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北京一員工復工9天後確診,工作場所66人集中醫學隔離)

北京市疾控又來講故事了。今天的這個故事是一個與復工復產有關係的,提醒各家復工的企事業單位看過來!2月21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說起了一家兩代人的流調故事。這個流調案例是從一個家庭中的老人開始的,但是故事的結尾卻落在了一個公司的辦公桌上。

2月13日,北京市疾控中心接到報告,有一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需要進行流調,暫且稱這個病例為A。在對A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時,流調人員確定了其女兒為密切接觸者,女兒暫且稱為B。一般來說,密切接觸者應該進行集中醫學觀察。但是B有點特殊,她的寶寶很小,而且她還處於哺乳期。所以,她沒有到集中點進行集中醫學觀察,而是在家中進行居家醫學觀察。

按照規定,居家醫院觀察期間,有任何癥狀應該及時向社區工作人員報告。2月13日,B已經出現咽痛癥狀,但醫學觀察期內她一直沒說。等到2月18日,她的癥狀加重後,才向社區工作人員報告。2月19日,B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B確診了,疾控中心開始排查B的密切接觸者。B已經於2月10日復工,流調人員對她工作場所接觸過的人員逐一進行排查,最後共劃定66名密切接觸者,全部進行集中醫學隔離。另外還有200多名一般接觸者,正在進行居家醫學隔離。

B所在的這個部門還能正常工作嗎?可想而知。疾控人員在現場流調時發現:B所在辦公區域是在一個寫字樓的一層大開間辦公區,中間為一般員工辦公區域,可容納上百人;周圍是管理人員辦公室。職工的辦公桌之間沒有遮擋,距離很近,人員較為密集。但在疫情期間,單位並沒有採取任何加大距離等舉措。

龐星火說,疾控部門希望通過這個案例提醒各企業,復工後一定要高度重視各項防控工作。

首先,各單位在復工開工前應根據工作及生產的實際情況,開展風險評估,對存在的薄弱環節結合本單位員工的崗位特點、工作性質等,制定應對切實可行的疫情的防控方案,並落實到位。注意對人數較多的工作團隊及崗位進行管理,對職工上班路徑、辦公場所人員密度、分散辦公的可行性等進行評估,針對可能的風險點疫情期間制定靈活的工作制度,實施彈性工作制度,採取錯峰上下班、網路辦公等多種形式及方案,以降低人員密集度。

重視注意優化工作程序,通過可行的措施,減少職工之間近距離接觸的頻率。通過採取減少共用物品、縮短交流時間,保持相互間距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感染風險。否則一旦發生疫情,給復產復工帶來的損失更大。

龐星火還提醒說,單位一定要認真做好員工的健康監測,對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的員工,要督促他們及時就醫。

員工本人也要注意自身健康狀況,做到及時上報及時就醫、不瞞報、不漏報。如果造成疫情傳播,後期如果處理不及時,在人群聚集場所將會加大控制難度。

「我想通過這個案例告訴大家,對於疫情防控不要心存僥倖,不要把防控方案和預案停留在紙面上、文件中。要像抓復工復產一樣做好防控措施的落實,否則就會為此付出代價。」




神州快訊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