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張登及:蔡英文的817萬票由甜轉澀

兩岸

張登及:蔡英文的817萬票由甜轉澀
兩岸

兩岸

張登及:蔡英文的817萬票由甜轉澀

2020年02月28日 16:05

張登及接受中評社訪問。(中評社 黃筱筠攝)  

美中關係緊張是否也會造成兩岸關係擦槍走火?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登及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如果不是美中對峙到嚴重狀況,美方對台灣開綠燈,促使台方大膽進行一些政治作為,台灣也會很審慎,理論上不可能對美國戰略超車,試圖拖美國下水。蔡英文連任勝選贏得817萬票支持,但須避免被這817萬票背後的激情拉著走,否則不利於理性決策。 

張登及,英國謝菲爾德大學政治學博士,台灣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曾任台灣中正大學戰略與國際事務所助理教授、「中國政治學會」(台北)秘書長、「中華民國」國際關係學會財務長。目前也是國際關係學會副會長。 

張登及對中評社分析,執政者理性決策一定不願意多冒風險,所以蔡政府應該與華府亦步亦趨,不會對美國戰略超車,但是選舉中出現的超高民意已經對蔡政府造成戰略超車美國的誘因,尤其是817萬選票中,估計40歲以下包括首投族青年選票應超過200萬,已經形成鼓勵超車美國的氛圍,「民意拉著政府走」。這就像陸委會主委陳明通之前拋出陸配子女回台政策,這是一個善意、公允的表態,但是卻被網民反對。網民現在是最大的「輿論」,台灣社群媒體對鼓勵政府超車的壓力很大,對理性決策兩岸議題相當不利。 

他觀察許多媒體為了點閱率,也在內容與標題加碼、加料,刺激兩岸社會氣氛,造成民意、社群媒體一波波激進聲浪,在此惡行循環下,可能也會拉動中國大陸網路與民眾的激烈反感。他表示,陳明通的表態是一個兩岸緩和的訊號,但是訊號曇花一現,一下子就被網民蓋台。以後政務官就更難做出類似表態,甚至疫情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還說,選擇「國籍」就要自己負責。孩童無法選擇「國籍」、防疫也應政治適度區隔;這不像是一位公共衛生專業的專家應有的說法。 

至於台灣以後是否就沒有政治力量敢對中國大陸提出緩和、協商的路線和政策? 

張登及表示,不能說沒有可能。目前剛投完票,817萬票的超高民意造成「戰略負擔」,一開始當然對勝選者是「甜蜜的負擔」,慢慢地卻逼使蔡政府要跟1月11日那個瞬間高峰的民意走,對政府來說負擔逐漸「由甜轉澀」。 

那麼該如何緩解這些負擔和壓力? 

張登及認為,蔡政府目前只能採取「減法」策略,因為去年迄今台灣的所謂「反中」情緒被點燃後,就不容易很快衰退。但政府不宜再去加碼這個情緒。這種情緒就像一些流感一樣,至今沒有有效的疫苗、藥物,只能等感染性減弱,「政府不要再加碼刺激民意」,也許過段時間,會有其他需要關注的議題打開調整空間。 

對於美中對抗下的兩岸關係,張登及對中評社表示,兩岸關係在選舉之後,執政黨勝差很大,超過預期,尤其是青年族群投票對民進黨有很大的支持。但其實2018年的九合一選舉後,民進黨情勢曾相當低迷。實際上是2019年的香港議題,讓蔡政府得到青年族群肯定,這也是美中對抗大結構下的香港局部效應,為民進黨的勝算加分。 

他指出,2020大選的結果更多是對蔡英文個人某些立場的支持,所以「總統票」超過民進黨「政黨票」不少,自然是香港議題造成年輕選民和網路傳播中的「亡國感」有利蔡的選情,而不是具體政績的加分。現在加上今年疫情新變數,本來兩岸可藉著公衛議題緩和關係,但因疫情應對處理以及前面網路激情氛圍的左右,讓蔡政府選擇更疏遠兩岸關係,而不是改善兩岸關係。加上中美關係的對抗也蔓延到社會領域,兩岸社會關係也跟著更加疏離。 

張登及表示,兩岸關係包括四個面向:政治關係、經濟關係、社會關係,以及地理空間關係。地理空間就是海峽兩邊的地緣政治構造,這是難以更動的結構性關係。而經濟關係在這次疫情過後會受到影響,甚至去年就傳出ECFA今年9月到期就會停止,若然,這會使得兩岸經濟關係更加拉遠。兩岸社會關係因過去一年選舉激情,現在加上疫情,社會連結趨向更加疏離。兩岸政治上從2016年以來自然是冷淡。但是地緣政治的格局無法搬動,所以台灣要非常審慎處理另外三個關係。卻因台灣社群網路化的淺碟性民意格局,讓這些問題越來越不容易處理。 

他表示,其實政治、經濟、社會關係並非一成不變。比如在社會面上,2018年選舉前後政大選舉研究中心民調顯示,台灣民眾對於兩岸關係以及身分認同,至少仍有三成上下的「中國人」、“台灣人”雙重身分可重迭性,現在又掉到只剩下一成。 

張登及向中評社說,民進黨剛執政時對兩岸關係的處理民眾並不滿意,2018年的九合一選舉算是期中考,當時不少民眾也不排除兩岸身分認同有重迭性。但去年一整年的政治、社會關係發展,加上今年疫情,人們的身分認同又回到2014年「太陽花學運」時兩岸社會很疏離的狀態。反服貿後執政黨兩岸處理並不算好,才讓2018年兩岸社會關係的氛圍能趨向靠近。大陸那段時間提出一些惠台措施,並非完全沒作用。也是那段時間起,美國加強對中國壓力,逼迫很多國家選邊站。執政黨當時還沒有完全獲益於美國施壓,因此民意對執政黨不支持,才讓國民黨在2018年大勝。 

但他也說,2019年大環境是美中競爭局部聚焦在香港議題,那是一個戲劇性的變化。從貿易戰戰延伸到香港議題,給台灣民眾「臨場感」與戲劇張力,吸引人民關注,即便蔡政府政績不明顯,但是危機意識或是「亡國感」氛圍下,候選人得出的票更超過執政黨的政黨不分區選票。其實執政黨政績令人滿意之處不多,但「總統票」集中到蔡英文個人,尤其是39歲之下的區塊,應該有八成以上投給蔡,這些人未必認可民進黨政府績效,但認可執政黨採取的兩岸強硬的姿態。 

關於中美軍機日前都在台灣海峽上演訓,兩岸關係目前是否很棘手?張登及向中評社分析,大陸軍機繞台頻率增加雖然是釋放訊號要對台灣劃紅線,但是有一半也是例行訓練。大陸這幾年新的科學技術、裝備數量大幅增加,但和美軍還是有落差。二戰之後美國一直參加各種作戰,隨時都在調整、更新裝備、戰術與軍事理論。但大陸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後,就沒有涉入國際衝突。雖然技術、裝備進步,但是不做演訓就只能是紙上談兵。而美國想把中國大陸關在第一島鏈,美國動作是不讓中國跨過第一島鏈,北京則不可能讓大量裝備限制在狹小的島鏈圈圈內。 

他表示,在中國大陸軍機飛臨台海周邊之後,美國也派出軍機繞台。美國是擔心盟國認為華府沒有維護同盟的信用,就像菲律賓已經出現不信任美國的訊號,美國要堵住這樣的趨勢,才加強其太平洋優勢。而印太戰略企圖包括的的國家像是越南、菲律賓等在中美雙方首鼠兩端,日韓也有所觀望,因此美國即便目前有些力不從心,還是要加碼,畢竟大陸每一年海空軍新裝備增加很多,這對美國來說是怵目驚心。 

往下看更多文章

謝鋒指對「台獨」沒妥協餘地 促美落實一中原則

2024年01月10日 08:37 最後更新:08:37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應邀在卡特中心紀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討會上發表視像演講。

謝鋒指出,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台獨」與台海和平水火不容,對於「台獨」分子,中國政府沒有妥協的餘地。美方應該以實際行動遵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將美國領導人不支持「台獨」、不尋求把台灣問題作為遏制中國工具的表態落到實處,與中方一道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和中美關係大局。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應邀在卡特中心紀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討會上發表視像演講。中國駐美大使館網站圖片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應邀在卡特中心紀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討會上發表視像演講。中國駐美大使館網站圖片

在談到中美關係時,謝鋒指中美關係從來就是建立在承認彼此不同和尊重彼此核心利益的基礎上,分歧差異不應該成為阻隔中美交流合作的攔路虎。競爭應該是講規則的公平競爭,而不能是你死我活、零和博弈的惡性競爭,更不能以競爭為名剝奪他國正當發展權益。國家與國家的競爭應該是田徑賽,而不是拳擊賽。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