁榮以及大國化進程,都處處離不開中國。這就是為什麼近兩年來,岸田似乎和拜登走得很近,爭相送「投名狀」,但實際上他也在很積極地推動日本加入RCEP,加強和中國及亞洲的這種實質性的合作關係,以穩定自身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就在最近兩天,他跑到美國去和拜登「秀恩愛」的同時,又和中韓兩國爭取要在五月份舉辦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推動中日韓的合作。這些看似矛盾的表現,正是日本今天面對兩難困境和自身國家發展「焦慮」的一個真實寫照,美國的焦慮是「霸權的焦慮」,日本的焦慮可是「生死的煩惱」,所以就更顯得進退失據、捉襟見肘。

4月11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向美國國會參眾兩院聯席會議發表演講。

4月11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向美國國會參眾兩院聯席會議發表演講。

他認為,從這種意義上說,中國尤其要冷靜、準確地把握美日各自的矛盾,特別要重視日本的動向,調動中日關係中的積極因素,注意克服消極因素,中日關係也要扣好第一粒鈕釦,重建「戰略互惠關係」就是今天中日關係的第一粒鈕釦,進而也同樣用「和為貴、穩為重、信為本」的方針來建立中日相處之道,牢牢掌握住中日關係的主導權。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