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成吉思汗一生傳奇 他究竟葬在哪?

歷史長河

成吉思汗一生傳奇 他究竟葬在哪?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成吉思汗一生傳奇 他究竟葬在哪?

2020年02月26日 10:00 最後更新:18:05

富有傳奇的人物,生死也有很多色彩。

700多年前,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於漠北崛起,統率蒙古草原鐵騎,將戰爭硝煙席捲歐亞大陸。鐵木真名號響徹世界,成了戰無不勝的征服者。但畢竟都是凡人,英雄也敵不過生老病死。公元1227年8月,鐵木真親征西夏途中病死。

成吉思汗畫像 (網上圖片)

成吉思汗畫像 (網上圖片)

關於他的死亡之謎,有很多種傳說。包括死於西夏王妃之手、墜馬受傷而死,也有更離奇的傳說指他是死於雷擊、中毒、中箭等。不過,成吉思汗的死因有史書可查,因為鐵木真是墜馬受傷及去世的時間及地點較為吻合,因此,這個死因獲史學家普遍認可。

傳說一般的人物,後世總會流傳各樣的傳說,不只有死因,就連他死後真身葬在何處,也是無人知曉。傳說指,成吉思汗死前留下三個遺囑:一是由窩闊台繼承大汗之位。二是要利用宋金之仇,聯宋滅金。三是他死後秘不發喪,確保所有人不知道他的葬身之地。至今用多種方法都找不到他的墓葬。

影視中的成吉思汗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成吉思汗 (網上圖片)

據說,鐵木真生前就選定了自己的下葬地點。《蒙古秘史》載,鐵木真西征途中,曾被不兒罕山腳下的一片水草豐美的草原吸引著。鐵木真甚為陶醉,在一棵大樹下佇立良久,不忍離開,連馬鞭落在地上都不知道。經人提醒,鐵木真才回過神來,對左右說:「我死後就葬在這樣的地方。」

鐵木真死後,兒子拖雷按照遺囑和生前願望,用牛車馱著他的屍身,遴選2000多人的護葬隊伍,向著他生前選定的秘密地點出發。還指,當護送靈車的人馬路上只要見到百姓,不分男女老幼通通殺死。據說喪命者達數百。

到達目的地,眾人將鐵木真葬入墓穴中,把墓坑填平。然後「以萬騎蹂之使平」,直到墓坑表面沒有任何異樣。拖雷又吩咐手下在陵墓上種植草皮,栽上樹木,恢復原貌。待到來年春暖花開之時,墓地一派草原風光,絲毫看不出有陵寢跡象。

《史集》中蒙金戰爭時期的成吉思汗 (網上圖片)

《史集》中蒙金戰爭時期的成吉思汗 (網上圖片)

最後,拖雷又叫人找來一頭母駱駝,在它的面前宰殺了小駱駝,並在宰殺小駱駝的地方,栽樹標記。如鐵木真的守陵人找不到墓葬位置,一來可以找到這棵樹,二來還可以牽上母駱駝,到達小駱駝被宰殺之處,母駱駝自會發出哀鳴聲。而送葬的士兵最終被秘密殺死。因此鐵木真身究竟葬在何處,就成了歷史謎團。

據了解,蒙古人信奉薩滿教,認為肉身取自大自然,死後自然要回歸大地。按傳統,蒙古人死後3天就必須下葬、天葬或土葬、火化。如果肉身腐爛還沒有下葬,那麼靈魂就將無所依附,上不了天堂。

因此,蒙古人祭祀主要是祭先祖靈魂,而非肉身。按照薩滿教的信念,人之將死時,靈魂將會隨著最後一口氣,依附到最近駝毛上。在鐵木真臨終前,手下就取來白色公馱的鬃毛,讓他的靈魂附著,駝毛就放在鐵木真的衣冠塚。因此,蒙古人不看重屍骨埋在哪裡,反而十分重視靈魂安放之處。這增加了尋找鐵木真墓的難度。

位於內蒙的成吉思汗陵 (網上圖片)

位於內蒙的成吉思汗陵 (網上圖片)

近年,多方考古學家都調查鐵木真的陵墓。從上世紀末開始,「日蒙聯合考古隊」就曾用衛星遙感技術等尋找墓地。後來發表聲明說,他們在蒙古首都烏蘭巴托附近,發現疑似鐵木真的墓地。到了2002年,美國的考古學家也聲稱在烏蘭巴托東北300多公里的地方,發現疑似鐵木真墳墓。同年,俄羅斯專家又提出,鐵木真的墓地應該在俄羅斯的圖瓦共和國境內。至於中國相關學者也有研究鐵木真墓葬,大多認為墓地位於內蒙古鄂爾多斯草原上。

往下看更多文章

張璪作畫「雙管齊下」 山水松石驚艷眾人

2024年03月25日 20:00 最後更新:11:31

「雙管齊下」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是出自於唐代朱景玄所寫的《唐朝名畫錄》,在卷九十七有提及:「惟松樹特出古今,能用筆法。嘗以手握雙管,一時齊下,一為生枝,一為枯枝。」

唐代畫家張璪不但擅長文學,其畫技還十分高超。當朝宰相劉晏很欣賞他的畫,還特意邀請他去京城,舉薦他擔任檢校祠部一職。可是後來張璪因事獲罪,被相繼貶為衡州司馬以及忠州司馬。由於張璪在官場上鬱鬱不得志,以至於他把更多的心思和時間都放在畫畫上。他山水松石畫中激越的筆勢、颯爽英姿吸引了時人的目光,甚至連當時有名的畫家畢宏都問他到底師從何人。

張璪曾畫有《松石圖》、《寒林圖》、《松竹高僧圖》等作品,並著錄於《宣和畫譜》,但其實多數作品已失傳。(網上圖片) 

張璪曾畫有《松石圖》、《寒林圖》、《松竹高僧圖》等作品,並著錄於《宣和畫譜》,但其實多數作品已失傳。(網上圖片) 

張璪善畫山水,尤精松石。雖然他的技法受到王維水墨畫的影響,但他也有自己獨創的技法和風格。因為他的松石畫常常透露出獨特的意象,所以總是引起京中的猜畫風潮。每當畫成,人們都會爭相搶購。

建中三年,張璪作畫於長安。聽說當時張璪手執兩筆,同時作畫。更人驚訝的是,兩支筆可以畫出不同的景象。一支畫出鮮活的松枝,另一支畫出幹枯的樹幹,氣勢超然。要是張璪畫到得意之處,更是會以手醮色,直接揮塗。可別小看張璪的指畫,他可以單憑手指就把山石的凝重,泉水的徑流,表現得活靈活現。凡是看過他作畫的人,沒有一個不佩服他那雙管齊下的本事,甚至後來王默的「腳蹙手抹」也是受到張璪指畫的啟示。

雙管齊下 (網上圖片)

雙管齊下 (網上圖片)

面對畢宏的提問,張璪僅回答了一句「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這句話的意思很簡單,當中的「造化」指的就是大自然,「心源」也即作者的內心感悟,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大自然是藝術的根源,而畫師們就該師法自然。可是自然之美能不能轉換成藝術之美,還是得看藝術家的內心情思和作畫構設。張璪的這句話是中國美學史上「師造化」理論的代表性言論。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雙管齊下」這個成語,成語中的「管」字其實就是筆的意思,原指手握雙筆同時作畫;後比喻做事同時兩個方面進行或同時使用兩種方法解決問題。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