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全城抗疫已經一月有餘。除了備受矚目的一線醫務人員,與病魔做鬥爭的人們,那裏普通人的生活現在怎麼樣?我們採訪了三位住在不同區域的普通武漢市民,聽他們聊聊最近的武漢菜價。

即便被封在武漢,我也慶幸春節回來了

口述:吳楚西|42歲|市民|武漢市武昌區

訊編輯

直到2月18日前後,超市不再對個人營業,我父母才意識到買菜困難。

我家附近有一個沃爾瑪超市。之前,一直是我爸每兩三天去採購一次。只要超市開著,他跟我媽都特別有安全感,就覺得隨時都能買到菜。

我有時提出,家裏是不是該多囤點東西,他們還不樂意。在他們看來,武漢物資是很充足的。

最近,我們小區封了,超市也關門了,爸媽這才開始愁去哪裏買菜。

我家在長江二橋下的商圈裏,周邊有多家大型超市,各種品牌的便利店遍地開花,私人雜貨店也有很多。

就是這樣一個地方,我每次打開餓了么app,便利店、水果店幾乎全都關門。好不容易發現有一家開門的,剛一下單,店家就聯繫說我們臨時休息。

偶爾下了一單,運費加到近百元,也無人接單,這些經歷,讓我很不安。

小區里大多數是老年居民,也組織不起什麼團購。我只能在網上找各種買菜渠道,下載各類買菜app。

經過各種對比,我前幾天下了一單肉、一單水果與一單菜。

肉是各類套餐組合,商家1000元起送,我就湊了1000元出頭的。水果花了八百多,菜三百多,也都只是剛達到起送價而已。只買幾斤的話,根本就不送貨。

這兩天陸續收到了,品質還可以,就是價格貴,很多菜一斤都超過15元了。

我媽看著那麼多菜肉,終於放心了,但她仍跟我感嘆說,這些哪有日子長呢?意思是,囤上再多的東西,也長不過困在家裏的時間。

我平時在天津工作,這次春節是回武漢娘家。可能有人會說我運氣不好,回來一趟遇到這樣的事,但我卻覺得自己是幸運的。

我父母不怎麼上網,一直按部就班生活。有意外狀況發生時,他們這樣的老武漢人,應變能力差得揪心。

比如,他們一開始根本沒有買口罩、戴口罩的意識,等反應過來時,早就買不到口罩了。還好我1月18日回來後,在網上搶了一些。

再比如,他們在超市買菜,以為能一直買下去,一旦超市不對個人營業,他們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假如此時我在天津,完全不可能了解父母的真實生活,也沒辦法給他們提供真正的幫助。

父母不會告訴我真實情況。比如說,哪怕沒肉了,他們只會說還有什麼什麼,不會說肉已經沒了。

目前,社區也在幫忙買菜。但那個群400人,只有一個人處理單子,今天一共有38人想買菜,一個都還沒處理,因為昨天登記的都還沒弄完。

如果不是我在武漢,父母估計也得等社區的配送了。最近這些天,我越來越覺得,即便被封在武漢,也慶幸自己春節回來了,陪伴父母一起度過這段艱難時光。

不知道這樣的日子,還要持續多久?只要全家人在一起,就還好。

羨慕對面樓頂上的菜園子

口述:張旭|25歲|市民|武漢市硚口區

訊編輯

最近都在想辦法買菜。

在我住的小區,盒馬生鮮配送不了。我在天貓超市下了5單,買了麵粉、牛奶、油鹽醬醋,有兩單送貨了,還有3單毫無動靜。

我打電話給物流客服,原來有些站點已停止運營,不解封就不會配送了。京東上買的米面,催了很多次,快十天才送過來。

剛封小區時,我在一個app上買了300多塊錢的蔬菜。平台起送價就是300元,菜5斤起賣,麵粉只有50斤一包的,蒜苗沒貨,老乾媽沒貨,很多我想買的東西都沒貨……

300多元的一次團購套餐。受訪者供圖

300多元的一次團購套餐。受訪者供圖

第二天中午收到菜,包裝不好,回家清理了下,菜不大新鮮,還有一些壞掉了。

就是這樣的平台,也不是想下單就能下單的。它設置了區域限制,我們這邊每四天才開放一次。

我想再去超市買點菜,發現小區三個門都被鎖起來了,剩下一個門有兩人守著,不允許進出。我問他們怎麼買菜呢,他們只說找社區,但卻給不了我社區電話。

幾天後我才知道,即使出去了也沒用,大超市已經不賣給個人了,只讓團購。

後來,我總算加上了小區志願者組織的一個買菜群,買了兩斤肉,兩斤草魚,1份蔬菜。草魚15元一斤,肉48元一斤,蔬菜54元一份,包括3根萵筍,1斤菠菜,1斤小白菜,4個西紅柿。

蔬菜可真是貴啊。不過,我也算幸運的了,至少不是完全買不到菜的人。

取菜那天,大家都很自覺地間隔一米排隊。回家時,我碰到常在我家樓下遛狗的老奶奶,她看到我手中的菜,就問我從哪兒買到的。

我告訴她說,是網上團購的,送到小區門口。

她不知道怎麼上網,還好小區裏的小超市一直開著,還能買到米和雞蛋。

從我家窗戶望出去,能看到對面樓的樓頂,被人開闢出一小塊地做菜園子。以前看著沒什麼感覺,現在可真是羨慕有人能有這樣一個菜園。

每天睜開眼睛就開始瀏覽各種買菜群

口述:楊曉|23歲|市民|武漢市江夏區

訊編輯

現在,每天早上一睜開眼睛,我就開始瀏覽各種團購買菜群。

武漢剛封城時,我們還可以出小區買菜。那時,超市的菜價只是比平時貴一點,我們每次都會買上一堆,囤家裏,盡量減少出門次數。

買菜真正成為生活中的問題,是在小區完全封閉後,所有人都不能外出了。從那時起,菜價就居高不下。

我家在武漢三環外,很多app買菜都送不到我們這兒,只能通過小區的團購買菜。

現在,在小區業主群里,一看到有團購信息,我立馬就會加入。只有加了,才能進行對比,看哪家套餐性價比高。

那些價格適中的團購,需要及時下單,否則就有可能搶不到。有時,在貨比三家後,發現依然很貴,只能挑相對便宜點的買。

5升的金龍魚大豆油,網上賣45元,團購價要90元,大家都在吐槽。差不多所有的東西,都跟這油一樣,和節前比翻了一倍吧。

我今天剛收到一個團購包。4根胡蘿蔔,半斤平菇,兩袋金針菇,一棵白菜,一斤小油菜,一斤藜蒿,一大塊姜,6個大蒜,兩棵萵筍。

這些加起來,還有一斤多點的豬肉,我一共付了264元。

我想,只要是平時經常買菜的人,就知道這價格有多離譜吧。

這家團購的好處是,他們沒有強制性規定,必須買搭配好的套餐,所以我能挑些自己想要的菜。

但選好後,只給了一個總價,每種菜的單價多少,從頭到尾我都不知道,也沒有購物小票。

之前買的套餐,常常搭配些我不喜歡吃的東西。但特殊時期,也沒辦法。還好在封小區前,普通生活用品我都囤了不少。

昨天,小區業主群有人轉帖:一個老爺爺想買餐巾紙,但餐巾紙套餐里有衛生巾,老爺爺只能連衛生巾一起買,讓人哭笑不得。

我覺得自己還算幸運。我住的小區比較新,物業也比較負責,至少還有一些團購套餐供挑選。但聽說有很多老小區和還建房,幾乎沒人管。

其實年輕人還好,能想辦法找各種渠道,即便價格貴一些選擇少一些,至少還能買到菜。

那些年紀大的爺爺奶奶,不會用智能手機的,真的就很困難了。希望社區和志願者,能盡量照顧到這些老人。(應受訪者要求,吳楚西、張旭、楊曉均為化名)




神州快訊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