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錦泰定期進入監獄向囚徒傳福音。

社會的偏見和歧視,如同無形的囚牢,更生人士既逃不出,也躲不過。曾坐擁高薪厚職的會計師劉錦泰,為尋找人生意義毅然離職,轉往基督教團體工作,並定期進入監獄向囚徒傳福音,7年來看盡囚友的失意和迷惘,更發現他們出獄後難以從事文職工作,於是創立提供會計服務的社會企業,讓受聘更生人士接受專業培訓後參與工作,「希望為釋囚『導航』,幫助融入社會。」

劉錦泰定期進入監獄向囚徒傳福音,7年來看盡囚友的失意和迷惘。資料圖片

劉錦泰定期進入監獄向囚徒傳福音,7年來看盡囚友的失意和迷惘。資料圖片

踏入「導航會計」位於旺角的寫字樓,7名正埋首工作的員工,看似與一般白領無異,執業會計師劉錦泰(Thomas)介紹,他們都是「有過去的人」,大多是更生人士,也有自閉症患者及精神病康復者,「他們經過專業訓練,可勝任文書及會計工作。」

致力協助釋囚成為白領的劉錦泰,昔日原來是商界精英。他憶述,上世紀90年代中學畢業後,遠赴美國休斯頓大學修讀工商管理,畢業後考取會計師牌照,97年回流香港,在中型會計事務所工作兩年,繼而轉往俗稱「Big 4」、行內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專責審計、協助一般公司上市等工作,前途一片光明,惟忙碌多年後,某天忽然反思人生,「生命苦短,若只追逐金錢,放棄尋找理想,那多麼可惜!」

為尋覓人生意義,追隨信仰,劉於03年改往基督教慈善團體從事會計業務,不久得知該團體與懲教署合作,在監獄內開設「宗教班」講道傳福音,好奇下報名參與,沒料一試便是7年。他坦言,過往對在囚人士有誤解,感覺不少人「兇神惡煞」,傳道多時才發現他們已被磨去棱角,「看着他們雙眼,可見意志已被磨滅,失去盼望。」

與在囚人士相處後,劉錦泰驚覺當中約有四分之一是知識分子,主要干犯偽造、盜竊文書及洗黑錢等商業罪行,眾人入獄前的職業包括上市公司主席、會計師、銀行員工及文員等,他們出獄後勢難找到文職工作,就算獲聘從事建築、搬運和清潔等藍領工作,也因體力欠佳等原因難以適應,他不忍有能力的釋囚苦無用武之地,多番游說僱主為他們提供文職工作,無奈均是失敗收場,問題多涉及被同事歧視和薪金遠低於同職級員工等,最終他決定自行開設公司,聘請及培訓「知識型」更生人士。

劉錦泰希望成為更生人士的「同行者」。

劉錦泰希望成為更生人士的「同行者」。

提供會計、審計及秘書服務的「導航會計秘書顧問有限公司」13年正式成立後,至今聘請了23位釋囚,年齡由22歲至60多歲不等,不少人入獄前多數從事金融業,也有少數人之前是不務正業的黑幫爪牙,同樣沒有會計基礎,他於是將複雜的記帳法,簡化為7大步驟教導眾人,並定下「5年計畫」,希望他們利用五年時間熟習,之後能自行操作會計和財務分析等工作,目前已有一名員工學滿出師,轉往其他企業任職,重新與社會接軌。

由於聘請釋囚的會計服務公司甚為罕見,劉承認開業初期因擔心不獲市場接受,未有透露員工背景,幸好公司上下一心工作,專業能力獲得認同,客戶其後得悉真相也願意接受,甚至欣賞其公司的善舉,不再「壓價」。

作為本港相對罕見的文職社企,爾虞我詐的辦公室文化似不存在,劉笑說每周公司均會舉辦分享會,他會帶領同事一起唱詩歌,並鼓勵各人分享過去一周工作、生活的經歷和心聲,當中既有歡笑,也有淚水,「希望彼此成為『同行者』!」

同事關係親密,無疑讓劉感到安慰,但他強調獎罰分明,絕不會無條件包容過錯,例如曾有員工重蹈覆轍偷竊,縱使不少同事為其求情,但他決不姑息,更親自帶對方前往警署自首,原因並非出於憤怒和怨恨,而是希望對方明白,要為個人錯誤行徑負上責任,「無論犯多少錯,只要真誠道歉,便值得原諒!」

他認為,不知足是犯案的主要原因,因此近月向員工推行品格教育,「希望提升員工個人修為,明白知足常樂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